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营商环境“筑好巢”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能“引好凤”,湖南投资最新消息,湖南投资最新信息

《 湖南投资 000548 》

财务数据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热点题材 | 最新消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营商环境“筑好巢”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能“引好凤”
2023-03-04 13:46:00
“营商环境‘筑好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能‘引好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对记者表示,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更好发挥上海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就要从软件、硬件双向发力,围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合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提供“上海经验”
  “最近这些年,金融开放的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3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金融部门先后推出了40多项对内对外金融开放的措施,大幅放宽了金融服务的市场准入。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下一步就要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王俊寿认为,上海始终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在优化国内营商环境任务中,上海也应主动承担起为国家“试制度”的责任,利用国际金融中心资源优势,对标国际先进,为打造中国特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上海经验”。
  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等5座城市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其中,上海的具体任务就是要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台阶。
  上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景建国、交通银行国际部离岸中心高级客户经理祝宇航近期联合撰文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根本目的是要承担起实施国家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金融开放和安全、增强全球资金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参与全球性金融交易和监管规则的制定、抗衡霸权国家对国际金融的垄断等重任。
  法治“软件”引领,提升保障水平
  不过,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痛点、难点和堵点,包括金融法治与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仍不匹配,税收政策环境对海外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吸引力仍显不足,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治理)水平将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潜力等。
  针对上述问题,王俊寿在今年准备的提案之一《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打造中国特色营商环境》中建议,要强化法治引领,提升国际金融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水平。
  “营商环境硬件犹如土壤,土地好,庄稼才能长得好;营商环境软件犹如空气,空气优,才能百业兴。”王俊寿表示,法治作为“软件”发挥引领作用,首先要坚持法治思维引领,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发挥法治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以法治力量推进政治安定、社会安宁、经济安全,为营商环境营造安全大前提,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王俊寿还建议,要加强金融司法国际交流传播,提升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建设国际化的仲裁和调解机制,探索建立更多适用国际通行的金融仲裁规则。同时,加强地方金融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劳动者权利保护等提供制度保障。在浦东尤其是临港新片区推动制度创新,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跨省立法协同机制,重点推进长三角营商环境的联动认同。
  去年8月印发的《上海金融领域“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指出,截至“十三五”末,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已达47万人,按照《规划》锚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将达到55万人左右。如何发挥政策效能,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同样是其迈向更高能级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俊寿认为,要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临港新片区,探索制定国际金融中心税收支持政策。一是扩大金融业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对重点发展的金融业细分行业和金融创新产品提供适度税收优惠。二是探索对跨境金融、离岸金融试点业务制定配套的税收优惠安排。三是对标国际标准,探索建立新的征管和纳税服务模式,增加纳税透明度,降低征纳成本,减少企业纳税费用。四是将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支付列入个税专项扣除的适用范围,使得中外资金融机构专业人才享受同等税改红利。
  抓机遇,推动金融中心绿色转型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肩负服务实体经济转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要历史使命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同样需要对此着墨。
  今年年初,上海银保监局就联合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印发了《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基本建成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绿色金融行业标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预计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等业务稳健发展;绿色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形成绿色金融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方案。
  ESG是绿色金融管理的重要支柱,王俊寿认为,目前上海尚未形成系统的ESG法规、制度体系和投资机制;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综合水平偏低;ESG披露标准不统一,投资者保护、可持续投资、绿色金融的探索和实践刚处起步阶段。
  “ESG水平可能会成为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王俊寿提醒,因此,他建议,要抓住机遇,促金融中心绿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ESG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法规制定,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投资保护。鼓励企业更加重视环境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ESG披露标准和透明度。二是优化绿色金融发展营商环境,推动金融绿色和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推动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ESG生态体系,建设上海ESG投资国际合作促进机制,将上海打造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金融中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营商环境“筑好巢”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能“引好凤”,湖南投资最新消息,湖南投资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