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扩大气候投融资亟需强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和监管要求,湖南投资最新消息,湖南投资最新信息

《 湖南投资 000548 》

财务数据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热点题材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扩大气候投融资亟需强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和监管要求
2023-12-26 10:4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举办了首期“绿研思享会”,讨论了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扩大气候投融资规模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专员邵雨薇介绍了中国投融资支持加速气候行动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到扩大气候投融资亟需强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和监管要求,尤其是要加强发展适应投融资,为构建气候韧性提供金融支撑。
  最近刚结束的COP28上通过的全球盘点决议中说明,预计到2030年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资金缺口将达到5.9万亿美元,其中适应资金的需求将达到每年2150亿美元-3870亿美元,清洁能源投资方面则需要每年4.3亿美元,继续采取积极行动,充分动员气候资金,尤其是来自私营部门的资金。邵雨薇称,政府智库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显示,我国落实“双碳”目标需要140万亿元-487万亿元。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2016年-2030年,中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中适应目标的资金需求约为24万亿元。
  “中国正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政策体系,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邵雨薇称,在现有政策体系的引导下,支持气候行动的投融资规模逐渐扩大。中国人民银行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达27.05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绿色贷款的66.7%。
  债券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累计发行68只共800亿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这一规模是2021年的十倍。截至2022年末,中国共累计发行333只境内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为4705.55亿元,占整体绿色债券发行数量的33.17%,占发行规模的31.76%。
  公募和私募基金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国具有绿色可持续ESG投资方向的公募和私募基金共计1294只,规模达8692.76亿元,相比2022年的规模增加了31%。
  除金融产品外,货币工具也在激励金融各机构扩大对碳减排项目的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4530亿元,支持23家银行共发放碳减排贷款7500多亿元,贷款碳减排超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支持气候行动的投融资规模正不断增长,但尚未发挥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以绿色金融为例,截至2023年上半年,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0.7%,绿色债券仅占我国信用债整体发行规模的0.5%。
  邵雨薇认为,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更充分地动员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动员更广泛的主体参与,但目前扩大用于支持气候行动的投融资规模仍面临政策体系仍待完善、投资者能力有待提高、数据可得性和质量不高、资本市场参与不足四大领域的挑战。
  研究指出,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标准与气候投融资目录之间的协同需进一步提高。气候信息披露的政策要求正在从鼓励性向强制性发展,这就需要有配套的激励措施。
  邵雨薇介绍,扩大气候投融资亟需强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和监管要求,尤其是要加强发展适应投融资,为构建气候韧性提供金融支撑。具体来看,地方政府可以建立本地气候风险和脆弱性数据的评估和披露机制;加快制定标准和项目层面气候适应绩效评估方法学;人民银行可以建立激励措施等财政政策,运用优惠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等金融工具,开创混合融资等风险缓释机制,降低适应投融资项目的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扩大气候投融资亟需强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和监管要求,湖南投资最新消息,湖南投资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