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供销总社入主 ST大集何以逆天改命?,ST大集最新消息,ST大集最新信息

《 ST大集 000564 》

财务数据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热点题材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21深度丨供销总社入主 ST大集何以逆天改命?
2024-01-10 20:06:00


K图 000564_0
  近期,一度险些退市的ST大集(000564.SZ)因实控人变更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1月3日晚,ST大集发布公告,上市公司与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签订投资协议,后三者作为产业投资人,拟以现金13亿元合计购买26亿股转增股票。
  交割完成后,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将分别持有公司6.97%、6.08%、0.52%的股权,产业投资人将合计持有公司13.57%的股权。
  1月8日晚,ST大集再发股东权益变动暨实控人变更相关公告。
  这意味着,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转赠股票完成过户登记后,ST大集实际控制人将正式变更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称:供销总社)。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月9日,ST大集已连收5个涨停板,股价一度上涨1.83元,创一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销概念热炒的背后,ST大集经营状况却依旧深陷泥潭。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净亏损77.55亿元。
  而自2021年3月起, ST大集因公司存在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等情况已“披星戴帽”。
  供销概念加身后,新实控人能否助力ST大集业绩回春?ST大集目前的真实业务能否撑起供销概念带飞的股价与估值,检验正式开启。
  退市边缘死里逃生
  一年多前,ST大集正处在退市边缘。
  2022年11月2日,由于ST大集股票价格连续17日低于1元,触发退市警示。公司命悬一线时,ST大集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低于0.99元。
  随后,11月3日尾盘出现高达51.8万手的集合竞价买单,当日ST大集收盘价格回到 1 元。
  几乎同时,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供销基金作为ST大集的意向战投正式亮相。同时,ST大集公告与意向战投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新供销基金明确表示,继续全力支持ST大集打造成一流的商业集成运营上市企业。尽调开展同时,意向战投在合作框架中明确与ST大集合作宗旨、合作内容、合作保障。
  在各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的背景下,新供销基金的发声为ST大集注入一针强心剂。
  此后一年多时间内,受供销总社入主消息影响,ST大集多次逆势涨停,曾连续录得13连板。
  1 月 9 日, 供销总社入主 ST 大集正式落地。当日, 公司股价大涨 4.92%, 市值达 368 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供销总社入主利好加持 ,ST 大集的业绩尚未见起色。2023 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 3.98 亿,同比下降 247.51%。
  业务调整或进一步下沉
  在供销概念正式落地后,供销总社与ST大集的业务调整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ST大集,而后发送采访提纲至该公司公邮。虽截稿前未获回复,但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供销集团与“前实控人”已举行会谈,并前往ST大集旗下实体商业企业进行调研。
  具体到业务层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发现,签订协议的数家主体企业与ST大集旗下业务板块重叠、协同部分不在少数。
  未来新实控人为该公司注入新业务时,或有可能从下列产业链环节入手。
  一是,上游——金融赋能。
  以本次股权变动比例第二大主体中和农信为例,该公司主营为农村地区小农户及小微经营者群体可持续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比如小额信贷、保险代理、农业生产、乡村电商、户用光伏及公益赋能等多个“三农”服务领域。
  二是,中游——产品流通。
  持股占比1.98%的新合作商贸称其为“目前中国农村流通市场最大的龙头企业”。据悉,该公司在全国16个省区设立区域子公司20家,发展787家直营店和配送中心,拥有县及县以下加盟网点8万多个,辐射、覆盖740多个县域市场。
  新合作商贸曾被商务部确定为21家重点联系的大型现代流通集团之一。该公司也公开表示未来经营网点发展到10万个以上。
  三是,下游——连锁商超、中央厨房
  本次股权变动比例最大的供销商贸主要业务范围覆盖流通网点建设运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数字供应链和商品贸易三大板块。
  该公司旗下拥有直营连锁超市网点1400余家,智慧城市菜市场(邻里中心)65个、智慧商业综合体(商业街)21处、中央厨房8座、区域配送中心16座,对接专业合作社3000多家,直营连锁超市网点1400余家。
  相比上述主体公司,ST大集的主营业务虽也围绕商贸连锁,但却更偏向于商业综合体,而非农业相关。
  其旗下拥有11家商业购物中心,77家超市门店,其中“顺客隆”品牌拥有门店数量64家,加盟门店600余家,此外还有6个商贸物流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ST大集旗下商贸多位居成熟城区内,而上述企业网点触角则已经下沉至县及县以下区域。
  至少下游销售终端布局来看,ST大集与上述主体企业间具备较高协同性。同时供销总社入主后,若借助上述企业的平台网络、供应链、影响力背书,ST大集深入涉足农业商贸领域只是时间问题。
  供销生意能否撑起商业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供销社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但在ST大集股价节节攀升的背后,供销社目前却仍旧处于政策预期阶段,同时各地基层供销社多数处于重启阶段,后续盈利能力、经营模式尚不明朗。
  供销社到底是不是一门赚钱生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供销社其实一直存在,只是由于最近国家政策重新提出,才引发市场关注。但无论从组织架构抑或经营模式,供销社从来就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供销社本质还要落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与服务‘三农’需求,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这就决定了供销社本身盈利能力有限,同时并不可能实现也并不适合快速的商业化运作。”
  董登新认为,对于当下供销社概念股的火爆,更多的还是市场概念预期。目前来看,对多数企业而言想要探索新业绩增长点,发展供销业务并非理想选择。
  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供销社最大的特性便是农业属性与政策属性。政策属性的背后不止是利好,比如此前供销社曾有一个现象叫‘政策性亏损’,因其承担着服务三农责任,因此即便农产品成本价高于销售价格,它依然要进行交易。”
  “受制于上述两大属性,供销社往往呈现出资产负债率高、利润薄的特点。”
  东吴证券指出,“供销社热”反映我国流通环节存在巨大改造空间,未来To B流通领域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将会是未来商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西安本地的一位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ST大集作为典型的百货零售企业,商业基础深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对于供销社系的零售销售终端布局而言,这是现成可用的资源。虽目前供销社重启布局多地并没有明确方向,但供销总社旗下企业完善的产业链、大规模网点分布以及在县及县以下市场中的影响力背书,会强力赋能三农或其他相关业务。”
  针对双方合作的详细内容,ST大集也公开回复称,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服务"三农"和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方向,充分利用各自产业优势及资源优势,以供销大集为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新业务形态,打造新业务增长点,支持供销大集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1深度丨供销总社入主 ST大集何以逆天改命?,ST大集最新消息,ST大集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