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立新功: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最新信息

普惠金融立新功: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2022-10-11 13:29:00
“不管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还是今年因疫情暂停堂食,邮储银行都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帮助我们度过了艰难时刻。”北京头壹号餐饮管理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头壹号”)总经理刘宏蕊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继2020年为头壹号发放抗疫应急贷之后,今年邮储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又一次主动“出击”,开通绿色通道,成功为其发放贷款75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危机。
  实际上,金融“活水”对小微企业及时、精准的滴灌并非一时应急之策,而是源自多年来普惠金融发展的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引领金融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十年间,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银行机构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持续增强,更多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使这些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十年来,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达到25.5%,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普惠金融不只是一项金融活动,更包含有一种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只有加快构建更普惠、更包容、更安全的普惠金融体系,才能履行好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珩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头雁”引领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
  “受5月份北京疫情影响,头壹号的营业收入明显减少,但是员工工资、门店租金等支出又是刚性的,现金流压力很大。”刘宏蕊说。
  实际上,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续贷普遍面临经营数据较上个贷款期间有较大幅度恶化的问题。银行如何甄别,以将资金精准滴灌到那些具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之中?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头壹号总体营收数据受到了影响,但是外卖还是支撑了正常经营,堂食恢复之后,各项数据都在稳步回升,流水情况长期来看较好,风险可控,所以,我们对其给予了持续的支持。”邮储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客户经理娄亮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银行对小微餐饮企业通常缺少足够的评估数据,而美团在商户授权下提供的商户经营数据则可用于辅助评估。“一般而言,美团提供的经营流水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数据,我们也会综合考虑客户的其他经营情况,而不能仅仅着眼于疫情防控期间。”据介绍,针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餐饮企业,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推出了抗疫专项美团贷信用产品等。
  这无疑是用“几家抬”的思路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一个缩影。近十年来,人民银行从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角度,监管部门从差别化监管角度,财政部门从税收优惠角度,商业银行从内部转移定价和产品创新等多个角度共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从而实现了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
  其中,国有大型银行所发挥的“头雁效应”在服务小微企业中体现得十分明显。2021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超过30%,最高的达到53.15%。今年上半年,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规模达到了1.46万亿元,已阶段性完成全年新增1.6万亿元的任务目标。
  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获得飞跃式发展
  “非常好!审批流程简便快速,线上提用也非常方便,没想到对轻资产企业这么友好。”福建福州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赖女士在厦门国际银行完成“国行外贸e贷”业务的授信申请与提用后如是说。
  据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在Amazon、eBay、wish、沃尔玛等知名国际电商平台经营家居、小家电、户外等多个品类、上百样产品出口。近年来,该公司进军欧洲市场,铺货资金需求增加。300万元的信贷资金则实实在在地帮助该公司顺利进军海外市场。
  而之所以能够实现线上申请、线上签约、线上提款如此方便快捷,是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赋能。据悉,“国行外贸e贷”是厦门国际银行自主开发,聚焦直联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数字贸融产品,以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提供的企业出口经营数据为基础,通过自动化审核模型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
  “借助数字技术,银行可以准确获取到更多客户的‘软信息’,提高其对消费者金融需求的感知,进而开发出与客户需求更为匹配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此外,借助数字技术,银行能主动挖掘出不同类型客户的金融需求,以此为不同客户群体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实现‘千人千面’。”张珩表示。
  十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加速演进,普惠金融开始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数字化转型为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为商业银行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开辟了新的模式。数字普惠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解决了金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还推动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可以说,数字普惠金融获得了飞跃式发展。
  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普惠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近十年来,经过久久为功的探索和疫情的考验,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为导向、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普惠金融”第一次被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之中,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我国普惠金融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8.8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今年6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82%,较5月下降37个基点。到今年4月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13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三分之一。
  今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从制约金融机构放贷的因素入手,按照市场化原则,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不是‘只普不惠’或‘只惠不普’,既要做到‘普’与‘惠’,还要兼顾商业可持续性。”张珩强调,接下来,普惠金融的发展要继续妥善处理好“普”“惠”和“商业可持续”三者的关系。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来看,一方面,要精准定位,多措并举地让小微企业跨越“金融鸿沟”获得精准服务,实现信贷投放以“量增”带动“面扩”和“价降”;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强技术攻关,打通普惠金融信贷业务中的堵点难点,帮助金融服务“提质降本”,为商业可持续性汲取动力。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普惠金融立新功: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