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保险业将在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

最新信息

以高质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保险业将在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2-10-26 08:12:00
本报记者戴梦希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新起点再出发,保险业怎样以高质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保险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稳定市场主体方面发挥以上功能,有助于降低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同时,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也是保险业需要继续努力完成的重要使命。
  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应是保险业不断拓展和增强服务的重点领域。在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保险机构可针对研发、投资、生产、运营、消费等环节易产生的风险,不断丰富保险责任,并通过直接、间接等多种投资方式促进相关企业和行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建设制造强国。
  与此同时,王向楠认为,保险业还应实施弹性费率机制,对投保企业开展多环节的风险监督管理,发展企财险、产品质量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促进工业产品提升质量以及创新型产品的市场推广,从而支持建设质量强国。
  近年来,银保监会不断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如鼓励保险业积极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
  以上海保险业为例,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工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共累计完成180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涵盖ARJ21飞机、船舶制造、智能发电设备、工程设备等重点领域,累计提供风险保障713亿元。中国集成电路保险共同体已为16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近8300亿元的风险保障资金。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用“银行保险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来评价近十年的发展成绩。今年以来,“险资入黔”“险资入温”“险资入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据记者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三家保险机构累计投入逾10.2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保险业应继续增加和改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等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农业强国目标和任务,是在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以及农业频遭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风险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
  近年来,我国加快农业保险改革步伐,以“扩面、增品、提标”为重点,通过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范围等举措,持续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26.7%,保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已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份826个产粮大县全覆盖。
  “作为国家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工具,我国农业保险用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应看到,虽然已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我国农业风险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农业强国精神,就是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不仅政策上要加大支持力度,也要加大宣传和组织工作力度,让农民乐意参保,经营机构规范经营,使参保农户真正受益。”庹国柱说。
  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需优先加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持力度。在庹国柱看来,保险业仍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防贫保”类产品的最大效用,继续开发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并利用自身网点优势,构建农村保险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对此,王向楠表示,保险业应加快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绿色基础设施保险、清洁能源产品保险等,并引导资金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同时减少对污染大、耗能高领域的投资,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保险业可通过分析节能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助其实现有效转型。
  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方面,保险机构正在探索将绿色转型保障与农业安全保障创新结合。比如,开发单株林木碳汇保险防范林户返贫;获得保险机构“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可享受费率优惠,以此鼓励绿色务农,响应绿色发展。
  坚持增强保障改善民生
  聚焦民生关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压力大。商业保险作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理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等方面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作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提升了养老、健康、长期护理等保障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变迁使得老年群体日益庞大,亟需保险提供包括养老、健康在内的全面保障和服务。
  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主要攻坚方向。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突破性地确立了“账户制”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朱俊生看来,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还应适时取消参加范围限制,为新经济、新就业形态中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创造条件。同时,可以优化税收政策,适时提高享受税惠的缴费额度。
  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朱俊生认为,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医疗费用支出风险,理论上医疗费在哪里,健康险就应该在哪里,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风险亟待商业健康保险转嫁与分散。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中针对65岁以上老年群体的健康险产品供给非常有限,行业要拓展商业健康险对于人群的覆盖面。特别是对失能老人,保险机构探索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建立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朱俊生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到,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对此,朱俊生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不管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造成的慢性病成为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健康险主要承保健康人群,带病体在慢病、严重慢病以及重疾各个阶段,不仅面临支付压力,且有强烈的优质医药供给、面对医疗服务提供方信息不对称的医疗决策帮助等多方面需求。
  “这就要求健康险构建起‘医+药+险’的健康生态圈,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差异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面向健康群体,提供健康生活服务,比如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已患病群体,开展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和康复护理等,控制疾病发展,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朱俊生表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以高质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保险业将在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