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扩大服务消费需求的逻辑与潜力

最新信息

大力扩大服务消费需求的逻辑与潜力
2023-02-16 18:29: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看,服务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因此,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逻辑,也是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服务业细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服务业、设计咨询、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工程咨询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消费性服务业包括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当然,这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如居民也需要金融、会计和律师服务等。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有规律可循的。三次产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服务业将成为现代经济第一大产业。中国目前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既符合经济发展的这一逻辑,也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依靠市场化和工业化动力的几次重大转变,实现了快速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通过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市场化开始了工业化的加速过程。这一过程在九十年代末结束后,我国又开始通过要素市场化尤其是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加上城镇化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到2011年前后,我国实际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推动了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重化工业具有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需求大、能源消耗大等特征,能够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给环境资源承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而从长期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生产能力大为提高,产能出现普遍过剩。与改革开放初期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相比,中国目前主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出现成倍、几十倍的增长,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就有221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后工业化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资本积累的速度大大放慢。这从数据中就可见一斑。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09年达到30%的峰值之后就进入了下降通道,到2021年只剩下4.9%,2022年也只有5.1%,。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在服务业方面还是个“小国”。在资本积累增速放慢、产能出现过剩的后工业化时代,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除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第一、二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外,服务业将会成为支持中国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动力。基于中国未来近14亿中国人的消费升级,经济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和规律,服务业毫无疑问地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
  从横向比较看,目前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21年经济总量为23万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占整个经济总量达到80%。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总量为17万多亿美元,但服务业规模只占经济总量的一半多一点。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大大超过美国,美国的服务业规模则比我们大一倍还多,说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现实情况是,我国几乎所有服务业都表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成为当前解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对症下药。从政府层面看,首先是行政管制太多,人为造成了供应紧缺。比如民间有很多资本都希望能够进入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但就是进不去。为此需要通过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健全行业规范、权利与责任界定机制等改革措施来突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要对外全方位地开放服务业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和服务业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重要动力和成功经验,这对服务业的发展同样适合。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比较成熟,技术先进。全方位开放服务业市场,对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经验表明,生活性服务业按消费热点和成长空间排序,依次是保健、旅游、医疗、教育培训、保险、财富管理和养老等。这些产业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回报率高。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就贡献了约13万亿元的GDP,疫情期间受冲击很大,疫情结束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投资与发展机遇。企业要善于发现服务业的市场机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尽快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人力资本不足也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消费性服务业,对劳动者的技能与职业操守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就业岗位大多难以被机器人取代。这就要求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立志投身于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在满足社会对服务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张鑫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大力扩大服务消费需求的逻辑与潜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