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万亿俱乐部”还差几步?中国平安还能否大象起舞

最新信息

重返“万亿俱乐部”还差几步?中国平安还能否大象起舞
2023-03-02 16:56:00
连日来,资本市场弥漫着保险的空气。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在内的保险股在A股市场普遍走强,开启新一轮升幅。
  作为大湾区的保险股“一哥”,中国平安一直处于C位。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至3月1日收盘,中国平安报49.99元,涨幅3.71%,市值超过9100亿,但是面对91.34元的历史高点,依然让人扑朔迷离。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中国平安A股及H股自10月下旬低点以来到3月1日,累计涨幅分别达到32%、75%,被资本市场解读为“狂飙”现象。
  重返“万亿俱乐部”,看起来只差几步了。但是,平安这艘“金融巨无霸”,还能否“大象起舞”?
  资本市场这个表情,值得进一步观摩。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截至目前,有超过20家机构对中国平安2022年度业绩做出预测。按照预测,2022年净利润均值为1036.5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其中,14家机构“买入”,3家机构“推荐”,2家机构“优于大市”,2家机构“增持”,1家机构“强烈推荐”,1家机构“强推”。其中,对其目标价格最高预测75.00元,最低预测45.00元,平均为60.55元。
  以此计算,哪怕是最高预测价,也低于中国平安的历史最高值。
  那么,作为保险龙头股的中国平安,是否已迎来拐点?实际上,从平安提交的年度成绩单来看,仍是乏善可陈。
  1月13日,中国平安发布一则公告消息,2022年,中国平安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691.4亿元,同比增长只有1.16%。其中,该公司子公司平安财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保险、平安健康保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为2980.38亿元、4392.77亿元、184.83亿元、133.42亿元。
  显然,寿险依然是平安系的“顶梁柱”,也是保险改革的“双刃剑”。
  “当前寿险业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短期内发展承压。”深圳一些保险行业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寿险业原先“大进大出”的粗放式经营已难以为继,迈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年来多家头部的寿险公司代理人减少了一半以上,甚至流失超过三分之二,“人海战术”不再有效。
  对于平安而言,承受了数年阵痛,变化也在显现。在日前“深圳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首场发布会”上,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的向小军透露了三个数字,以印证对高质量的理解。他坦言,目前公司的代理人整体大专以上占比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队伍素质结构得到优化;去年公司人均月收入同比提升10%;2022年整体投诉件同比下降34%。
  互为佐证的是,中信证券研报观点指出,当前保险代理人队伍基本出清到位,活动率和产能都重回增长区间。另外,地产政策不断加码,信用风险大幅缓解。而按照多家机构的分析,目前市场对保险的投资信心逐渐回暖。
  不过,加持平安底气的,还有另一张底牌。
  中国平安“掌门”马明哲此前曾说:“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早在两年前,中国平安入主方正集团后,方正旗下北大医疗集团的旗舰医院——北大国际医院也转为平安集团麾下,成为其重要医疗实体,而北大医疗集团也转而成为平安集团布局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产业平台。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6万亿,中国医疗产业将完成从提供“医疗保障”到“健康服务”的转型。
  政策红利和新风口之下,从去年开始,平安频频发力“大医疗健康”。去年初,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教研联盟成立仪式上,资源共享成为关键词。中国平安党委副书记杜鹏称,北大国际医院作为联盟发起者,应发挥综合医疗资源优势,帮助联盟各成员单位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而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作为核心资产之一的北大国际医院资源,让平安的“大健康”版图完成服务闭环。
  身处保险改革调整深水区,手握若干“好牌”的中国平安,能否在中长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重返并企稳万亿关口?对于以保险为“主人设”的巨无霸来说,依然未知。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卢亮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湾财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重返“万亿俱乐部”还差几步?中国平安还能否大象起舞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