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围!央地联手打造世界一流“双示范” 名单公布…

最新信息

扩围!央地联手打造世界一流“双示范” 名单公布…
2023-03-16 20:59:00
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7家地方国有企业成为新一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200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入围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这份名单是针对地方国企的首次扩容。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将强化跟踪指导,适时总结评估,动态调整示范企业名单。
  同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文章指出,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提升科技创新力、提高安全支撑力、打造现代新国企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五方面深化改革。
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扩围至地方国企
  国资委公布的最新名单是在此前11家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同步开展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双示范”行动。
  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扩围至地方国企,以及“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是文件的主要看点。
  早在去年,国资委就已经同步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双示范”工作。国资委多次明确“分类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对记者表示,此次扩围,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同步推进“双示范”行动。其中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主要选择具备一定规模体量,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的集团,在原来的11家中央企业基础上新增7家地方国企,主要是考虑中央企业以及各区域国资体系内领先国企集团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冲击“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以央企集团及地方国企集团下属企业为主,选择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鲜明的企业。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下一步工作安排,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学习时报》刊发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要强化对标提升和分类施策,分行业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世界一流企业评价体系,深化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四个专项行动”,建设一批主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在不同领域形成百家以上不同层级的典型示范企业。
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列
  市场普遍注意到,此次入围企业名单中有不少是A股上市公司,如7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地方国有企业中,上汽集团万华化学和京东方均在A股上市。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更多,如航天信息中航光电中无人机潞安环能北方稀土上海电气等。据记者了解,是否为上市公司、征信情况等均为筛选的考量指标。
  周丽莎表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在总体规模效益上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也要在细分行业或专精特新领域内探索世界一流水平,以专、精、特、新为特征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能够对“全面实现世界一流”的领先企业工作思路形成补充,是分类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策略在实践层面落地的关键载体。
  记者注意到,本次有57家地方国企入围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的地方国企分布在30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这些企业具有较强代表性。
  以入围企业数量最多的浙江省为例,巨化集团是全国特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杭汽轮集团是我国工业汽轮机的专业研发制造服务基地、中国工业汽轮机产品标准制定单位,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杭氧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空分设备设计、开发、制造、成套企业和国内气体产业第一梯队服务商。而黑龙江唯一入围的是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入围的是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周丽莎指出,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不少布局航空航天、智能装备、通信网络、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高端制造业。
国资委党委: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总结新时代国企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和宝贵经验,展望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文章指出,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持续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在重要领域和节点实现自主可控,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聚焦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深耕细作,增强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能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二是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有效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尽快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大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牵头建设更多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应用“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创新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手段,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建立更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广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充分释放。
  三是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水平。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海外粮源掌控能力。强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管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推动建立健全多层次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投资管控,加强境外项目经营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衍生或外溢。
  四是围绕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分层分类落实董事会职权,强化外部董事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更大力度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分类明确并优化员工市场化退出的标准和渠道,探索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向基层关键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推动中长期激励政策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规范实施,支持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更多灵活的激励方式。
  五是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放大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优势,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更好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完善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完善公益性业务目录,深化公益性业务分类考核,建立与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相适应的补偿机制。加强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合作。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发挥积极股东作用,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加强各领域合作,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扩围!央地联手打造世界一流“双示范” 名单公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