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碳中和为“破局之战”,电力结构面临重塑,2060年将实现全面清洁化| 2023华夏风光储产业创新大会

最新信息

彭澎:碳中和为“破局之战”,电力结构面临重塑,2060年将实现全面清洁化| 2023华夏风光储产业创新大会
2023-04-01 15:24:00
3月30日上午9:00-12:00,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期间,由中央级主流财经媒体《华夏时报》牵手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3华夏风光储产业创新大会暨风光储创新影响力榜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汇集百余家行业知名企业,针对原料端硅料价格、上下游建设扩张、大功率时代行业转型等热点话题进行思考与探讨,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新能源作为我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能源转型背景之下,电力系统的更新升级也迈入新阶段。在此大环境下,电力系统如何更好优化电力配置,体系建设如何更好融合新能源电力发电特点?
  会上,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能源转型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机遇与挑战”演讲中指出,当前我国能源转型难度极大,应认识到中国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任务的艰巨。不过,在新能源转型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亦存在机遇。
  碳中和目标明确,电力结构调整挑战重重
  “中国提出碳中和,是不得不应战的一个局面。”在“能源转型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中,彭澎直言,这是内忧外困所推动的“破局之战”。
  “我们要解决能源的问题,还要实现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拥有新的投资方向,才能够吸引颇具信心的投资者。”彭澎认为,明确碳中和目标,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推进,或者说“天人合一”。而我国提出碳中和可以吸收流动性、建立国内双循环、解决能源卡脖子、实现环境和发展统一。
  综合来看,碳中和的路径包括“少吃”“替代”和“中和”。具体而言,“少吃”意味着节能减少碳排放,同等产出的条件下使用更少的能源,节能仍有很大潜力;“替代”意味着替代减少碳排放,通过零碳能源替代碳基能源,主要是以光伏风电替代煤炭、石油;“中和”则是指碳捕捉吸收碳排放。无论如何,人类都会产生碳排放,需要相应的技术捕捉回来、封存等。
  当然,能源转型难度极大。目前在我国,化石能源仍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碳达峰和碳中和之间仅相隔30年、离完成碳达峰目标仅剩10年的时间,而“3060”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3886亿千瓦时,其中火电58531亿千瓦时,水电12020亿千瓦时,远超风电(6867亿千瓦时)、核电(4178亿千瓦时)及太阳能发电(2290亿千瓦时)。中国能源消费情况也显示,2022年,中国消耗总量54.1亿吨标煤,煤炭占比56.2%,较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应认识到中国完成‘3060’目标任务较为艰巨,”彭澎打了个比方:“犹如高速开车换发动机。”彭澎认为,中国电力结构调整的关键就在“十四五”:“我们要在2025年扭转煤电发电上升的趋势,从2030年为后面能够有空间实现碳中和,如果没有中和这一步,就没有后面的关键步骤。”
  但电力结构调整挑战比较多,目前不仅缺电,气候变化对电力市场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2022年,水电就因高温发电量不及预期影响电价,导致损益电费。所谓“损益电费”,是指国家电网在省间现货市场高价采购的电量,以固定的价格出售给居民、农业、电网代理购电等,产生的购销差价由省内工商业用户分担。比如,浙江2022年7月和8月的差额达到49.9亿和38.4亿,而安徽等地亦产生了类似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的投入已经带来了电价的变化:2022年部分省份因对光伏储能系统的大量投入,其电价出现大幅调整,近年加速光伏发电的河北、山东两省表现尤为明显。其中,河北南网的1kV以内代售电价在12:00——15:00执行谷段电价,国网山东会同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规定,光伏出力最高的时段11:00-14:00基本被划为深谷时段,山东工商业中午深谷最低电价可能降至0.1元/度左右。彭澎认为,两个“光伏大省”的情况未来会陆续向其他省份传导。
  尽管强调“(降电价的)解决之道只有储能”,但彭澎也坦言,目前光伏储能市场还存在储能技术瓶颈、体制改革亟待推进、光伏储能系统成本不断上涨、特高压发挥作用有限、耗能压力导致城市服务的增长受到限制等现状。
  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显示,特高压目前发挥作用仍然非常有限,未来西部大基地的外送能力堪忧。“我们认为需要研究更为系统、科学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思路,尽量发掘中东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下的可再生能源潜力。”
  电力结构重塑,企业将主动探索全新发展路径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彭澎判断,未来我国整个电力系统将持续加大投资,包括电源的投资(风、光、生物质)、储能(电化学、抽水储能等)、配电网投资(充电桩、适应双向电流、更为复杂的计量等)、主干网投资(特高压等)。
  与此同时,电力结构重塑,清洁化转型也将带来巨额投资需求。彭澎介绍,在十四五目标中,光伏新增400GW、风电新增200GW,对应的投资额分别是16000亿元及13000亿元,总共约3万亿元。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电气化,正朝“绿色电气化”方向迈进。考核方式则将从“所有能耗计入考核”逐步向“绿色能源消费每年增长的部分不计入考核”转变。而在这样的转型中,也存在诸多机会。
  “中国电力市场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后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我们很期待电力市场将来可以跟碳市场做一个连接。”彭澎介绍说,在“发输配用”流程中,我国采用的模式是“用电电价=发电电价+输配电价+政府性附加费”。即电价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基准价,再进行市场化交易;自备电厂为大工业供电,但是目前处于逐步融入大电网,分布式光伏实现发电站直接给用电户供电,市场化交易未来打开。
  彭澎预计,在电力市场及碳市场,短期内绿电的溢价将进一步上升。这是因为绿电的价格低于火电,火电发电价格上浮之后,绿电的没有同步上浮,因此价格偏低。需要等待新政策明确使用绿电不计入排放,届时绿电的价格与配额的价格将建立一定的关系,“谁带动谁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在这一市场中,国企、民企则扮演着不同角色。彭澎分析指出,国企在3060的激励下,必须加注在风电、光伏、生物质领域,主要精力放在大型基地项目上;而民企在逐步出售原来的地面项目。不过,未来分布式市场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小范围的资产持有集中,民企在这个领域内最有优势。
  未来,基于分布式和储能新的业务逐步出现,电力市场将“从草原到雨林”。彭澎指出,特斯拉能源公司于2022年11月份取得得州售电资格,可以向用户零售,而“国内也是有可能的”。
  彭澎举例说:“现在在北京有300万辆车在接单,电动车的占比将不断提升。滴滴可以跟一个充电桩公司去合作,组织司机去指定的合作充电桩充电,成立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运营充电桩,自建分布式光伏和储能,拥有电源,深度参与电力市场,无人驾驶之后,滴滴完全可以成长为一个能源服务企业。”
  “综上所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也注定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能只是国家大包大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甚至是企业们来充当先锋。”彭澎总结说。
  彭澎表示:“一种新的商业逻辑正在诞生,以往的困局出现破局的可能。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企业自身的商业价值与环保这一社会价值从对立走向协同的可能性甚至是必然性,开始愿意主动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彭澎认为,在“十四五”阶段,随着疫情的结束,以及新的领导思路的提出,必将为能源转型下新型电力系统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彭澎:碳中和为“破局之战”,电力结构面临重塑,2060年将实现全面清洁化| 2023华夏风光储产业创新大会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