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开好局!GDP、出口、消费等多项指标超预期,专家热议关键经济数据变化成因

最新信息

经济运行开好局!GDP、出口、消费等多项指标超预期,专家热议关键经济数据变化成因
2023-04-19 19:34:00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从一季度情况看,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开局良好,多项关键经济指标超预期,如货物出口同比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等,彰显中国经济正企稳回升,并具有强劲韧性。
  与此同时,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M2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但出乎市场意外的是,3月CPI涨幅却回落明显——同比上涨0.7%,处于近两年来的低位;而PPI同比降幅更进一步扩大至2.5%。
  一方面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物价涨幅却在回落——这一矛盾的现象让市场生出了“钱都去哪儿了”的疑问,也在学界引发了相关成因的讨论。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4月1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有关中国经济有没有通缩风险的提问时表示,最近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入通缩的讨论比较多。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从下阶段来看,物价会稳步恢复,价格带动会逐步增强,不会出现所谓的通货紧缩情况。”
  为此,围绕一季度经济领域热点话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颜色,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进行了专访,试图通过学者的观察,来帮助读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情况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热点一:如何看待货币供应加大之下物价涨幅回落
  NBD:对货币供应量持续加大和物价涨幅回落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如何看待?又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来进行判断?
  罗志恒:我认为这一现象并不具备太特别的意义,当前中国经济依然是处在持续稳健的复苏态势。
  第一,CPI同比涨幅回落不具备持续性,我认为5月之后将迎来回升。受基数效应影响,今年物价总体大概率呈“√”型走势,而1-4月CPI同比走弱属于意料之中。
  第二,当前物价只是出现涨跌分化的现象,并非普遍下跌。3月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7.0%、6.1%、5.9%和5.3%,涨幅均有扩大。这说明疫情限制解除后,服务消费恢复显著好于商品消费,服务价格涨势也好于商品价格。
  第三,当前经济持续恢复,而非衰退。中国经济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服务业尤其是餐饮等快速恢复,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都在向上。3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1.9%和58.2%,均处于扩张区间。
  第四,货币供应保持高增长,而非紧缩。3月M2同比增长12.7%,新增信贷和社融均大超市场预期,一季度金融数据明显偏强。
  徐洪才:我觉得从 PPI来看,已经出现连续6个月负增长,这说明在工业生产领域确实存在收缩的隐忧。
  3月PPI延续近半年来的负增长态势,且降幅扩大至2.5%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在消费品领域,CPI同比涨幅虽然连续两个月回落,但总体还在增长。而结构性的、特别是工业生产领域的收缩苗头值得关注,它反映出的是总需求不足,不仅是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也不足。
3月CPI涨幅回落至一年多以来的低点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除了CPI,我们也要关注PPI的走势,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看还是投资驱动型,PPI连续6个月负增长,说明整个投资需求是不足的。基于此,我们更要注重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也就是要让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消费偏弱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住房消费还没有起来,另一方面,前期汽车消费表现不佳,而这两块在消费中的比重占到40%左右。
我国商品房销售从2022年以来持续低迷,到2023年1~3月,销售额一年多以来首次进入正增长区间
  热点二:CPI进入“1时代”是否无需担忧?
  NBD:对当前CPI涨幅回落是否需要担忧?CPI主要反映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而在可选消费、长期投资等方面,是否情况并非如此?
  徐洪才:CPI和猪肉、蔬果、牛奶等日常消费品有关,从需求端来看,价格波动的弹性比较弱,因此,CPI短期波动性不会很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CPI在全部消费品类中的覆盖面仍然有限,代表性不足,一些主要的大宗商品消费不在里头,比如住房和汽车。
  与此同时,影响CPI价格波动的因素当中,比如粮食、猪肉等,属于国家重点调控领域,因此很难产生较大的波动。
  当前国内日常消费品的供给是充足的,价格波动对需求的影响比较小,不会随着经济周期上涨市场上就增加很多消费,或者因经济周期下调就大幅减少消费。
  因此,我们对CPI涨幅回落不用过于担忧,因为它本身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比较弱。
  我想强调的是,当前M2增速高于社会融资2-3个百分点,说明央行的政策力度是很大的,理论上提供了更强的流动性,但从CPI、PPI走势看,市场不一定能吸纳得了。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连续多个月居民部门长期信贷是增长不足的,在整个信贷资金中提供给居民部门的长期信贷资金占比不到10%,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资金的分配严重失调,说明供过于求,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了投资需求萎缩,进而导致了总需求的萎缩。
  相比于CPI,我更加关注PPI的走势,因为PPI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大。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因居民部门长期信贷增长不足,更多的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这种情况下PPI连续负增长,说明工业企业的投资活力不强,积极性不高,这是值得关注的。
  一季度,PPI同比下降1.6%,其中3月份下降2.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虽然受到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但我们更要关注需求不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表面看,PPI负增长是投资需求不足,从源头上看是消费需求不足。
  苏剑:3月CPI同比增长0.7%,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偶发现象。从一季度来看,CPI同比增长1.3%,仍然处于一个平稳运行的区间。
  但PPI连续的负增长,应当引起我们重视,说明总需求不足是比较确定的。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的信心不足,也包括企业,信心不足就会造成大家都把钱存进银行里,不去买东西,这样物价就上不去。一边是物价上不去,另一边是存款大量增加,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反映。
  至于说到钱去了哪儿,货币供应量持续加大,每个月的增速达到10%以上,但CPI却出现了低增长,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出现了产能过剩,与CPI相关的一些产品不好卖,所以价格就涨不上去。
  另一方面,虽然货币供应增加了,但居民经过三年疫情后消费信心不足,所以这些钱又进入了银行。尽管老百姓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没有进入股市,也没有进入房市,这个矛盾现象其实不矛盾,是因为钱流入了银行,没有转化为消费。
  接下来,主要看各级政府出台的稳经济政策能不能奏效,外贸能不能好转,从而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尤其是企业家的信心。只要大家的信心稳住了,经济就能逐步回升。
  颜色:CPI增速回落,需要我们着力解决一些问题。我个人不喜欢用“担忧”这个一词,担忧解决不了问题。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核心CPI,核心CPI的增速在放缓。虽然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核心CPI增速的放缓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但放缓依旧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背后原因自然是消费者的信心不足,以及收入下降,更多是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即“伤疤效应”——首先,消费者的收入恢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次,三年疫情造成的冲击,对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居民整体的消费行为可能更加保守。
  无论是消费信心的修复还是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都需要时间。我认为接下来企业家们的信心可能会先得到恢复,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会稍迟一些。等到整体社会经济面好转、工作机会增加、收入增加、预期改善后,才能让消费更加积极,消费者也愿意加更多的杠杆。
  我们已经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中发现了一个现象——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我国消费的确明显复苏了,但更多是体现在偏小宗的消费领域,如餐饮消费、电影等文化消费及旅游等,而在大宗消费领域,比如购买汽车、数码产品以及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家电等方面仍偏弱。
  从这个角度观察,我国消费信心修复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罗志恒: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持续恢复进程中,PMI、社融等指标反映经济恢复向好,并且呈现出服务业好于工业、内需恢复好于外需的特点。
  当然,经济恢复还面临隐忧,恢复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表现在全球经济下行和逆全球化的外需冲击仍然存在,耐用消费品表现不振,房地产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等方面。
  3月CPI同比下行,反映出当前经济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等问题,因此当前最迫切的是要继续做好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稳投资、稳信心等工作。
  当前CPI涨幅同比回落只是暂时性的,对此不必过度担忧。
  CPI包括一篮子消费,既包括必需商品和服务,也包括可选商品和服务。当前CPI同比较低,主要是食品等必需品价格和手机等可选消费品价格较低。
  实际上,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国内市场服务消费恢复显著好于商品消费,服务价格涨势也好于商品价格。
  至于房地产和股票投资等,它们的价格变动并不包含在CPI当中,但近期资产价格的变动,实际上也是值得关注的。针对钱去了哪里,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对应房地产一季度销售金额同比转正;而企业定期存款占比上升、民间投资低增长,也反映出企业的预期和信心还需要提振。
近期我国消费呈现逐步回暖态势,3月已回升至两位数增长的水平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热点三:年内CPI走势是否会继续下行
  NBD:支撑CPI变化的有哪些因素,年内这些因素会呈现怎样的变化,CPI是否将继续保持较低的增长水平?
  徐洪才:今年CPI总体上会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落。
  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时代,日常消费品的供给需求,它的市场机制是很充分的。
  具体的走势我认为还有待观察。随着稳物价、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的落地,CPI不会有太大波动,将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至于PPI,去年的基数是前高后低,今年有可能是前低后高。
  但我认为,不能让PPI持续处于负增长状态,如果负增长持续到7-8月份,就有可能会恶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因为企业的资产是收缩的,负债是刚性的,所以杠杆率会上升。杠杆率越高,风险越大,就越容易影响企业的投资预期,这样下去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虽然当前CPI还有0.7%的正增长,但我们对面临的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
  苏剑:CPI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偶然性,不能单纯通过1-2个月的数据来据此判断中国经济,还是要看一个季度乃至半年的数据。
  中国经济回稳向好应当是一个大趋势,但我们对于当前CPI和PPI的回落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
  颜色:总体来说,核心CPI会持续保持在低位,至少到今年下半年才会有所上升。
  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是猪肉价格。未来猪肉价格可能会上升,并对冲核心CPI的下行,所以整体CPI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不大了,但仍会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到今年下半年或者第四季度以后,可能会慢慢好起来。
  今年CPI总体增速可能不会再出现3月同比上涨0.7%这样的低位了,但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会维持在同比涨幅低于1.5%的状态。
  判断国内的物价走势,我认为要重点关注这几个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国际因素。比如国际原油价格,3月原油价格下降了不少,转到CPI分项指标里看,全球原材料价格也处在下跌的过程当中,反映出全球需求变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比如美国通胀近期也在逐渐放缓。这是一种全球性现象。
  我觉得今年年内的大部分时间,全球范围的需求不会太乐观。全球经济变暖的趋势估计要等到年底。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国内季节性因素。
  何为季节性因素?比如各项食品价格变动存在季节性。春天来临、天气变暖和,蔬菜、水果价格会随之波动。猪肉价格也是如此,目前猪肉处于一个变化相对缓和的周期。
  未来,这些品类的价格尤其是肉价仍有可能会涨起来。肉价上涨可能会直接导致CPI增速提高。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真正的内需,也就是消费者结合自身收入等因素产生的消费需求。
  罗志恒:CPI同比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例如基数效应、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猪肉价格和国际原油等重要商品的供给等。
  预计5月之后CPI同比涨幅将重回升势,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去年4月因疫情出现反弹、物资短缺而形成高基数,这种情况在5月后将逐步恢复正常。
  第二,经济持续恢复,3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1.9%和58.2%,均处于扩张区间。而经济恢复将带动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叠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利好居民消费加快恢复,服务价格将迎来较快上涨。
  第三,下半年猪肉消费重回旺季,猪肉产能逐步出清,猪肉价格有望重新上涨。此外,近期欧佩克产油国联合减产,国际油价出现止跌企稳的态势,这些因素都将对CPI形成支撑。
  热点四: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是否要继续跟进
  NBD:造成今年CPI反常状态的根源是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产能过剩、收入萎缩、货币在二元结构中淤塞等原因吗?
  苏剑:要解决当前的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以下的措施:
  首先是降息。不少人将降息看成刺激需求的手段,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给企业降成本的手段。目前来看,刺激需求有一定的难度,投资也取决于信心。
  对于中国而言,最需要的不是扩张货币,而是降息。实实在在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下来,是当务之急。因为降息降的是现有贷款的成本,企业成本降下来了,就代表着利润会增加,就有可能增强投资的动力。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就能喘一口气。
  货币政策再宽松,如果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不足,不愿意投资、不愿意消费,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里,经济就拉动不起来。
  第二,在财政政策方面需要加强基建投资。直接扩大消费是很难的,当前可以先通过基建投资将经济刺激起来,提高居民的收入,让市场主体的信心逐步恢复,下一步再考虑如何扩大消费。
  所以,现在国家要稳外贸、稳投资,一方面要给民营企业安全感,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千方百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持续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第三个方面,我认为需要认真落实依法治国,不能让个别地方政府乱作为,要把“看不见的手”管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减税降费,让利企业。
  最后一点,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当前还有一定下行的空间。
  人民币汇率走低有利于刺激出口。当前,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出口的作用。与人民币汇率下行带来的负面效应相比,我认为当前正面效应更突出。
  徐洪才:我认为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面临压力的一把钥匙,单纯依靠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治标不治本,而是需要标本兼治。
2021年以来广义货币余额
3月末,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速也处于近几年来的次高点
  也就是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把总需求提升起来。其中,房地产和汽车是两个重要的抓手和短板,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陷入“流动性陷阱”。目前M2增速与社融增速之间持续存在较大缺口,也是流动性陷阱的一个具体表现。
  当前情况下,我认为需要解决市场主体投资和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否则货币政策再宽松,大家还是把钱存在银行里,不会转化为消费行为。
  颜色:近期CPI数据之所以会出现反差,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资产负债表出现衰退,表现在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都有所衰退。
  第二,是收入萎缩,或者更准确的表述是:收入增速没有恢复。
  第三,货币在二元结构中淤塞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我国今年信贷投放量很多,但有不少流动到了各级政府相关方向的项目。
  另外,还有全球经济变弱的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变弱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变弱。
  至于产能过剩,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问题,不是短期问题,所以不属于导致今年CPI反常的原因。
  上述现象不是宽松货币政策能解决的问题。当前货币政策也不宜过度宽松。
  最近硅谷银行事件,给各国都带来很多反思。宽松之后再紧缩,会导致很多问题。我国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投放量非常大,信贷投放量也很大,说明流动性很充足,实际利率也比较低。所以,我觉得货币政策方面国内已经做得比较到位,但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仍是消费信心。所以,我觉得我国货币政策空间肯定是增大了,但在当前趋势下,货币政策不应该再继续大幅宽松。
  罗志恒:当前宏观形势上的问题归结到微观层面,就是“微观主体避险化”,对此要从激励机制、政策等方面来解决微观主体积极性不高、信心不振的问题。
  其一,我国已从过去高度重视GDP进入到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但多元目标导致地方政府被问责的概率更高,地方政府出于避险的考虑,面临“想干事但怕被问责”的情形。要进一步重塑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在反腐、问责的同时增加包容、尽职免责的案例和机制。
  其二,企业行为避险,既是经济下行期的主动收缩,但同时也与舆论、政策环境有关。
  对此要从舆论上为民企、外资正名;要实现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运动式监管和运动式送温暖,监管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要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讲清楚社会主义与私有制的关系。
  当前经济正处于恢复当中,且一季度信贷社融数据不错,不必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那样进行强力刺激。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经济运行开好局!GDP、出口、消费等多项指标超预期,专家热议关键经济数据变化成因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