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方案》一周年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如何?

最新信息

《南沙方案》一周年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如何?
2023-06-14 21:08:00
2022年6月,国务院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并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摆在五大重点任务之首。
  时隔一年,6月14日,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看南沙”新闻发布会。会上,围绕市科技部门在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方面具体举措和成效,奥一新闻记者向广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李洪庆进行提问。
  李洪庆表示,市科技局是广州市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领导小组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专项小组牵头单位,一年来,市科技局落实《南沙方案》总体要求,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全力推进“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重点任务,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取得良好进展。对此,他从四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
  据李洪庆介绍,广州市科技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签署协同创新全面合作协议,在15个优势领域布局开展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项目62项。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组建6家前沿交叉学科市重点实验室。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试点推进科研用物资跨境试点,助其进口设备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海关减免税审核确认手续,获得减免税款150余万元。
  此外,市科技局推动香港科技园南沙孵化基地挂牌运营。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为支点,加快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推动200余项粤港成果需求实现精准对接。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广州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运营发展,该中心将超级算力直通香港,填补了香港无世界领先水平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空白,助力香港科技大学成功研发世界最耐久新型氢燃料电池。
  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已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对此,市科技局以明珠科学园为中心,推动南沙区初步形成以南沙科学城为主阵地、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为原始创新主力军、以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多个高水平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联合中科院和相关高校携手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22个
  目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也已全部迁入南沙,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揭牌成立,广州市资源规划和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力争年底启动建设。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近期,中科宇航、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参与研制的国内运力最大固体火箭“力箭一号”创下“一箭26星”的最新记录。据悉,中科宇航产业基地落成投产,填补广东在航天制造业上的空白,将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在南沙集聚。
  与此同时,南沙积极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首批12家企业入驻元宇宙产业先导示范区。还有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依托“新一代潜航器”衔接国家重大项目,预计带动广船国际增加产值约50亿元。
  李洪庆还提到,通过实施育企助企稳企专项服务行动,2022年南沙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900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
  此外,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产业创新支持体系,为南沙区301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金额21.2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约11.50亿元。并且,随着推动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5只子基金落户南沙,云从科技、暗物智能、巨湾技研等11个南沙项目获得投资,投资金额4.82亿元。
  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
  据悉,广州率先在全国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认定标准改革试点,更加聚焦“高精尖缺”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因地制宜引进外籍高端人才,营造开放多元的国际化人才引进使用环境。
  李洪庆介绍道,上个月在南沙成功举办了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5位诺奖及同级别获得者、近百位院士、200余位境外代表齐聚广州。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推动南沙区5个孵化载体累计进驻126个港澳团队和企业,带动就业3089人。成功举办首届港澳台赛,推动14家“非穗”港澳台企业落户广州,其中8家落户南沙,第二届港澳台赛日前已正式启动。
  另外,在人才聚集方面,不得不提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招聘首批约180位长聘制教授,九成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境外一流高校。广州海洋实验室已集聚张偲、潘德炉等8位院士。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从海内外共引进13名全职研究团队负责人,培育52名博士和24名博士后。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南沙方案》一周年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如何?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