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月报July|50基点加息“重出江湖” 通胀压力下央行们“欲鸽还鹰”

最新信息

全球央行月报July|50基点加息“重出江湖” 通胀压力下央行们“欲鸽还鹰”
2023-07-02 21:02:00
在各大央行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之际,一个个意外却接踵而至,多家央行“欲鸽还鹰”。
  2023年6月,海外主要央行中,加息25个基点或暂停加息仍是主流,但平静背后实则波涛汹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加息25个基点,英国央行50基点加息“重出江湖”,美联储则按下了“鹰派暂停键”,此前不走寻常路的土耳其央行也祭出了650个基点的暴力加息。
(数据来源:各央行官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外,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中国6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55%,上月为3.65%;5年期以上LPR报4.2%,上月为4.3%,均下调10个基点。
  货币政策意外不断
  在刚刚过去的6月,不少央行的货币政策颇为意外。
  6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1%,创下2012年以来新高,外界原本预期维持利率不变。在媒体调查的30位经济学家中,只有10位预测此次澳大利亚央行会加息,货币市场也预计加息的可能性约为三分之一。
(来源:澳大利亚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有趣的是,澳大利亚央行最近几次的利率决议尤为生动地反映了加息周期尾声各大央行的纠结。4月4日,澳大利亚央行一度宣布暂停加息,将政策利率维持在3.6%,成为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首个暂停加息的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但到了5月2日,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85%,市场本预期维持利率不变。
  尽管澳大利亚通胀已经达到峰值,但仍然过高。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4月澳大利亚的通胀率继续超出市场预期,从3月的6.3%升至6.8%,不过,4月数据低于2022年12月8.4%的通胀率。澳大利亚央行行长Philip Lowe在会后声明中表示:“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回到目标水平,未来政策将取决于经济和通胀的发展形势。”
  未来仍挑战重重,澳大利亚央行坦言,实现平稳过渡的道路仍然十分狭窄。家庭消费前景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利率上升和生活成本压力或导致家庭支出大幅放缓。房价再次上涨,一些家庭有相当大的储蓄缓冲,但其他家庭正面临财务压力。全球经济也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增长率将低于平均水平。
  与澳大利亚央行类似,在今年3月打响了G7央行暂停加息第一枪后,加拿大央行又无奈“重启”加息。6月7日,加拿大央行意外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提高到22年来最高的4.75%,此前加拿大央行曾在3月和4月两次“按兵不动”。在加拿大央行会议前,仅有约五分之一的经济学家预计到本次加息。
(来源:加拿大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此次加拿大央行突然重启加息让市场颇为意外。对此,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表示,意外强劲的消费者支出、服务需求反弹、楼市活动回升以及劳动力市场吃紧表明,经济中的过剩需求比预期更加持久。货币政策的限制力度不够,无法使供需平衡,也无法使通胀持续回到2%的目标。
  未来的通胀形势仍不乐观,加拿大央行表示,仍预计今年夏天通胀将放缓至3%,但没有重申通胀将在明年年底前缓慢降至2%的目标。加拿大央行行长Tiff Macklem和其他央行官员也指出,基本价格压力的三个月移动均值高企是重启加息的关键原因,越来越担心CPI可能在大幅高于目标2%的水平上变得根深蒂固。
  50基点加息“重出江湖”
  尽管英国央行此前加息速度很慢,但如今已经成了新晋“鹰王”,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仍在进行50基点加息的国家。
  6月22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4.5%提升至5%,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连续13次加息。英国央行意外的大幅加息可能不是最后一次,货币市场预测,8月或9月英国央行还会有一次50个基点的加息。
(来源:英国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英国央行减速之后再加速的行动也颇为意外,市场、机构和经济学家此前普遍预计英国央行会加息25个基点,但最终投票结果显示,英国央行决策者以压倒性多数赞成加快加息,7票赞成加息50个基点,2票认为应保持利率不变。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英国央行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整体经济中持续通胀压力的迹象,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的紧张程度以及工资增长和服务价格通胀的表现。如果有证据表明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英国5月通胀率维持在8.7%,在G7发达经济体中最高,核心通胀率更是不降反升,私营部门的基本工资增速为7.6%,这些都与英国央行2%的通胀目标不相符。
  在会后公布的决议声明中,英国央行决策者承认:“国内价格和工资发展形势的第二轮影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消退。最近的数据表明,在劳动力市场紧张和需求持续有韧性的背景下,通胀的过程将更加持久”。
  相比之下,加息更猛的美联储已经进入暂停观望模式。6月14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5.25%之间不变,这也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份开启激进加息周期以来首次按下“暂停键”。
(来源:美联储、21世纪经济报道)
  不过,美联储此次仍是“鹰派暂停”。美联储6月点阵图显示,官员们对2023年年底利率的预期中值为5.6%,而3月点阵图的预估仅为5.1%。这预示着美联储今年还要再加息50个基点,也就是还会有两次25个基点的加息。在18位美联储决策者中,有12位预计年底利率将达到5.5%-5.75%或更高,最鹰派的官员甚至预计基准利率将超过6%。
  与此呼应的是,美联储上调了经济和通胀预测,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到1%,而3月份的预测是0.4%,预计到今年年底失业率将达到4.1%,而3月份时预计为4.5%,并将核心PCE通胀率的预测从3月预计的3.6%上调至了3.9%。
  当被问及本月按兵不动后美联储是否预计会每隔一次会议加息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虽然眼下的货币政策具有限制性,但限制程度可能还不够,而且限制时间也不够长,他不排除连续两次会议加息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在7月和9月连续加息。
  “后进生”仍在“补作业”
  去年年初,欧洲央行严重误判价格上涨的顽固性,随后连续八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到400个基点,但仍落后于美联储500个基点的加息,如今“后进生”欧洲央行仍在“补作业”。
  6月15日,欧洲央行宣布再度加息25个基点,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提高至4.00%、4.25%和3.50%,存款利率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来源:欧洲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此次会议上,欧洲央行官员还确认,将从下个月起停止3.2万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APP)项下的再投资,5月会议上欧洲央行曾对这项紧缩措施进行了预告。而对于疫情期间的大流行紧急购买计划(PEPP),欧洲央行打算至少在2024年底之前维持到期本金的再投资。未来退出这项计划时,将妥善管理,避免干扰货币政策立场。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表示,顽固的高通胀几乎保证了7月会有另一次加息,而且之后可能还会采取行动。欧洲央行在声明中强调,管理委员会未来的决定将确保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以实现通胀及时回归2%的中期目标,并将在必要时保持在这一水平。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坦言,“很有可能”在7月27日再次加息。“对抗通胀方面我们还有路要走吗?是的。我甚至可以进一步说,除非我们的基线预期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我们非常可能会在7月继续加息。”拉加德认为,欧元区通胀形势已进入“第二阶段”,这波由工资上涨驱动的通胀上升已使通胀属性发生改变。通胀将更加持久和棘手,欧洲央行需要制定相应货币政策来应对。
  不过,欧洲央行7月预计将就“9月加息是否必要”进行一番激烈辩论,据悉多位官员希望7月加息25基点是紧缩周期中最后一次升息,但这个想法可能会遭到其他希望进行更多次加息的官员反对。随着经济衰退已经出现,货币政策过度使用的风险正在稳步上升,关于在7月的下一次会议上如何处理政策的辩论很可能比平时更加激烈。
  鸽派央行压力渐增
  除了已经加息多次的鹰派央行,鸽派央行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货币政策即将转向或者已经转向。
  典型的例子便是,不走寻常路的土耳其央行也在回归正常。6月22日,土耳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650个基点,从8.5%升至15%,虽然低于市场预期的加息1150个基点,但这是土耳其央行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提高基准利率,业界认为这是土耳其正在转向正统经济政策的信号。
(来源:土耳其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干预下,早前土耳其央行逐步将利率从2021年年底的19%下调至今年3月的8.5%。埃尔多安声称,降低利率最终能够将平息通胀。而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必须提高利率来冷却通胀。
  2021年土耳其里拉贬值了44%,去年又贬值了30%。埃尔多安的政策不仅引发了货币危机,并且进一步推高了土耳其的通胀,去年9月土耳其通胀率一度达到83.45%,创下24年来新高。
  如今转机已现,6月9日,埃尔多安任命哈菲泽·盖伊·埃尔坎(Hafize Gaye Erkan)为新一任土耳其央行行长,埃尔坎也是土耳其首位女性央行行长,曾在华尔街担任高管。本次利率决议是埃尔坎上任以来首次做出的决定。
  对于另一大鸽派央行日本央行而言,虽然超宽松货币政策暂时仍在维持,但历史性的转向或许已经为时不远。
  6月16日,日本央行决定维持政策利率在-0.1%不变,维持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目标在0%左右,并且没有修改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符合市场此前预期。
  美日货币政策分化导致了巨大利差,加剧了日元贬值。6月30日,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升至145上方,刷新了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位。去年9月,日本政府和央行便是在美元兑日元升破145关口后实施了1998年以来的首次外汇干预。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表示,如果日元过度贬值,日本政府将采取适当措施。“最近货币市场出现了剧烈且片面的波动,如果波动过大,我们将做出适当反应。”但此次铃木俊一的措辞弱于去年干预货币市场前所使用的措辞,没有表示“深感担忧”,也没有宣布将采取“果断措施”。
  在G7央行中,“鸽王”日本央行是个例外。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日本央行至今未升息的原因是国内基本通胀率仍然较低。虽然消费者价格指数最近上涨超过3%,高于2%的通胀目标,但日本央行认为基本通胀率仍然略低于2%,预测2024财年通胀率为2%。
  但日本央行也释放出了一丝货币政策转向信号,植田和男表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近乎停滞之后,日本的工资和物价增长正在加快,这让官员们开始考虑放弃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如果日本央行相当确定总体通胀在一段时间的放缓后将在2024年加速,那么日本央行将有充分理由改变货币政策。这一调整最快将在今年年内发生。
  不管怎样,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或早或晚终将到来,加上美联储等央行的货币政策鹰派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市场最初的预期,峰值利率更高、持续时间更久,全球整体流动性未来恐将进一步收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全球央行月报July|50基点加息“重出江湖” 通胀压力下央行们“欲鸽还鹰”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