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疑似“吹票” 监管层火眼“捉妖”

最新信息

上市公司疑似“吹票” 监管层火眼“捉妖”
2023-07-11 20:53:00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科技与未来的放大镜,但不当利用却会沦为资金炒作工具,需要更为良性的监管。
  7月10日晚间,南方精工(002553.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0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该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父女史建伟、史维采取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警示函指出,南方精工2023年6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有关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的内容不准确,导致公司股价连续多次涨停。在股价异动后,南方精工未及时了解造成交易异常波动的影响因素,未在6月26日、6月28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就公司在互动易平台发布内容进行澄清,未披露造成股价异常波动的影响因素,信息披露不完整。
“小作文”吹票兴风
  6月以来,埃隆·马斯克吹捧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超家用汽车保有量。虽然全球范围至今人形机器人尚无落地实例,但一番言论仍极大地刺激了A股市场相关概念的人气。
  数据显示,整个6月,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近9%,绿的谐波(688017.SH),新时达(002527.SZ)、派斯林(600215.SH),江苏北人(688218.SH),拓斯达(300607.SH)等传统工业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
  然而在这波行情中,作为“龙头”的南方精工,却并非典型意义上的机器人概念股。
  资料显示,南方精工主营包括摩托车,汽车轴承、离合器、皮带轮等机动车配件。年报则显示,南方精工2022年在工业机器人方面营收近566万元。相较之下,其在传统汽车行业营业收入3.37亿元,摩托车行业收入1.37亿元,新能源汽车0.46亿元,工业轴承0.52亿元。
  同时,相比2021年,南方精工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营业收入同比仅增不到4万元。
  便是这一家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却收获四天四涨停,6月涨幅达到82.89%。
  据媒体报道,6月15日,一名为“陆家嘴小作文”微信公众号发布《南方精工小作文》的文章称,特斯拉机器人正通过持续的设计方案改进实现降本,其中提及南方精工相关产品价格等详细信息。
  此后6月19日,南方精工在回应投资者互动时又再度呼应正与特斯拉或合作一事,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公司和国内头部两家减速机厂商合作开发新型减速机;相关样品已送至美国特斯拉,试验结果良好,获得较高认可。除此之外,公司正在开发的柔性轴承,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几乎属于国内空白,且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大量的需求。”
  此后,6月20日至6月27日四个交易日中,南方精工连拉四个涨停,并在今年7月4日创下阶段高点21.57元,股价较月中接近翻倍。
  监管火眼捉妖
  对此,一位机器人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南方精工是低级别供应商,一般都不是亲自送样,而是其服务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可能涉及送样。并且最后哪些企业能够入围特斯拉机器人的产业链,或者一级供应商能否继续在样品中采用该公司的轴承,其实都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警示函》非监管层对南方精工的首次出手。此前6月29日,深交所已经向该公司发去了关注函,要求公司对此前互动易的陈述是否存在夸大,“陆家嘴小作文”发布的“南方精工小作文”由来等进行解释。公司也先后两次对关注函予以回复。
  其中,南方精工也在回函中坦承,公司在RV减速机中的相关产品滚针轴承产品,使用通用设备进行生产,在公司整体生产中占比较小,同时由于该产品仅为公司滚针轴承产品的细分应用领域产品,预计未来亦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与其他“蹭热点”公司不同的是,南方精工股票近期还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协议转让,浙江嘉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鸿宝光 1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今年6月7日通过受让实控人5%股票,获得累积公司6.27%股权,跻身公司第二大股东。而短短几日后,公司便因人形机器人遭到市场爆炒,不可谓不“巧合”。
  为此,深交所也在关注函中发问,要求公司说明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计划对你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并要求其书面回复。
  由点及面,对南方精工的警示函,可能是监管近期对A股公司在互动平台近期频频借势炒作而敲响的警钟。
  6月28日,前期AIGC“大牛股”三七互娱(002555.SZ)发布公告,称已经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对公司、公司董事长李卫伟、副董事长曾开天立案调查。
  早前6月21日,另一家公司昆仑万维(300418.SZ)也被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及相关人员是否存在借助市场热点操纵股价、配合5%以上股东,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亚辉前妻李琼减持的情形,是否存在其他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等。
  而在6月12日,另一家公司罗曼股份(605289.SH)也“祸从口出”,因在互动平台未如实披露子公司现状收到交易所工作函。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记者:“投资者交流和信披的大原则,是讲真话,不仅是要谈事实,在措辞上要严谨,要经得起推敲,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做法,如果因为误导性措辞操纵、引导投资人买入,这是要担责任的,属于”误导性陈述“,是上市公司舞弊范畴之内,所以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市公司疑似“吹票” 监管层火眼“捉妖”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