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带来信任考验!6位券商大咖共话证券资管硬实力建设

最新信息

市场波动带来信任考验!6位券商大咖共话证券资管硬实力建设
2023-07-25 19:15:00
  市场波动挑动了投资者敏锐的神经,也给资管机构出了一道有关“信任”的难题。
  去年四季度以来,证券市场的波动加剧,让不少投资者感到颇为受伤,对相关资管机构的信任度也有所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市场波动中提升投资者体验,以稳健的产品和细致的服务赢回客户信任,成为摆在各家资管机构面前的重要挑战之一。
  日前,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3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3中国证券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6位来自券商资管业务一线的大咖,就券商资管该如何强化自身实力建设,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等问题,展开精彩的思维交锋。
  在此次论坛的第一场圆桌论坛上,主持人是平安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黄杰,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华安证券副总裁唐泳、东证融汇总经理王钟、山西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乔俊峰、德邦资管副总经理徐盼盼和财通证券资管FICC投资总监周志远。
  复盘“信任危机”
  复盘去年四季度那轮从银行理财蔓延而来的市场回调,唐泳认为,背后原因可能与银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选择好的理财产品的手段和方法也比较少有关。在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将银行理财“破净”的消息过度解读和传导,券商资管等产品也受到波及。
  不过,他也表示,这轮回调并不完全是坏事。例如华安证券资管就在这场“演习”中,通过及时将对市场的判断传导到销售端,在市场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提供了一个理性的视角。“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产品也有波动,但我们及时发现了自身问题并解决它们,这对未来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客户体验很有帮助。”
  王钟赞同唐泳的观点。他表示,在去年四季度的市场波动中,券商资管的整体表现都比较好,相对平稳地应对了这一挑战。从破刚兑的角度讲,自从资管新规将公募基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后,市场整体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在今年一季度,华安证券资管此前缩水20%的管理规模已全部回归,甚至还有增量,后续产品发行也在今年2月恢复了常态化。东证融汇的情况也类似,二季度管理规模创了新高。
  “去年流失的客户都回来了吗?未必,但更多的客户渐渐意识到了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性。”王钟认为,随着投资者教育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客户会更加理性地进行资产配置。在市场收益率整体走低的大背景下,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和产品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
  黄杰补充道,追求客户的信任,是所有资管机构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且是长期追求的目标。于券商资管而言,虽然现在确实存在头部化趋势,但只要各家机构干好自己的事,脚踏实地奋起直追,未来的道路还是充满信心的。
  迎战市场波动
  在这个各路资管机构充分内卷的时代,山西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乔俊峰提到,山西证券资管为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几年几乎取消了规模考核,从激励机制上统一明确工作目标,管理也多围绕投研展开。
  据他介绍,山西证券资管正在探索把财富条线投顾服务同公募基金的FOF有机结合,将多策略、多种工具应用在组合搭建上。并在员工培训、投资者教育、投研等板块进行资源共享,协同整个公司的力量,以期在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延展业务链条。
  为了在给客户赚取绝对收益的同时,尽可能熨平波动回撤,华安证券资管今年在产品上动了不少心思。据唐泳介绍,华安证券资管一方面强化与信托的合作,优化产品设计,另一方面也新发了以私募、信托、公募为底层的债券FOF。同时也强化一线销售人员的沟通培训,将新产品的优势抽丝剥茧地讲解给客户。
  同时,在服务层面,华安证券资管也增加了对外输出,不断将投资理念、管理方式向渠道传递出去,甚至唐泳本人也亲自奔赴多个分支机构讲解产品运作。“可能大家会觉得高管来讲这个很稀奇,但我觉得很有效。”他说,大家过去可能只看净值表现,现在来谈投资理念、风险管控,大家感受会更直观。做得差,要找到解决方法;做得好,也要适当宣传自己。
  东证融汇则将“尊重常识,居安思危”刻进日常经营的每一步。王钟表示,当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申购的时候,就要开始思考赎回的时候会怎样,不能盲目欣喜于眼前的增长。例如今年一季度,互联网申购量大增的时候,东证融汇就已经提前测算了保有量和预期赎回冲击,通过提前防守,保证产品控制稳定,有效维护了客户黏性。
  “其实,有时候提前防守,客户会不理解,也会留言质疑。但经过几轮波动之后,客户就发现我们一直在讲实话,做实在事,后台显示的复购率也很高。”王钟提到,即便争取到客户信任,他们仍然会随着市场波动而离开。但只要居安思危,把回撤控制好,建立了长期信任,这些客户还是会回来的。
  走上差异化道路
  “券商是最有能力提供综合一站式金融服务的平台。”德邦资管副总经理徐盼盼表示,证券公司有研究所、资管、投行,还有更广义的经纪业务条线,业务协同相比其他资管机构更加便捷有效。不过,券商资管原本以小集合起家,门槛和限制都比较高,受众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
  乔俊峰亦表示,券商业务比较全面,资产端和负债端都有最佳场景,在精细化管理上具有很大优势。券商资管的牌照既有私募,又可以有公募,还有投行和ABS,综合优势非常明显。但与此同时,券商资管规模目前仍十分有限,来自母公司的投入和重视也普遍不足,或许为券商资管未来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一定掣肘。
  一直以来,券商的权益投资能力主要体现在自营业务中,资管业务则主要以固收产品为主,发力权益投资成为近年来券商资管积极探索的重要领域。徐盼盼认为,券商资管可分阶段规划建设权益投资能力。短期上,可找一些能够结合自身优势的方向,沿着比较细分的领域发行权益类产品;中期上,将固收领域的投资优势延伸至权益市场,用ETF的方式做“固收+”投资,寻找差异化布局权益市场的机会;长期上,则进一步完善人员配备、搭建投研框架,不断迭代优化投研能力。
  “在越来越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希望我们的业务有差异化,做得健康、有趣、长久。”针对券商资管如何弯道超车,周志远则给出了另一个发展思路。
  他认为,大家首先要复盘清楚,过去赚到的钱哪些来自制度红利,哪些是真正赚到了市场的钱。基于这一理念,财通资管目前更多的是在调整管理结构——传统的小集合、固收类产品规模维持就好,同时寻找一些更友好的资金,尝试着走出舒适区,探索更加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务,比如FICC(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业务)。
  据他介绍,财通资管的FICC投资中,第一个C代表着走出去,结合财通证券所在地的侨乡优势,以及金融双向开放的国家战略导向,尝试吸引境外资金,探索走出去的道路。第二个C则代表着商品,也即是衍生品。事实上,在券商和银行渠道,“固收+衍生品”的组合是很受欢迎的。此外,券商资管现在也有公募牌照,需要更多对标外部产品,通过不断与大的基金公司、渠道进行比较,带给基金经理更多肯定,让他们在同台竞技中慢慢成长起来。
  “听完大家的分享,我有一个很强的感受,我们从业人员还是有很强定力的。”黄杰感慨道,券商资管从业人员对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发展,有着很充分的认知,有自己的定力和目标,知道自己清晰的路径,这是今天讨论出来的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市场波动带来信任考验!6位券商大咖共话证券资管硬实力建设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