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新区跑出化纤“小巨人”

最新信息

年轻新区跑出化纤“小巨人”
2023-08-21 10:05:00
聚丙烯纤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事实上,小到日用的箱包、织带、地毯、门窗密封条,大到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环保水利等工程基础建设中的过滤布、土工布,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聚丙烯纤维又称丙纶,作为常见化学纤维中最轻的纤维,具有耐酸碱、质量轻、强度高、不吸水、耐磨、无毒可降解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领域。
  位于揭阳市揭东区的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泰”),是一家从事丙纶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丙纶行业的领军企业,年产丙纶长丝超3万吨,产量、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位列全国第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行业“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是广东省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之一。揭东的做法正是广东工作的缩影。
  从籍籍无名的小公司到国家“小巨人”,蒙泰背后有何成长密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揭东又将如何乘势而上,构建产业链条互补联动的全域产业功能区?日前,记者走进蒙泰、走访揭东,揭秘城企之间同发展、共成长的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陈丹佳林捷勇通讯员谢锦彬
  专注“一根丝”
  企业不断做宽品类做深技术
  白色、黄色、蓝色、红色……走进蒙泰,展柜上整齐摆放着一卷卷颜色各异的丙纶长丝。这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丝线,内里却大有乾坤。
  “我们的主打产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高强低收缩丙纶工业丝以及细旦和超细旦丙纶丝。”蒙泰董事长郭清海介绍。
  高强低收缩丙纶工业丝,顾名思义,即同时符合高强度和低收缩两大性能,单凭人力不能拉断,主要应用于工业过滤布、土工布、缆绳吊带、名牌箱包等;细旦和超细旦丙纶丝则以“细”为特点,一束成丝里面单丝多达72—96根,每根小丝均为空心,可应用于食品、药品的过滤和服装等领域。
  “近三年我们累计投入4500万元用于研发,在高强工业丝和超细旦丝方面不断突破,从两个方向把品类做宽、把技术做深,做到极致。”郭清海说,“比如,利用丙纶质轻、抗酸耐碱的特点,我们成功研发出将超细旦丙纶丝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技术。”
  郭清海拿起一张半透明的膜纸,很难想象,眼前这张薄如蝉翼、轻飘飘似乎不带一点重量的薄膜,却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部件之一。
  “在锂电池内部,带电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流动穿梭,因此形成电流。隔膜位于正负极之间,既要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又要确保离子可以顺畅通行。”郭清海说,“锂电池隔膜的主要功能是隔离电极,防止短路和安全故障。隔膜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安全、循环寿命和功率等。”
  公开数据显示,由于现有国产隔膜仍存在较大技术软肋,目前我国隔膜市场大部分仍被国外品牌所占据,高端产品更是只能依赖进口。
  而将超细纤维用于电池隔膜,蒙泰实现了关键技术首创——采用纳米级丙纶喷丝堆积成膜,这样做出来的隔膜厚度仅有头发丝的1/500,强度高,孔隙多且均匀,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目前,蒙泰已经掌握并持有数种隔膜专利技术,正在积极试产中,一旦量产将为推进锂电池隔膜国产替代进程注入全新动力
  不止隔膜专利,这些年,蒙泰科技研发项目转化为新技术、工艺、产品超过40项,牵头起草3项行业标准,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项,国际PCT发明专利4项,成为揭阳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城企共成长
  新区育出“小巨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的丙纶行业刚刚起步。郭清海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化学纤维专业毕业,入职中山的化工企业,从事研发生产工作。
  1992年,揭阳建市,揭东置县。1993年,郭清海决心回乡创业。带着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资源,他迅速组建技术团队,回到揭东,成立了蒙泰的前身“粤海化纤”。
  “那时,国内甚至连生产丙纶的专用设备都没有。”郭清海回忆道。
  一切只能靠自己。设备自己设计、色母自己开发,甚至连油剂都自己调配。郭清海带着技术团队,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终于让粤海化纤的丙纶生产线转了起来。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2012年,揭东撤县改区。次年,粤海化纤更名为蒙泰。2015年,蒙泰通过对传统生产设备全面升级改造,将丙纶生产工艺从“两步法”并为“一步法”,率先完成了技术迭代,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提升了产能,从此奠定了蒙泰在丙纶行业的领先地位。如今,蒙泰丙纶年产量已经超过3万吨,近三年产值超12亿元。
  2020年,蒙泰作为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之一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我国丙纶长丝“第一股”。2021年,蒙泰上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考验的是企业家的定力和决心,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蒙泰行政总监江建平说。
  “区政府积极帮助我们申请各类扶持资金,让我们得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江建平说,这些年,蒙泰享受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创新发展、上市融资奖补等多项政策扶持资金累计达3452万元。
  更重要的扶持还在于人才。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揭东区先后为蒙泰牵线搭桥,引进了3名专家。
  揭东区还通过对企业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分析,推动一批优质企业上规入库。全区现有规上企业105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孕育出优秀的本土企业,也吸引了许多外来企业。在揭东经开区,百事可乐、四川通威、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先后落户。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了金属制品、食品饮料、塑料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为揭阳市唯一集聚产业企业超过100家的工业园区。
  布局新赛道
  构建互补联动产业链
  “蒙泰是丙纶行业的细分龙头,在揭东乃至揭阳制造业版图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着一幅揭东全域经济功能区规划图,揭东工信局局长江宏锋介绍,“蒙泰已深度嵌入揭东区、揭阳市产业链条。”
  蒙泰所处的经开区位于揭东区东部,与中德金属生态城、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一起,成为揭东制造业三大阵地。
  往南看,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锚定万亿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去年以来,位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吉林石化(揭阳)60万吨/年ABS项目相继投产,揭阳绿色石化和海上风电两大万亿产值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江宏锋说,作为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蒙泰位于化工产业链的中游,上游承接石化产业,下游则覆盖纺织、建材、汽车等多种制造业。而生产丙纶长丝的原材料是聚丙烯,主要来自石油炼化厂。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吉林石化ABS项目的投产,将为蒙泰提供性价比高的聚丙烯原料,实现本地化配套。
  站在新一轮发展的风口,蒙泰正在加速融入揭东及揭阳的产业布局。
  在揭东区,蒙泰上市首次募集到的7.3亿元将全部用于投资揭东区,近三年已累计投资近5亿元,主要用于主营业务扩产及研发中心项目。目前,蒙泰已在揭东经开区建设新厂区,占地80亩。新厂区已经装机,今年就能陆续投产。
  在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蒙泰于去年推出纳塔碳纤维项目,计划总投资47.94亿元,年产1万吨碳纤维及6万吨差别化腈纶。
  “碳纤维相当于升级版的丙纶,它的质量更轻、强度更高,能起到很好的减重作用,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产业中,风电叶片、光伏载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都离不开碳纤维。”蒙泰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朱少芬表示,纳塔碳纤维项目投产后,将一举填补华南地区碳纤维生产的空白,对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统筹:赵文君
  ■声音
  揭东区区长修文: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揭东以制造业起家,也必将依靠制造业当家赢得未来。”揭东区委副书记、区长修文表示,在新发展阶段,揭东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围绕“项目为王、挂图作战、制度支撑”工作方法,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揭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环境。
  全面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程,坚持以“三贡献一高一强”标准,以日用塑料、装备制造、化工纤维、食品工业、金属制品、医药康养、电子科技等七大产业链条为导向,抢抓珠三角产业转移政策机遇,精准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形成配套关联、互补互促的产业链条,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全力做大工业增量。
  紧扣揭阳市委“三个最”要求,融合揭东“双有双心”工程,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五减少两增加”工作,持续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发挥揭东“暖企服务组”作用,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精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动金属制品、塑料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减、退、缓”税费超10.3亿元,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更优的服务和更实的举措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抢抓发展机遇,聚力打造揭东全域经济功能区,依托国家级经开区、中德金属生态城、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三大工业园区,突出主导产业抓好补链、强链、延链,做厚做大家底,优化企业和产业结构,打牢做实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年轻新区跑出化纤“小巨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