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化债”的青岛东鼎集团成立了:注册资本100亿 从事投资活动

最新信息

网传“化债”的青岛东鼎集团成立了:注册资本100亿 从事投资活动
2023-08-24 14:25:00
今年6月,有媒体发布有关青岛要成立东鼎产业集团的消息。彼时,相关媒体报道称成立这家新企业的原因是为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纾困。
  近日相关事件有了眉目。日前,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鼎集团”)成立。不过官方信息并未提到化解债务,称“为加快培育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而组建该公司。
  据官方消息,东鼎集团由青岛市政府组建。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该集团成立于2023年8月18日,位于青岛李沧区,注册资本100亿元,青岛市国资委全资持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等。
  今年以来,各地政府对金融的战略重视尤为突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中旬以来,已有多地政府与各大银行签约,且此前数月类似战略签约也渐次开展。
  从披露口径来看,这类合作集中体现于金融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过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依然突出的背景下,也有观点认为,金融机构可在客观上支援化解一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截图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行至战略高度
  据官方,东鼎集团属青岛市直企业管理,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成立背景为加快培育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青岛市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支持东鼎集团组建和发展。
  从工商登记信息不难看出,东鼎集团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
  与青岛组建一家可从事投资活动的公司不同,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与外部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也尤为盛行。
  8月10日,北京银行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学亮,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等参会。
  霍学文表示,北京银行一是运用GBIC²组合金融服务模式,全方位助力大兴区发展;二是在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业及国际商务四大产业上持续发力;三是为大兴区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四是增进民生金融福祉,打造“伴您一生的银行”,做好大兴区市民金融服务;五是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
  王有国希望北京银行能继续发挥自身金融资源优势,与大兴区现有资源有机结合,在生物医药、氢能等产业领域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8月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宁宇,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黎阳讲话并见证签约。
  马宁宇说,希望双方推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黎阳说,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聚焦地方发展需求,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此外,8月8日,中国农业银行与云南省政府在昆明签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绿色经济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加快实施富农惠农行动、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现代水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及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绿色能源项目建设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推动“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更早之前的7月19日,西宁市政府组织召开政金企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座谈会,并与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青海银行、华夏银行西宁分行、中信证券青海分公司等14家金融机构签订《政金企高质量发展合作意向书》,与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华夏银行西宁分行、青海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西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建平希望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指导和服务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等优惠政策,支持实施“小店计划”,助企纾困、放水养鱼;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风险,在企业债务风险化解、房地产融资管理服务、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处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坚决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另一个视角是,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
  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监管: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
  此外,上述电视会议还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际上,地方政府和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很正常的。客观上,当前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当然政府不可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财政资金问题,但贷款可支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平台公司的流动性。
  7月4日,中国人大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财政部结合全国人大有关方面和审计署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一体推进,严格预算执行,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报告提到,2022年以来,财政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督促地方落实主体责任,统筹各类化债资源,增强市县偿债能力,逐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控高风险地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防止风险持续累积。支持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做好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探索长效监管制度框架。加大曝光力度,分批通报16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报告提出,接下来,进一步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督促省级政府加大对市县工作力度,立足自身努力,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政策措施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逐步降低风险水平。
  分析师:维护地区信用生态和融资环境稳定至关重要
  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评级机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获悉,一般来说,隐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通过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这类债务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非地方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公益性项目(如棚改、保障房等)和准公益性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平台贷款、城投债、融资租赁和其他非标融资。
  王青团队从财政部公开通报的融资平台违法违规融资新增隐性债务问责案例分析,代政府借款、政府担保、政府购买、抵押储备土地和公益性资产借款、不规范的PPP等是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方式。
  “在化解隐性债务过程中,维护地区信用生态和融资环境稳定至关重要。”王青团队提醒,对于平台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债务风险暴露程度较高的地区而言,信用生态受损导致的融资环境恶化会加剧区域内城投平台融资困境、推升融资成本,不仅不利于隐性债务的化解,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引发区域系统性风险。
  王青团队指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由来已久,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债务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财政预算体系等息息相关。该团队认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是一个长期、复杂而系统性的过程,短期内可以通过债务偿还、债务置换、债务重组、化债基金等方式化解债务违约风险,其中以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隐债的方式有望在后期承担更重要的角色。长期看,隐性债务问题的实质性解决仍有赖于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推进,以此提升平台自身造血能力,真正实现地方财政治理的现代化。
  另有中国银行研究院第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针对地方政府其他原因产生的债务,可考虑由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进行债务重组,地方政府可将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地方债处置结合起来。此外,确保地方债务还本付息。加快推动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通过债转股、债务置换、资产剥离重组等方式化解相关风险。通过省级财政统筹减轻区县级城投偿债压力。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网传“化债”的青岛东鼎集团成立了:注册资本100亿 从事投资活动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