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腾讯汤道生:大模型是一场马拉松 B端业务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

最新信息

对话腾讯汤道生:大模型是一场马拉松 B端业务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
2023-09-10 15:01:00


K图 00700_0
  这两年,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的任务并不轻松:腾讯云刚完成由前台集成商向后端被集成的角色转型,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又迎来了大模型的技术冲击。

  海外巨头纷纷下场、国内掀起“百模大战”、舆论热炒投资人激动,似乎只有腾讯不紧不慢。甚至于当马化腾在股东大会上公开表态,声称腾讯不会着急推出半成品之后,腾讯索性从上到下彻底不再谈论通用大模型的进展话题。
  直到9月份,在一年一度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汤道生才公开宣布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对外开放。
  腾讯方面强调,之所以是“对外开放”,因为此前混元大模型已经在腾讯内部的大量业务场景中得到应用,并根据反馈进行了版本迭代。
  在大会后的采访中,汤道生告诉界面新闻,腾讯做大模型既有整合力量办大事的地方,比如腾讯只有“混元”一个通用大模型,它是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和CSIG等多个事业群协作的成果;腾讯也允许业务根据自己的场景差异,选择符合客户需求的其它大模型。
  这大半年来,外界习惯于从C端角度去关注和使用通用大模型,但汤道生认为这种关注点可能有些走偏,“人们花很多精力让通用大模型去乱说话,并不能解决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问题。”
  在采访中,他很多次强调腾讯关注的是如何帮企业客户解决问题,现在随着混元大模型的正式对外,腾讯To B的命运走向将更加清晰。
  大模型的竞争才跑了一公里
  在过去四个月中,腾讯在持续用大模型升级腾讯云的所有产品,很多传统C端业务也在接入混元大模型,这给了腾讯充足时间和场景来迭代自己的通用大模型。
  所以,虽然相较于其它头部公司的产品,混元大模型对外开放的时间并不算早,但汤道生并不担心会错过市场机遇。
  他认为如果只是切换不同大模型的AIPI调用接口,其实成本并不高,而且在跟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企业还是在观望,接入多个大模型进行测试,看这些模型能帮自己解决什么问题。
  在汤道生看来,大模型乃至人工智能行业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清晰的市场份额划分,To B的技术和市场渗透可能要以十年为单位,“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现在可能才跑到一公里。”
  所以他认为CSIG应该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关注如何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它们降本增效的需求。
  具体到2023年,因为人工智能机会的爆发,很多企业客户对大语言模型、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和数智人等AI相关能力都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腾讯对外提供的AI服务中,包含了底层算力、模型和场景应用等不同层面。其中在算力供给上,腾讯跟很多芯片厂商有深度合作,不仅满足内部模型训练的需求,也对外支持了很多大模型和创业公司。
  汤道生表示,企业客户选择腾讯云作为基础算力供给方,是因为它们过去跟腾讯有良好的合作,虽然有些企业也会用其它云厂商的服务,但还是认可腾讯在云基础服务上积累的能力。
  在模型层面,腾讯不仅对外提供混元大模型,还在腾讯云的大模型商店中放了几十个开源模型。客户也能选择金融、医疗、文旅和能源等20多个领域的行业大模型作为底座,借助腾讯云TI平台,导入企业自己的专业文档与企业数据,做进一步的训练和精调,生成更有针对性的大模型,更符合企业自身的需求。
  汤道生认为,未来几年AI仍将处于正向增长的态势,所以腾讯会继续在AI领域进行投入,持续升级IaaS、PaaS和SaaS产品体系,打造更又竞争力的MaaS服务,满足客户在不同行业场景下的需求。
  先搞清楚指标,再针对性投入
  外界很关心大模型的商业化问题,但汤道生认为现在谈论这个话题还太早,腾讯关注的是如何让更多行业客户来使用大模型。这有些类似于行业早期跑马圈地的阶段。
  汤道生表示,在过去两年间,自己“从来都没有犹豫过要不要走回头路”,健康可持续是腾讯多年来做业务的基本原则,无论是To C还是To B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在这方面的态度是一样的。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腾讯要想明白到底什么指标最重要。汤道生认为,用来衡量业务发展的指标有很多,简单粗暴的收入数字当然是一个指标,但可能并不是很有代表性,“你不了解收入结构里有没有水分,转售比例有多少,人力外包服务有多少。”
  腾讯云选择被集成的战略之后,B端业务围绕自研产品展开,汤道生衡量业务的指标就开始围绕产品进行设定。
  他认为,没有必要把很多不同的产品混在一起,只依靠一个笼统的大指标来评判每个团队做的好不好。CSIG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领域,更应该去关注每个赛道的表现,看这些产品能否做到数一数二。
  以腾讯会议举例,汤道生给团队的考核指标更多体现在,团队有没有在会议市场做到领先,客户是否认可腾讯会议的价值。至于收入数字,可能并不是汤道生当下最看重的,因为它跟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系,“腾讯会议已经打了一个好基础,未来十年我相信它一直会往正向去走。”
  再比如音视频业务,虽然腾讯已经连续几年在国内排名第一,但汤道生依然会关心,面对新场景不断冒出来的机会,从最早的泛娱乐直播场景,到远程会议场景,再到近年来的矿山无人车、集装箱码头无人集卡等产业场景,音视频团队能不能抓住它们。
  “要把指标拆开看,想明白什么最重要,坚持往那个方向走就行”。
  所以,虽然CSIG始终在追求盈亏平衡,但实际管理过程中汤道生会将团队拆分成不同的产品和赛道,处于发展早期的产品拥有更长的跑道,相对成熟的产品则要肩负更多营收任务。
  在资源分配方面,汤道生有一个“721”的业务管理理念:70%的资源投入在当下的收入和利润上,保证团队生存;20%投入发展中期技术,它们再过两三年就能进行商业化变现;10%投入在处于早期阶段的前沿技术,面向未来布局。
  CSIG拥有大量的业务团队,每个团队得到的资源分配并不相同。具体放多少资源在销售,放多少在交付,放多少在研发上,不同团队会有很大差异。
  腾讯要做的是让资源分配的标准更加清晰,在那些效率低和资源错配的地方进行调整,根据每个行业的指标合理分配不同的资源。
  这几年“是一个不断摸索、试错、发现问题并改正的过程”,汤道生表示,虽然CSIG总是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但始终是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发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对话腾讯汤道生:大模型是一场马拉松 B端业务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