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员工“尝鲜”承包制:生产成绩有效提升

最新信息

牧原员工“尝鲜”承包制:生产成绩有效提升
2023-10-12 22:03:00
K图 002714_0
  从过去1个段长下辖24个养殖单元、12名养殖工,到现在一个段长下辖3名承包人,1名承包人下辖8个养殖单元、3名养殖工,西华牧原15场繁殖场目前正在内部试点推行的“承包制”,本质更像是在原有人员基数不变的基础上,对一线管理层级的下移和细化。
  此前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就公开阐释,该公司推进“内部承包”,是对考核激励机制的尝试与探索。而正在西华牧原15场繁殖场参与共创共享激励机制人的员工霍家乐也感言,经历一个月的试点,其所承包的8个养殖单元仔猪成功增重,存活率也有效提升,包括他在内的团队内4名员工,月度收入提升均达到60%以上,“大家为了赚钱,干活儿的劲头肯定更足了。”
  承包实质是让员工自己变成管理主体
  2021年入职牧原股份的霍家乐,此前在广东一直做“IT”工作。虽然非科班出身,但凭借自身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师傅的培养下,入职两个月后也开始独立接猪,成为西华牧原15场哺乳工段两个单元的饲养员,养殖成绩跻身场内前列。
  2023年8月,牧原股份内部推行共创共享激励机制,霍家乐积极报名,竞聘成为“承包人”。他要面对的工作,从过去两个养殖单元112头母猪的饲养繁殖,变成对8个养殖单元448头母猪负责。“虽然我们团队共有4个人,平均还是一个人管理两个养殖单元,但我个人要操的心就不仅仅是两个单元了,每天都要来回转、仔细看。”他说。
  霍家乐所在的西华牧原繁殖场15场是有6000头母猪的养殖规模,养殖范围涉及哺乳段和怀孕段,目前该场仅在哺乳段推行了承包制。
  “哺乳段有三排猪舍,每排猪舍都有一个端部洗澡间,员工经过淋浴消毒后从端部洗澡间进入养殖单元内,一个端部洗澡间对应8个单元,也就对应一个承包的责任人。”西华牧原15场的场长杨柯分享,以前一个哺乳段段长要分管24个单元,每两个单元由一名养殖工负责,这样的模式下,有能力多管的员工无法施展,而段长一个人循环管理那么多单元,也忙不过来难免疏漏,能力较弱的员工难以快速学习提高。
  “现在一排猪舍,8个单元还是4个人,但选出优秀代表做承包人,一带三的模式下,可以促进有能力的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向能力偏弱员工分享经验,整体提高了养殖水平。”她说。
  15场是西华县首个推行共创共享激励机制的场区,而在整个西华县的15个场中,有7个繁殖场目前都在逐步推行这一新制度。按照牧原员工的描述,这种新机制实际上是对一线员工管理措施的创新和升级,重在调整管理结构,增加了类似小组长的承包人管理制度,通过“承包”让员工自己变成管理主体,实现管理更加精细化。
  员工积极性促进生产成绩提升
  据了解,目前牧原股份在全国范围推广的共创共享激励机制,当前还仅集中在哺乳段试行。
  “牧原养殖的自动化管控程度很高,但哺乳段对养殖工的责任心需求依然较大,员工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对生产成绩会有明显拉动。”杨柯举例,虽然产房几年前就已实现自动饲喂,通过到点下料,科学水料配比等实现生猪自动拱顶进食,但员工依然需要检测智能饲喂设备的数值、高度等,以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不影响猪进食的频率和数量。
  霍家乐也分享,在哺乳段,养殖工80%的工作时间花在对弱差猪的护理上,即关注体质较差、进食困难的小猪,这一过程需要员工有一定的饲养技术和认真态度,能够及时观察出有问题的仔猪并及时实施措施,降低病死率。
  “每一头母猪的有效乳头数量不同,每次生产出的小猪数量也不一样。养殖工需要及时观察是否每个小猪都匹配到了有效乳头,成功进食,否则就会造成仔猪的数量损失。”他举例称。
  基于养殖技工技术能力差异和执行差异,导致养殖成绩参差不齐,牧原股份共创共享激励机制是激发组织活动,提升养殖技能,最终的结果在提升员工收入的同时,已切实为企业带来了养殖效率的提升。
  杨柯称,公司会从重量、数量、再次发情利用率等指标对承包人进行考核,而在过去的一个月,场内相应数据都获得了明显提升。
  以霍家乐承包的8个单元为例,过去一个月,单元内存活率已从96%点多提升至97%以上。
  “未来存活率依然有提升空间。”霍家乐表示,过去一个月,其个人收入从过去半年平均1.3万元水平,一跃提升至超过2.1万元。而其带领的另外三名养殖工,最低一名上月工资也达到了1.35万元,较此前半年平均8000多元的月薪提高了5000元,增幅超过60%。薪资激励下,虽然工作会比以前忙碌,但是整体劳动效率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提升。
  内部管理创新以服务降本
  西华牧原15场繁殖场推行共创共享激励机制的成果,是牧原股份当前进行内部管理优化创新的微观展现。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生猪养殖已演进至“技术比拼”赛成本阶段,龙头对成本把控力度持续增大,对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也在加快推广。
  据了解,目前牧原股份通过数字化,已能够深度管理公司近300家子公司,14万员工;150多个饲料厂,近1700个养猪场,10个屠宰厂;200万套智能设备。信息化技术使养猪生产实现四个最小颗粒度管理,精准到每头猪、每位员工、每台设备、每个猪舍,实现猪效、人效、物效同步提升。
  “例如公司推广的场区智能养猪专家巡检机器人,不仅能够及时检测场区温湿度等环境数据,甚至还能感知猪是否有发烧、咳嗽症状,及时提醒养殖工注意。不过在这些新技术推广过程中,难免有些员工未能有效实现先进机器的全部功能。承包制推广后,承包人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养殖工的先进技术理念,更好得执行运用猪舍智能设备。”杨柯表示。
  得益于持续的降本举措,目前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处于行业低位。
  据披露,今年9月份该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7元/kg左右,而当月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5.82元/公斤。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之际,牧原股份凭借成本优势,仍可保有盈利。
  在最新披露的公告中牧原股份也表示,该公司今年整体现金流较为充裕和安全,6月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75.53亿元。今年第三季度随着猪价的上涨,每个月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入。
  而根据目标,该公司今年年底预计可将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到14.5元/kg以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牧原员工“尝鲜”承包制:生产成绩有效提升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