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2400亿美元

最新信息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2400亿美元
2023-10-14 10:28:00
本报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创造性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中了解到,2013—2022年,我们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我们是110多个共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此外,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透露,中国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
  在哈萨克斯坦过中秋
  中国知名农机企业销售经理吴先生今年的中秋是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他手中拿着中国产的“五仁月饼”拍了照片,发在朋友圈里。
  这一年,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中亚地区度过的,他向客户推销中国产的农机,当地很多农民还在使用较笨拙的工具,对中国制造的农机车辆非常感兴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中国也帮助当地建成了基础设施,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政策和金融交易。
  “10年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之后,我们紧跟着政策导向,坚持推广中国品牌,10年前中国肥料是低品质代名词,现在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金砖国家,可以看到中国肥料成为高品质代名词。”云图控股有限公司监事、海外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张鉴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市场增长非常快。”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2012年,中国联通参与中老勐腊国际传输系统新建工程,该系统成为了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信息主干道之一;2014年,中国联通建设完成中国—缅甸国际陆地光缆工程。面向东盟10国的国际陆缆与传输网络,中越陆缆国际通道带宽达到7400G,中老、中缅陆缆国际通道带宽达到3420G,具备低时延、大宽带、多环路的能力优势。
  “你能想象吗?很多年前我去河内的时候,电话线上网速率只有64K,发一个大点儿的邮件回国就要几十分钟。”中国联通项目经理李兰东回忆道,如今,越南传输带宽扩容到7400G,访问速度大为提高,原先“龟速”的邮件直接“秒发”。“这些转变就像村道开拖拉机与高速路开超跑的天地之别。”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马尔代夫拥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迈入高铁时代,东非拥有了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摸得着的获得感
  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讲了一件事情,“前一段时间,雅万高铁面向公众预约免费试乘,列车几乎趟趟满员。我在网络上看见过一个视频,有记者在列车桌上竖起一枚硬币,这枚硬币在350公里的时速下稳稳立住了。这段视频传播很广,相关评论也代表了印度尼西亚各界对雅万高铁的广泛赞誉。事实上,雅万高铁不仅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还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就业,培训印度尼西亚员工达到4.5万人次,培养了一批高铁建设运营的技术人才和职工队伍,正在并将继续给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他介绍,“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软联通”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协议,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心联通”方面,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设立了“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打造了“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合作品牌。
  中欧班列带来发展机遇
  就中国在“一带一路”铁路运营方面的情况,丛亮分享了一个案例——中欧班列。“这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自开行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赞誉。”
  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送货物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
  中欧班列具有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优势,运输货物品类不断丰富,在开行初期以数码产品为主,目前已扩大到53个大类、5万多个品种产品。“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在国际物流运输受阻情况下,中欧班列运行实现了逆势增长,年均增长26.3%;累计运送防疫物资近1500万件,被誉为国际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丛亮介绍。
  中欧班列在成本上也具备优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在正常运价下,中欧班列运输费用可控制在空运的1/5,相比传统海铁联运节约8%—20%的综合物流成本。在运输时效上,中欧班列比传统国际铁路联运快1/3,运输时间约是海运的1/4。中欧班列在中国境内最快运行速度1300公里/天,境外1000公里/天以上,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小时。在同等运输距离和重量下,中欧班列平均碳排放量为航空运输的1/15、公路运输的1/7。
  丛亮说,中欧班列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累计运送货物货值超过3000亿美元,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邮政专列”以及“班列+园区”“班列+口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产业、贸易、投资、就业等方面为共建国家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2400亿美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