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平衡、金融监管强化

最新信息

货币政策平衡、金融监管强化
2023-11-09 15:39:00
(本文作者黄文涛,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苏雨,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
  此次金融街论坛,金融主管部门三位领导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对各自分管领域的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金融监管规则方面,要继续推动注册制,同时要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方面,要在压降杠杆的前提下识别金融活动的本质,提高准入门槛,防止欺诈、加强惩戒。城投方面从控新增、处理和化解存量债务等四个方面入手。地产方面,央行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来在外部紧缩造成的内部流动性压力、推动经济增长需要的逆周期政策等多个方面维持平衡。
  2023年11月8日至10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于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年会上分别做主题演讲。
  此次金融街论坛金融主管部门三位领导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对各自分管领域的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总结他们的发言,主要是金融风险防范和宏观金融政策两个方面: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三大问题:监管规则、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重点行业企业的经营
  金融监管规则方面,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大方向上要继续推动注册制,同时要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第一,注册制改革是对市场化大方向的坚持,在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的过程中,也要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第二,监管规则继续完善融资端政策同时,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目的是提高境内机构自身的定价能力和投资收益率,推动中国二级市场的行稳致远。第三,对于重点领域如高频交易等继续加强研判跟踪,完善监管举措。加强监管科技建设,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市场资金杠杆水平和企业债务风险的综合监测,努力做到对各种违法行为和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方面,面临着杠杆失控、创新与监管失衡、欺诈造假、背信妄为、主体责任缺位五大问题,为此要在压降杠杆的前提下识别金融活动的本质,提高准入门槛,防止欺诈、加强惩戒。第一是杠杆过度甚至失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借助境内外、表内外、场内外工具盲目融资扩张,因此要严防过度杠杆,把杠杆资金规模和水平逐步压降至合理区间。第二是创新与监管失衡。特别是违背经济金融本质规律的“伪创新”,造成金融泛化,例如“伪私募”、金交所、“伪金交所”各种形式“类金融”乱象频发,对此要坚持“看得清才能管得住”,促使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第三是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个别企业、中介机构与相关方串通,全流程全要素造假,为此要持续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重拳打击,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中介机构严厉惩戒,绝不姑息。第四是背信妄为,一些非持牌机构严重违背信义义务,要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把私募基金等领域准入关,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重点行业主要是城投债务和地产,城投方面潘功胜行长指出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且地方政府债务有实物资产支撑且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规模基本匹配,因此风险基本可控。接下来一是偿还方面: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通过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筹措资源偿还债务。二是新增方面:对于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资项目。三是处置方面: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四是未来发展方面: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地产方面,央行首先对地产风险进行定性,认为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
  二、货币政策强调在跨周期和逆周期中做好平衡
  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来在外部紧缩造成的内部流动性压力、推动经济增长需要的逆周期政策等多个方面维持平衡,潘功胜行长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首先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就要减少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的空转,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更为需要的领域,具体包括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和优化新增贷款投向三个方向。潘功胜行长指出“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其次,再贷款工具对于经济结构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要“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再次,利率方面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仍然是可选项。潘行长指出“按照经济规律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最后,广为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要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目前汇率已经基本处于均衡水平。潘行长指出“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风险提示】
  第一,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仍然面临海内外环境的多重扰动,国内受到疫情余波、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国外受到贸易冲突、海外紧缩和极化思潮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都可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第二,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策的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第三,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加剧。第四,近期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传染也有可能诱发国内资本市场动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货币政策平衡、金融监管强化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