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观察|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

最新信息

立方观察|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
2023-11-09 16:06:00
□ 大河财立方评论员徐兵
  在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蓝图中,高标准农田无疑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在2022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战略目标。此次会议对高标准农田的重视,无疑加深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近日,笔者在兰考县进行了调研走访,这个作为全国首批开展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试点县,也是河南唯一的试点,以其丰富的实践和创新,为我们重新解读了高标准农田的“高”字所在。
  “高”在守住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粮食生产的根基在于耕地,只有守住耕地红线,才能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兰考县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近年来,当地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通过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等手段,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同时,当地还积极谋划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耕地质量,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比如,通过融合科技元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畜禽粪便等生成有机肥,并通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使可腐烂的湿垃圾就地堆肥返田。
  “高”在统筹兼顾、不搞一刀切。兰考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域差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当地以乡为单位进行集中连片整治,但并不强求一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全县基本农田规划为16个万亩方22万亩,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推动过程中,对个别习惯种地的老人,留出零星小方土地,满足他们种地的心愿,这既妥善解决了大方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又密切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高”在对农业科技和管理的现代化。兰考县在创建国家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特别强调了科技的引入和管理现代化。当地通过引入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施肥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他们还借助信息化平台、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为农田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比如,通过信息化平台,兰考县实现了对农田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为农民提供更加精准的管理决策。
  “高”在对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兰考县的实践中,笔者了解到“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平台主投+市场主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中,政府、市场、村级组织等各方主体都有明确的权责利关系,有效解决了政府“投、融、还”压力大;农民群众“规、建、管”有缺位;各方主体“权、责、利”不明确;建设内容“形、量、质”不统一等问题。这种模式的成功运营,既提高了农田的管理效率,又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高”在为百姓增收,推动产业兴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并非仅仅为了提升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更是为了在改善农田耕作条件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区的百姓,这是坚守的底线。
  以笔者见到这个项目为例,该项目采取“建设+运营”模式,将“小农户、小生产”转变为连片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模式,形成“财政收入、资本参与、银行贷款、经营收益、稳定还款”运作闭环,保证政府、企业、农民多方收益共赢。
  其中,农民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租金800元/亩,提供300人左右的工作岗位,解放了约12000人劳动力,农民通过就近务工就业,提升收入水平,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兰考的实践中,他们还将农田的质量与产业的发展效益相结合,致力于发展规模化农业产业。以蜜瓜、红薯、花生这“新三宝”特色产业为抓手,成功打造了1个国家级蜜瓜产业强镇、1个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及1个省级蜜瓜湖羊种养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依托354家合作社和215家家庭农场,他们带动了8.4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了稳步增收。
  以上这些实践创新,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又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真正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或许,这对于河南其他地区发展高标准农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立方观察|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