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网球节故事多:有人收获爱情 有人考出了教练证

最新信息

市民网球节故事多:有人收获爱情 有人考出了教练证
2023-11-19 19:15:00
“城”就经典,闪耀球场。11月18日,2023“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民网球节上演收官“大戏”。2023上海城开网球公开赛暨CUATA高校校友网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上演巅峰对决,来自前三站分站赛的冠亚军球队云集旗忠村网球中心展开激烈竞争,最终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球俱乐部险胜华东师范大学校友网球俱乐部,夺得冠军。
  当生活遇到网球,这些人到中年的球友都有不同的感慨。记者在与两位球友的交流中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网球运动非常“钻研”,好学的劲头尽显年轻时的学霸本色。
“当时想让她带我去见见高手”
  严宇浩来自北京大学中天校友网球俱乐部。对他来说,网球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像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因为他不会想到日后的另一半竟是相识于网球场。
  2005年,当时还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严宇浩偶然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澳网的比赛。那是萨芬和费德勒的男单半决赛之争,耗时将近5个小时,堪称攻势网球的经典之作。“那场比赛让我印象太深了,当时我对网球不了解,连规则也是边看边熟悉,就觉得两个人打得非常帅,看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严宇浩在比赛中。
  由于周围没有打网球的圈子,严宇浩直到2008年工作后,因为结识一个会打网球的中国留学生,才有机会走上网球之路。“我跑到店里去买球拍,一开始不知道球拍要穿线,线还分磅数,就让店员推荐。”从公园水泥地球场到人造草皮球场,严宇浩跟几个朋友一起开始学打网球。
  2010年回国后,严宇浩选择到上海发展。最开始住在杨浦区,因为工作未定空余时间较多,他就在QQ群找球友,“我是浙江人,刚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网球圈子也很小。当时住在体院旁边,偶尔就会约复旦同济的球友一起打球。”
  后来,严宇浩搬到浦东,他又“开拓”了新的网球圈子。2012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是那个圈子我认识最早的球友。我平时打得少,水平很菜,当时被她打了个6比0。”
  这场失利让严宇浩痛定思痛,想要进步就得向高手学习。可水平不行,别人不带你玩,严宇浩就以接送当时还是女球友的妻子为名,“混”进了她平时打球的俱乐部,“当时想让她带我去见见高手,肯定要先开眼界,看高手是怎么打球的。”
严宇浩的妻子也是一名网球爱好者。
  按严宇浩的话来说,想进步就不能怕丢脸。“我还是蛮好学的。看技术性文章、网上的教学视频,再结合实际。最开始我认为球要打快,实际上业余选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打旋转,有的打切削,动作好看未必能赢。说到底,赛场上就是我要比你多打一个球。”
  在网球水平提高的同时,严宇浩跟“女球友”的感情也日渐升温,因网球结缘步入人生新阶段。两人成家后,现在已经有两个女儿。大女儿7岁,如今也受到父母影响,开始学习网球。
  虽然着迷于钻研技术,但严宇浩并不热衷比赛。“因为感觉比赛挺耗时。后来看朋友们都去比赛,回来听他们津津乐道,我也有点心动,想到赛场上感受不一样的气氛。”2021年他开始参加城开杯比赛,“刚开始打,确实不行,在场上心态是失衡的,会影响发挥。”
  妻子虽然带娃,打网球的时间少了,仍帮着严宇浩钻研技术,两人拍视频,一起研究动作,夫唱妇随。严宇浩笑称,“今年已经参加了七八场各种比赛,参赛数量可能是前几年的总和了,一点点在积累比赛经验。”
北京大学中天校友网球俱乐部。
  这两年,从事金融行业的严宇浩还创办了一家康复医疗中心。“这跟我打网球也有关系。在澳洲的时候,后来到上海,我打球受过几次伤,医生甚至建议我停止运动。我挺郁闷,网球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了。我在国内外做了调研后,决定要开拓医疗康复这块,包括防止运动损伤、关节术后康复等。不仅是专业运动员需要,我们业余选手也需要尽可能延长运动寿命。”
“我也搞明白怎样教网球了”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球俱乐部夺得年度总冠军,作为领队和队员的李巍特别自豪。“我本科是在上海交大,后来念了长江商学院,2015年加入长江商学院网球俱乐部,才开始学的网球。”
  业余网球圈子里,常有人跟李巍说:“你长得跟费德勒蛮像的!”李巍听了总是笑笑,费德勒固然是他所欣赏的球员,但他更喜欢富有激情和冲劲的球员,比如新生代球员阿尔卡拉斯,“因为我也是想要打出这种球风。在场上不放弃,落后时不沮丧,去拼每一分。特别是团体比赛,用热情去鼓励自己和队友。”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球俱乐部。
  上海交大的大学生网球水平较高,但上海交大校友俱乐部的成员大多“半路出家”,没有绝对优势。即便如此,因为上海交大名声在外,每每校友俱乐部出去比赛都会受到对手“特别重视”,无论竞技还是心理层面,都面临更大的压力。
  李巍告诉记者,“华师大实力一直很强,经常组队出去比赛。决赛打得非常惊险,两场男双打成平手,混双我们5比3胜出,最后也就赢了对手2局。我们也算发挥了‘鲶鱼效应’,来搅和一下网球圈,百花齐放。”
  在业余网球圈,有不少各年龄段的上海交大校友,有的是本科,有的是研究生,还有EMBA。不过也因为身份的多重,大家平时都分属不同的俱乐部。 李巍说:“这次比赛除了混双,两对男双组合都是今年才搭档的临时配对。好在今年拿了冠军,既加深了校友间的感情,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明年继续,再招些新人,让我们的团队更壮大。”
  从李巍发布的朋友圈内容,可以看出他是妥妥的网球爱好者人设,不是在看网球比赛,就是在全国各地参加网球比赛。记者了解后才知道,他身兼长江商学院网球俱乐部和阳光网球俱乐部的秘书长一职。“我的时间相对可以自己控制,所以我也乐意做一些联络的工作,再说以球会友嘛,就不局限于一个圈子。”
李巍在比赛中。
  因为初学就是跟着专业教练,李巍练习网球没有走什么弯路。一旦上了赛场,他想打出更好的球,“我想赢,我想提升!”除了日常俱乐部的训练,他会请教练“开小灶”,“完善短板,比如想练发球,我会再找教练。为了增强体能,我每周会去健身房专门练力量。”
  跟读书时一样,李巍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琢磨个明白。今年,他报名了USPTA(美国职业网球协会)教练员证书考试。“我就是好奇,到底教练员教些啥?”从线上考试到线下实操,李魏成功拿到了职业级教练员证书。“我一开始拿到考试课程蛮懵的,很难,既有正反手、放小球这些击球技术;也有送球这些教学要求,比如送球要送到对方拍子等等,我当时练了一个月。”
  在李巍看来,考出这张职业教练员证书,是外力和内因督促自己技术的提升。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教自己的儿子打球。“我给儿子找过中外教练,有的教练自己打球水平可以,但教学方面经验不足。我现在就能细拆技术教儿子,等他慢慢水平上去了,我再给他找高水平的专业教练指导。”
  “要说打网球改变了我的生活,几乎都不为过。”李巍的社交圈有很多球友,“打了网球,去全国各地都不愁没有朋友。只要有球友引荐一下,很快就能找到球搭子,很开心。”
通过网球比赛更加深了高校校友间的感情。
  今年的上海市民网球节,进一步加强了高校校友网球俱乐部间的交流,也使得网球节覆盖的社会、高校、青少年三个层面人群,都有了各自的舞台。通过“上海网球123计划”的聚合效应,网球运动的辐射效应从体育竞赛延伸到日常生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真正让市民网球节成为几代人共享的节日。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市民网球节故事多:有人收获爱情 有人考出了教练证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