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横店当“童漂” 是一次回报率极低的风险投资

最新信息

去横店当“童漂” 是一次回报率极低的风险投资
2023-11-19 23:13:00
据媒体报道,现在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横店当“童漂”,寻找出演影视剧的机会。而“童漂”的生活也很辛酸,“100个人抢一个位子”“4个月挣了250元”“缴纳不菲的金额带资进组”,是不少“童漂”的常态。
  有媒体统计,2022年在横店拍摄的电影、网剧、电视剧等影视文化作品中,230部有未成年演艺人员参演,人数达6000多人。这个数字并不小,也是“童漂”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横店确实提供了演戏、出名的机会。
  当然,随着各路怀抱梦想的儿童及其家庭的涌入,“童漂”迅速变得内卷。“童漂”产业已经很难再说是一个纯粹的追梦故事,而是演变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资本游戏。
  “2万1年,1年内最少能保证上3个戏,可以出演特约演员等。5万3年,3年内最少保证8个戏,能够上特约演员及角色等”,这是媒体报道里横店几家儿童经纪公司的收费模式,根据缴纳数额分为各种等级的“会员”,然后配备相应资源。很明显,对于缺乏经济基础的家庭,“童漂”已经十分残酷,回报率极低。
  而“童漂”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追梦的主体是孩子,他们如果处在一种漂泊不定的状况,那么教育怎么办?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如果父母为了一个童星梦,让孩子早早地离开了学校,已经涉嫌违法了。
  而孩子即便是左支右绌地完成了义务教育,但基础教育过于薄弱,这种影响也可能是终身性的,“童漂”的成本未免太过巨大。
  所以,对于“童漂”的风险,家长应当有更多理性、全面的评估。“成腕儿成角儿”,终究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家庭赌上一切去拼一个概率极低的机会,这是否明智?
  而且儿童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对自身行为的性质其实还没有完整清晰的认知。很多孩子确实喜欢演戏,但他们对“沉没成本”是缺乏认知的——一旦演艺道路受阻,孩子该如何回归常规的成长路径?孩子对此茫然无知,而家长如果也缺乏审慎,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
  当然,舆论也没必要对“童漂”及其家庭做陈义过高的批判。网上一些常见的批评诸如“把孩子当挣钱工具”“家长有个发财梦”云云,也未见得准确。
  从采访中可以看到,很多家长不过是因为孩子想演戏,想奋力一搏帮孩子圆梦罢了。他们未必是利欲熏心的父母,这本质上和要孩子“读名校”没有区别,都是选择了一条十分内卷且前景不明朗的道路。
  在规劝家长保持审慎的同时,社会也应当有所干预。比如那些演艺经纪公司是否正规,其实就应当引发相关部门的关注。有家长反映,“带资进组”疑似遭遇诈骗,交了钱不仅无戏可演还被当事人“拉黑”了。对于这些,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顺着相关线索,去排查其中有无违法违规问题存在。
  一根不容模糊的红线是:无论家庭给孩子选择怎样的成长路径,但受教育必须得到强制性的贯彻。
  无论如何,横店“童漂”的辛酸,终究是一种令人难言滋味的内卷。追梦之旅当然是充满艰辛的,但这条道路似乎又不那么符合一种朴素的儿童成长叙事。
  鉴于此,“童漂”是否适合自身的家庭状况,还是需要家长再三地审慎考虑;而社会显然也应当努力扫除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保障未成年人权利,至少让“童漂”这条路上少一些坑。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去横店当“童漂” 是一次回报率极低的风险投资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