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盘点全球气候行动进展 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最新信息

COP28盘点全球气候行动进展 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2023-12-06 11:10:00
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8”)在阿联酋迪拜开幕。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大会聚焦了世界气候行动峰会、能源转型、土地利用等八大主题日,并设有技术与创新、包容性、一线社区和金融四个跨领域主题。
  在全球气温屡创新高、气候灾害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大会首次对《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气候行动进展进行了“全球盘点”,从而了解全球气候行动进展,并持续推动各国气候行动取得进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迪拜表示,中国准备在2025年提出到2030年、2035年《巴黎协定》中国自主贡献的新目标及新举措。“目前政府提出的目标要落实,关键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只有企业家转变生产方式,把供应链真正绿色化,目标才能实现。”解振华强调。
  中国主动参与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从1995年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每年召开会议,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但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承担着对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应有的责任。
  普华永道的统计显示,从1995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到1997 年《京都协定书》签订,再到2015年的《巴黎协定》提出长期控制增温目标,中国一直是国际公约和协定的早期参与者,2020年中国再次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对于这些变化,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在接受专采访时表示,近30年来,中国已从被动遵从国际规则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这反映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还通过产业政策、金融服务等多项手段,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张立钧说。
  比如,在绿色金融方面,伴随“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以及相关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目前各地除了在标准、气候信息披露、绿色金融评价、气候投融资布局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外,各省还设立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此探索地区发展路径。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居全球首位;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截止至2023年9月底,我国绿色金融规模已超30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28.9万亿元,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其中绿色债券规模达6396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
  张立钧表示,随着《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及《绿色产业指导目录》陆续出台,绿色金融及相关产业体系也逐渐形成。
  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要实现“双碳”目标,就要努力推进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有市场机构估算,到2050年中国低碳转型投融资规模(即“转型金融”)或将达300万亿元。
  全球减排承诺
  然而,对于全球减排承诺,各国仍需继续努力。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今年9月8日发布的全球盘点综合报告,目前全球的减排承诺和努力还远远不足以应对气候危机。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预计升温幅度为2.4-—2.6摄氏度,远超“控温在2摄氏度、并努力控温在1.5摄氏度之内”这一全球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份关于排放数据的报告也加剧了这种紧迫感。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10%最高收入人口的排放量占近一半(48%),其中三分之二生活在发达国家;50%的社会底层人口仅占总排放量的12%。发达国家需要集体兑现为发展中国家在2025年前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作为气候资金支持,以及将气候适应资金翻倍的承诺。
  其中产品碳足迹作为评价低碳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尝试将碳足迹核算和管理纳入政策工具,许多跨国公司也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
  张立钧介绍,当前发达国家对产品碳足迹的评估起步较早,对国际标准指定和数据库使用方面有更多话语权,碳足迹核算包括产品上下游全过程排放,更有利于实现全生命周期降碳。
  相比而言,中国目前缺少开放透明的本土化数据库,只包括部分生产过程排放的核算方法,导致用户无法客观评价数据质量和适用性,难以形成国际互认,在国际竞争中面临诸多压力。“基于此,中国应共创开放透明的本土数据库,以开放、共享、透明、可信的机制,鼓励企业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以及管理”。张立钧建议。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市场预计,未来中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将不断释放。
  在张立钧看来,政府可引导市场及企业发展细分技术领域的碳因子库及相应数据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和流通,从而助力碳资产的确权和管理,最终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28盘点全球气候行动进展 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