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艺术季”

最新信息

在上海,有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艺术季”
2023-12-22 06:42:00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下简称“艺术季”)选取徐汇滨江开放空间作为主展区,深度演绎“共栖”主题。
  进入第十个年头的“艺术季”在往届的基础上有何突破与创新,可以从哪些方面为上海城市发展带来启发?
  上观新闻记者曾随本届艺术季执行策展人高长军从邻近龙腾大道、龙水南路路口的雨水泵站出发,一路向南,步行至位于淀浦河北岸的主展馆。
  随着一行人的步履在“驻足赏景”与“移步换景”之间不停切换,上述问题的答案似乎也一一浮现。
“希望滨江有景更有生活”
  今夏,从龙耀路至淀浦河之间的5公里滨江岸线,高长军和他的同事们不知道来来去去走了多少回。
  几乎见过从白天到黑夜每个时段的徐汇西岸,让如今的高长军对这里的每一段路、每一块绿地、每一处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与利用潜力了然于心,更对徐汇滨江沿线居民的休闲喜好如数家珍。
  哪一段最受广场舞爱好者的欢迎,哪个点位的管乐演奏者技艺最佳,哪些时段最适合跑步、健身、散步、遛娃,哪些空间略做翻新就能提高使用率和舒适度,哪个位置是上海中心城区难得的观鸟胜地……一遍又一遍地走这5公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空间品质的密码似乎一览无余。
  来来回回既是为艺术季踩点,又是为展品布局、安家。而今,在这长达5公里的水岸沿线室外空间,散布着互动艺术装置、生态场景营造、六艺亭驿站等30多个参展作品。“希望滨江有景更有生活”的策展主旨一以贯之。
  法国艺术家夫妇克莱达特和佩蒂皮带来了作品《沐浴者》。艺术季期间,他们还将特地飞来上海,通过现场表演,再现想象中的海边场景,将现实的生活状态、彼此之间的爱意和对环境的观照都展现出来。
《沐浴者》克莱达特和佩蒂皮(法国)©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众建筑与法拉利织物集团联合创作的《卷叠儿/叠儿卷》膜装置,以多个“曲面膜”单元的架空重叠,构造出互动方式的复制关联,拥有无穷的变化,形成不同的活动场地,构建不同的空间场景,为滨江公共空间增添趣味。
《卷叠儿/叠儿卷》众建筑与法拉利织物集团©摄影冯琪
  建筑师刘阳创作的互动装置《进山的孩子》可能是本届艺术季最受欢迎且观众年龄跨度最大的一个户外作品。它仿佛一个巨大的双人双向秋千矗立在江边。观众或使用者被场地所吸引后,与装置发生互动时产生的动态平衡感,塑造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初始关联的联想和思考。
《进山的孩子》刘阳©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在艺术季十年回顾展所在的建筑外,两位青年新锐带来的作品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油画系新具象绘画工作室的王一,现在在上海工作生活,善于在城市生活中观察自然秩序和人工规划之间的关系。在王一看来,“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生命体,闪烁的灯火便是其血脉”。基于这一意向,他结合霓虹灯管材料与金属结构,带来作品《蜃楼集》。
《蜃楼集》王一©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本科与硕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院新媒体艺术系与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基本视觉研究所、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的邓悦君对能量转换、时间痕迹和机械运动情有独钟。他对不同的人发出的长音“O”进行声音采样,收入芯片,制作成名为“O”的光伏驱动装置。在不同天气和光线的作用下,装置会发出层次不同的长音“O”的“合奏”,引来众多路人驻足观赏。
《O2023(O系列)》邓悦君©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一边感受江风习习而来,一边浏览各种新锐创意,户外空间叠合多感官体验的经历给观众带来乐趣与灵感。
城市里不只有“人”这一条尺度
  主展馆所在的建筑曾是白猫洗涤剂厂库房,此番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专程为艺术季改作主展馆所在地。
  如何让工业遗迹与当代公共艺术空间交融共辉成了设计的关键:既服务于主题“共栖”——将滨江空间的公共性最大程度释放,又能在新与旧之间取得平衡。
  设计保留了厂房主体结构和大部分立面原貌,仅对内部空间进行了翻新和改造。在外部空间设计方面,由楼梯与坡道组成的漫游体系在最大化地保留原生植物的同时,使游客无障碍地到达各层展区,还能满足驻足观景的需要。当脚手架成为首要的建构要素之后,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建造,还允许植物在其间生长,延续此地原有的生态体系。
白猫主展馆,袁烽©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由于观展动线从建筑的二楼开启,建议观众完成二层、三楼的观摩后折回建筑底部。这里还有惊喜等着大家。
  本届艺术季的一大创新是力邀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大自然保护协会作为联合策展团队,与来自规划、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优秀团队合作,共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都市之策。
  在主展馆的一层静候观众的,是由大自然保护协会携手ANOTHER_.团队打造的“风土水灵·生境空间”。
  该空间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风、土、水及多样生物这四种关键元素为主题和素材。空间内包含一个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室内花园,一个兼具休闲互动、观影学习、举办各类公众活动等功能的沉浸式“自然客厅”。整个空间与大量绿植融为一体,2个相关主题的科普展览和7件艺术装置嵌入其中。
《风土水灵·生境空间》ANOTHER_.©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如果观众对“生态城市”“生物多样性”等议题兴趣浓厚,还可以移步主展馆外一个由临江绿地改造而来的滨水生境花园示范点。在艺术季开幕式举办地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北面的公共绿地中,还有一个题为“生命之态”的影像展供公众游览。
  影像展从“何为生态”“人与生态”“我与生态”三个板块切入,梳理并筛选了大自然保护协会成立72年来所积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然摄影师的优秀作品。策展人董全和陈芳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定格的瞬间,引领观众进入一个美丽而复杂的生态世界,进而引发大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和生态保护的深入思考。
《生命之态影像展》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在本届艺术季主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看来,“在这一届的艺术季中,我们重返西岸,聚焦‘共栖’主题,不仅是为了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也是希望在前五届的基础上,将公众对城市发展和未来愿景的关切提升到新的高度”。
  事实上,不仅是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参与上海打造“生态之城”的进程,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份思考和力量,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和思考,也会成为这座城市提升凝聚力、归属感的重要源泉。
  高木建筑创作的《河图洛书亭》由传统自然万物与人的共栖共存的意向出发,以河图洛书为依凭,平面呈九宫格形,屋顶朝不同方向旋转。在室内抬头仰望,屋顶的窄窗将视线引向深空。
链接
  每一届都是新的开端
2015试水徐汇西岸
  第一届艺术季与徐汇区合作,在徐汇滨江地区以新改造的龙华飞机库(后挂牌为西岸艺术中心)为主展馆,以城市更新为主题,举办了大型的规划建筑艺术展,集中展示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城市更新案例。
  彼时的西岸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艺术季前,周边道路和环境加速开通和提升,艺术季后展馆继续举办艺博会等各类文化活动,成为上海的文化艺术地标。
  除了主展外,2015艺术季在全市范围内还组织了15个实践案例展,从中也收获了艺术季推动空间实践的三个主要方向:发现并演绎空间之美、更新并提升空间品质、探索并实验空间使用。
2015年第一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2017点燃浦东东岸
  第二届艺术季开始真正的空间改造实践,推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公共空间的建设。艺术季和浦东新区合作,以滨江空间中的一处重要贯通节点(即民生路码头地区)作为展场,并从中选择了8万吨筒仓作为主展馆。
  这座筒仓建于20世纪90年代,曾是远东最大的粮库,随着黄浦江航运功能的外移后,21世纪初工厂停业,整个厂区已经废弃了十多年。
  为了把筒仓变成适合做展览的空间,建筑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内部空间增加电梯、消防等设施,并在建筑沿黄浦江立面上加设了一组外挂楼梯,方便观展动线,提高景观体验。筒仓中结合极富个性的空间特点策展了200余组建筑和艺术类展项。
  筒仓所在的民生路码头区域整体功能转型仍在推进中。艺术季结束之后,场地继续承办了展览、时尚大秀、沉浸式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
2017年第二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2019引爆杨浦滨江
  第三届艺术季在杨浦滨江做了更多的尝试。主展场由点向线发展,展览从室内走向室外,把空间和艺术更大程度地辐射出去,让空间艺术与市民的休闲生活相结合。
  在空间艺术季的推动下,滨江空间贯通和老建筑改造提速推进,两个巨大的船坞经过改造后对外开放。同时,在5.5公里滨江空间中,国内外艺术家共创作了20件永久公共艺术作品。
  这届艺术季在公共艺术创作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比如在船坞中举办的开幕式演出,结合杨浦滨江浓厚的工业基因,根据船坞的空间特质,由彩虹乐团和高桥啟佑共同创作了音乐和多媒体作品《相遇》,带给观众一场空间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视听盛宴。
  同时,很多艺术家都希望能跟市民更多地互动,共同创作作品。地绘作品《城市的野生》由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与200多位市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合作完成。这样的作品与市民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艺术季实现了艺术赋能,促进了环境与艺术的更好结合。滨江空间变得可观赏、可品读、可互动、有了艺术范儿,工业锈带华丽转型为艺术秀带。
2019年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杨浦滨江20件永久公共艺术作品分布图
2021回归生活日常
  第四届艺术季从气势磅礴的黄浦江边来到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场地,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将长宁区新华社区和普陀区曹杨社区共同作为主展区。
  这届艺术季围绕老旧小区更新、为老养老设施建设、儿童活动空间打造、就业学习空间挖掘、街区慢行和游憩空间打造等一系列实地项目,通过设计工作坊、艺术工作营、居民讲堂等互动参与方式,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过程搬到现场,全面推动社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打造。
  社区里可用于展览展示的空间有限,到底哪些作品合适,作品的形态、分寸都需要细细琢磨。艺术家们通过摄影、舞蹈、魔术、诗歌、写作等方式深入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在地居民进行了多角度的互动,创作了《情绪记录馆》《天涯若比邻》《Wi-Fi》《纸巾计划》《荡马路》等约20组作品。
新华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然建筑摄影
百禧公园©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然建筑摄影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在上海,有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艺术季”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