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陈玉海: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支持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最新信息

专访人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陈玉海: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支持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23-12-28 08:59:00
近年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系列政策接连落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活跃度高,市场主体数量、进出口总额、实现税收等均居全国第一。
  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何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激发“愿贷”动力,增强“敢贷”信心,夯实“能贷”基础,助力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玉海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
  树牢“一视同仁”理念激发“愿贷”动力
  南方财经: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玉海: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成效显著。
  一是按季对辖内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通过人民银行总行将省级机构的评估结果向各机构总行进行通报,促使部分机构总行将评估结果与省级机构内部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相挂钩,从而提高银行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
  二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传导作用,影响金融机构活动。2023年1~11月,广东金融机构运用各项专项再贷款发放优惠贷款3911亿元,惠及1.5万家市场主体;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量全国第一,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发放量居全国前列。2023年1~11月,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1907亿元,惠及5.8万家市场主体,同比增加80亿元。
  三是积极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2023年11月,广东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9%,同比下降24个BP,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5%,同比下降38个BP。1~11月,累计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61亿元。
  四是组织全辖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和银企对接活动。在线上开展持续性宣传,在线下打造常态化宣传基地,不断促进惠企政策红利释放,提升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知晓度。
  南方财经:如何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的理念,破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
  陈玉海:当前,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愿贷”现象依然存在,房地产等领域有所加重。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近期各大国有、股份制银行与民营房企召开座谈会,表示要加大金融支持,这些要求和动作说明在现实中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还未充分满足。
  要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等系列文件为指引,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增强对民营企业的“愿贷”动力。一要积极培育尊重民营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引导金融机构、社会公众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决抵制、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加强直接面向民营企业的政策发布和解读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打消顾虑。
  二要持续强化信贷政策效果评估结果运用。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将评估结果与内部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挂钩,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三要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从制度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在授信条件、额度、审批、定价方面给予合理优惠,对信用贷等重点业务倾斜奖励,加大人员、经费保障力度,激发信贷人员的活力。
  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增强“敢贷”信心
  南方财经:在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方面,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有何探索?
  陈玉海:近年来,我们积极从制度层面强化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尽职免责”落实落地。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各总行总部出台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等。提高免责和减责比例,营造尽职免责的信贷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完善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辖内19个地市政府部门设立首贷类财政贴息项目或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三是支持法人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债等资本补充债券,增强资本实力,提高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能力。2023年1~11月,广东法人银行共发行金融债券688亿元。其中,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行140亿元。
  从我们前期调研情况看,基层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不敢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益与风险不匹配、激励与责任不相容。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贷款与国有企业相比,本就量小还风险大,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缺乏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尽管一些金融机构有服务民营企业的意愿,但信贷部门的评优评级是与贷款质量挂钩的,对不良贷款实行的是“终身责任追究制”,导致基层信贷员在面对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时,往往不自觉地往后退。
  要将尽职免责与不良贷款容忍度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基层金融机构“敢贷”的信心。一是要积极营造“尽职免责”的信贷文化。二是要适当优化民营企业贷款不良容忍目标和方案。三是要强化不良清收处置精细化管理。
  破解抵质押物不足难题夯实“能贷”基础
  南方财经:在破解民营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方面,广东近年来做出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陈玉海:在这方面,我们近些年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效果也很明显。
  一是将抵押物从不动产向动产、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拓展。引导金融机构将抵质押物范围从应收账款、机器设备、知识产权等拓宽到活体生物、农业生产设备、碳排放配额等新型品种,创新推出“生猪贷”、“肉鹅活体抵押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深入挖掘民营经济“可抵押物”的潜力。
  二是积极推动供应链票据业务发展,支持省内金融机构提升供应链票据服务能力,探索开展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有效打通再贴现资金向供应链企业的传导渠道,让民营中小微企业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2023年1~11月,运用再贴现支持供应链票据贴现25亿元。
  三是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政府、监管、银行三方协同创新,指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政采贷”等应收账款融资产品和模式,支持供应链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
  在破解民营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的难题方面,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拓宽抵质押物的认可范围;二是提高担保的覆盖范围;三是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要积极推广货币政策工具+担保融资模式,通过“再贷款+政策性融资担保”联动,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无法提供标准抵押物问题。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开展“见贷即保”“见担即贷”批量担保业务合作,优化担保流程,提高担保效率。联合有关部门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理提高担保放大倍数,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打消机关、事业单位通过中征平台确认账款的顾虑,强化跟踪督办,调动各单位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提升“会贷”能力
  南方财经:在缓解民营企业还贷压力和提升信用贷款占比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主要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陈玉海:信用是企业融资的通行证。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本质是信用信息难获取、风险高。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面临不少困难,进而引发信用风险上升。
  为了能够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困境,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二是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给予激励资金支持。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发放比重。三是指导辖内地市分行实施“智链通”“绿链通”“科创贴”“云碳贴”等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四是充分发挥“粤信融”平台信息服务功能,整合企业工商注册、税务、水电、环保等信息,为民营企业等精准画像,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升银企融资对接效率。
  南方财经:如何破解民营企业的信用难题?
  陈玉海:当前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有所上升。这里面既有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比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报表不规范、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等情况;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资本新规等系列重大监管制度对风险资产分类覆盖面的扩大、不良分类标准的收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征信记录的审查标准较为生硬,区分失信与否渠道较为单一,对时间不超过3天的非主观逾期容忍度不高等等。
  要破解民营企业信用难题,必须要在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从机制上缓释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一方面既要积极推广信用贷款,开发适合民营小微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又要发挥大数据在信用评级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要积极推广信用贷款。依托“粤信融”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整合民营企业在纳税、公积金、不动产、奖惩补贴、政府采购等信息,支持征信机构挖掘企业信用价值,推动金融机构推出更多权益类、信用类金融产品,开发适合民营小微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二是要强化大数据赋能。加强各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归集,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体系。指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拓展民营金融服务生态场景,便利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大数据在信用评级方面的优势,为民营经济提供可获得、负担得起的信用贷款产品。
  三是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信用修复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因客观原因出现信用“污点”的民营企业及时指引修复,支持民营企业加快重塑信用形象。继续鼓励金融机构对暂有困难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另一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征信知识进民企等宣传活动,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提高征信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依法依规按照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对责任主体实施惩戒。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访人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陈玉海: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支持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