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出海之路

最新信息

基金出海之路
2024-01-08 19:20:00
2008年开始,一批大型公募基金怀揣着国际化的梦想开设香港子公司,开启了基金行业出海之路。目前超20家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也有公司在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尤其是近几年,在基金互认、理财通、ETF通等新机遇激发下,一大批基金公司积极申请“落子”香港。数据显示,近三年,先后有睿远、永赢等公司旗下香港分支机构落地,尚在申请的有兴证全球、华泰柏瑞、朱雀、创金合信等公司。
  基金行业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海外子公司经营情况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批抓住市场机遇的子公司规模已超百亿美元,积累了不少客户,推出了不少产品,正稳步向前;也有公司多年亏损,有的甚至主动解散、黯然退场。
前赴后继“落子”香港
  自2008年1月,南方东英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成为首家由内地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成立的子公司,基金行业正式迈出“出海”的一步,至今已16年。
  此前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共26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合计设立27家境外一级子公司和7家境外二级子公司,其中,香港27家、美国3家、英国和新加坡各2家。2023年,睿远基金、永赢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正式开业。此外,证监会核准嘉实基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嘉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更有不少中型基金公司前赴后继申请香港子公司。证监会网站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尚在申请香港子公司的有兴证全球、华泰柏瑞、朱雀、创金合信等公司。而朱雀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香港子公司的申请已于2023年四季度获得第一次反馈。
  对于设立基金香港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表示,布局境外子公司,无论对于基金公司业务增长还是投资能力提升都有积极作用。首先,基金公司能够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加深对于全球资产配置的参与程度,提升国际资产盈利能力。第二,走向海外市场,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化平台,使得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与国际接轨,从而能够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产品。
  华泰柏瑞也表示,随着中国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关注国际化多元资产配置的机会。同时,从长期来看,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也具有很大的空间,希望通过利用自身和股东的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境内外的投资人。
  “华泰柏瑞基金香港子公司设立后,将主要考虑两类产品系列:一是为中国投资人提供的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工具;二是为海外投资人提供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工具。具体的产品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人需求有选择性地择机推出。”上述华泰柏瑞人士表示。
打造国际化平台成最大动力
  基金公司出海设立分支机构,背后最大的动力无疑是国际化布局。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从QFII、QDII、RQFII到人民币国际化,基金管理公司迎来了良好的国际化发展机遇。走向海外市场有利于公募机构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承接海外客户的资产管理与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开辟新的业务渠道,拓展基金管理人的眼界。”兴证全球基金人士表示。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资产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中国资产投资机会更大且估值更为合理,这些优质资产对外资十分具有吸引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公募机构出海可以获得国际市场的业务机会,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王蕊认为,基金出海的最大动力,一是开拓国际市场,二是为境内投资者提供全球化的投资服务,同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发掘中国市场机遇的机会。境外基金公司子公司能够提供跨境投资和资产管理服务,也可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需求,增强国内基金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公募机构出海有三大动力,即分享全球经济发展的红利、推进客户触达与市场扩张、吸引国际一流人才。”盈米基金蜂鸟研究员谭瑶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基金境外子公司合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约400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80%的管理资产投向中国市场(含香港市场)。更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的规模突破100亿美元,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
三大难题待破解
  在众多基金公司选择出海的同时,也有不少公司告别这条赛道。
  天眼查信息显示,此前已有多家公募旗下海外子公司宣布解散。如国投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于2022年年初已告解散,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于2022年底解散。此外,诺安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已解散。近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决定解散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这些境外子公司注册时间多集中在2010年、2011年,在运营十年后退出海外资管江湖。
  成立十余年后仍然宣告解散的案例显示,公募境外子公司发展不易。业内人士认为,要在境外资管江湖中谋求一席之地,基金公司要解决三大难题:
  一是品牌知名度和受认可度问题。正如姚旭升所指出,“境外市场是充分竞争的成熟市场,内地基金公司作为新机构与老牌资管巨头展开正面竞争往往处于劣势,短期内打开知名度比较困难。”
  王蕊对此表示认同,“在目标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度和信誉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基金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并提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谭瑶也表示,对于新进入海外市场的基金公司来说,由于缺乏当地市场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和留住客户变得更为困难。
  二是人才问题。“在海外运作基金的运营成本比国内高,需要招聘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人才组建团队,与外资机构进行长期沟通服务,进而消耗大量的运营成本。”姚旭升说,外资对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能力要求非常严格。
  另外,就市场环境来看,谭瑶表示,与A股市场相比,许多国外资本市场拥有更长的历史和更成熟的阶段,使用各类金融工具更为广泛,导致市场波动性较大,这增加了在该市场投资的不确定性。
  三是渠道开拓与分销网络建设问题。谭瑶称,在海外市场,建立有效的分销网络和渠道是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与当地的银行、经纪商和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常需要满足高标准的业绩和管理要求。
  在产品线开发方面,王蕊直言,对比外资机构完善的产品线,中资机构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圈,且专注于自身能力优势的产品,与在国内走“大而全”的发展路线形成差异化。
  此外,基金公司出海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谭瑶指出,基金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营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监管环境,不同的监管要求和合规标准也对基金公司的运营策略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姚旭升则提到,外资重视公司经营的规范性,国内中小型基金公司需要完善中后台流程和细节才能符合标准。
苦练内功打造特色
把握境外投资机遇
  伴随着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深入实施,境外子公司发展前景可期。在巨头林立的海外江湖中谋生存求发展,多家基金公司正在苦练内功。
  谈及基金公司境外子公司及相关业务的发展前景,兴证全球基金表示,首先,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过去十多年来经历了飞跃性的发展,A股市场也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股票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境外投资者的关注。公募机构设立境外子公司,能通过已积累的国内市场投资管理经验,为海外零售及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境外子公司来推动海外业务,行业将获得与海外同行接触、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开拓国际化视野,积累更丰富的投研经验,从而使海外资产管理水平得到实质提升,并进一步拓展基金公司的产品线,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
  机遇背后往往蕴藏着挑战。对于境外子公司而言,匹配合适的发展路径才能克服投研、产品、市场、渠道等多面的难题。
  谭瑶直言,相对来说更能够抓住机遇、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的基金公司具备以下特色:其一,强烈的投资风格辨识度。新市场参与者要迅速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就必须突出其投资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擅长价值投资、量化投资还是其他风格,关键在于明确传达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证明。
  其二,全球合作与本地化策略。成功的海外子公司需要在全球合作和本地化策略之间找到平衡。这意味着在维持全球网络和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的特定需求和文化,包括定制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与当地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其三,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基金公司需要在其境外子公司中集成先进的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不仅包括投资分析和风险管理工具的升级,还涉及客户服务和交易平台的数字化。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国内公募出海需要突破舒适圈,短期难免遇到开拓新边界的种种制约,但长期前景光明。事实上,中资机构的国际化道路已取得一定成绩,公募出海不断向纵深发展。在管理规模提升的同时,各家公募香港子公司积极搭建专业投研团队、不断拓展产品线,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容,实现了市场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基金出海之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