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资管巨头,“扭亏为盈”!

最新信息

知名资管巨头,“扭亏为盈”!
2024-01-13 15:38:00


K图 00806_0
  中国基金报格林

  2024年1月11日,亚洲知名资产管理机构惠理集团发布盈利预告称,基于最新财务资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年度可归于公司拥有人的合并利润为2300万港元(未经审计)。上一年度,可归于公司拥有人的合并利润为则净亏损5.44亿港元。经历了史上最艰难的2022年,2023年惠理集团或扭亏为盈。
  来源:惠理集团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或股东仍需根据后续的2023年年度报告获悉惠理集团2023年度财务状况。
  就在几天前的2024年1月4日,广发证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对惠理集团的收购完成交割。公告表示,2023年6月2日广发证券披露了《关于全资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购买惠理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自愿性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1月4日),交易各方已根据股权购买协议完成股权交割。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有惠理集团普通股股份3.66亿股(占惠理集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0.04%)。
  惠理集团在广发控股(香港)战略投资后似乎迎来显著变化。这是否意味着,这家亚洲知名资管机构的命运已迎来转机?
走过最困难的一年
  时间拉回到2023年3月16日。彼时,惠理集团发布公告表示,2022年惠理净亏损额为5.44亿港元,这是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录得显著年度亏损。
  “2022年是我们成立以来最为艰巨的一年,从经营角度(不包括自有资金投资),集团亏损约6900万港元。在此之前,我们每年均录得盈利,只有1999年,因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集团录得不到100万港元的损失”,惠理集团在年报中坦言。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惠理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61亿美元。记者梳理惠理集团历年的年报发现,截至2021年底惠理集团管理规模还有100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这一数值则为166亿美元。从166亿美元到61亿美元,五年间,它的规模缩水了近三分之二。
  惠理集团是亚洲少数上市资产管理机构。伴随着资产管理规模缩水,公司股价亦缩水。2022年全年惠理集团股价下跌幅度超过20%。截至目前,惠理集团最新股价为2.09港元每股,较高点时的超过10港元每股,股价已经大幅度缩水。规模缩水的同时,惠理流失了部分人才。
  2023年6月,当广发证券公告称,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将收购惠理集团的部分股权时,香港一位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某中资券商高管曾对记者表示,广发控股(香港)看重了惠理集团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而广发控股(香港)可为惠理提供进一步进军内地市场的便利。广发证券在内地拥有两家实力雄厚两家基金公司:分别为控股的广发基金和参股的易方达基金。此外广发也可帮助惠理扩充内地基金销售的渠道。
传奇投资家抓住中国机遇
  驶入快车道
  惠理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谢清海是一位股市传奇。新加坡一位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这样评价谢清海:亚洲市场像他这样的人寥寥无几:自学成才,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家。
  了解谢清海经历的人知道这个评价并不夸张。
  媒体对谢清海早年的生活多有记录。他中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工作以扛起一家的生计,辗转后成为财经记者,为了提升收入又从马来西亚只身来到了香港。1989年当全球机构进军香港时,他抓住机遇转身进入了金融机构。1993年,他和美国回来的合伙人叶维义联合创立惠理集团。
  惠理集团最初的规模仅为500万美元。据媒体报道,谢清海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家当来创业。从500万美元到后来的166亿美元,这背后是谢清海和合伙人卓越的眼光、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他们审时度势抓住了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腾飞带来的巨大机遇。
  惠理集团的旗舰基金惠理价值基金拥有30年的业绩记录。
  惠理集团在年报中多次提及这只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一定意义上来说,惠理价值基金体现了集团的投资水准。截至2020年底,1994年创立以来的27年内,基金仅有8年录得亏损。
  尽管最近几年业绩低迷,不少投资者对惠理价值基金早年的“耀眼”业绩记录记忆深刻。1999年至2007年,这只基金连续9年盈利。若投资者在1998年底将1万美元投入这只基金,到了2007年底,投资者的账面金额将超过12万美元。自设立至今,这只基金的净值更是增长了超过30倍。
  这一投资业绩是如何达成的?
  几个关键事实提供了线索。首先,这只基金投资于主要投资于亚太区股票,尤其着重大中华地区。其次,惠理集团笃信价值投资,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是谢清海和联合创始人叶维义信奉的投资准则。假借价值投资的原理,惠理价值基金乘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
  谢清海拥有很多精彩的投资故事。例如,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曾介绍其对比亚迪的投资经历。他早于巴菲特买入比亚迪。2006年比亚迪陷入困境时,他大胆增持。在巴菲特买入股价上涨之后,他逐步卖出离场。
  而2000年之后的B股一战让更多的内地投资者认识了他。中国证券报的报道写道:上世纪90年代末,谢清海发现,B股与A股拥有同样的投票权、分红权,但股价却打了七折,属于被低估的股票,这正是价值投资者应当积极把握的机会,于是在2000年之后大举进军B股,甚至曾经举牌多只股票。
  “我是亚洲经济奇迹下的孩子,在中国经济腾飞中成为赢家。我50%的进步归功于在正确的时间处在正确的地方。”在同一篇报道中,谢清海这样总结自己的经历。
挑战与机遇并存
  截至目前,惠理集团在内地拥有证券私募业务、股权投资业务和从境内募资投向海外市场的QDLP业务。在广发控股(香港)收购前,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惠理集团亦有拿下公募牌照的“想法”。
  中国经济腾飞,市场开放为惠理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业内人士认为,凭借实力,惠理接住了时代的“橄榄枝”。1993年惠理集团创立之初,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彼时,价值投资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是新鲜事。在此背景下,惠理集团赢得了全球机构投资者的信赖,成为海外投资者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专家”之一。
  如今,一方面,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日趋成熟。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8家。48家中包含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45万亿元。另一方面,全球地缘冲突迭起、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发生巨变。在此背景下,海外投资者最熟悉的“中国专家”—惠理集团将如何与广发控股(香港)合力续写辉煌战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知名资管巨头,“扭亏为盈”!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