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稽查内容不限于持牌金融机构

最新信息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稽查内容不限于持牌金融机构
2024-01-15 19:39:00
“成立稽查局和稽查总队,是全面加强监管、落实金融监管‘长牙带刺’的重要举措。”1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发表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文章时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三定”方案明确,金融监管总局设立稽查总队,作为直属行政机构,正司级,负责相关案件的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等。稽查总队的编制和领导职数另行规定。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职责为拟订稽查工作制度;组织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相关主体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指导、检查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作为此次机构改革新成立的部门,稽查局和稽查总队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工作要求,认真思考金融稽查监管的职责定位和使命任务,科学谋划金融稽查工作,奋力开启金融稽查新征程。
  稽查工作五大特殊性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要深刻认识增设稽查部门的重要意义,必须先认识稽查工作的特殊性:
  一是目的的特定性。区别于现场检查的常规性、计划性和普遍性,稽查工作具有专项性、突发性、针对性特征,主要目的是通过查处特定领域特定事件,有力控制和阻断重大风险,实现金融风险的实质性压降。
  二是内容的外延性。稽查作为兜底机制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抓手,稽查内容不限于持牌金融机构,还延伸到非法金融活动全链条。稽查不仅要深挖金融领域问题,还要追根溯源,推动相关领域的金融风险得到综合整治。
  三是方式的灵活性。稽查任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稽查工作必须有很强的机动性,能够做到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稽查工作没有抽查比例、检查覆盖率等指标要求,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精准锁定问题,消除隐患、弥补漏洞。
  四是手段的复合性。稽查工作触碰的是核心利益,稽查对象往往具有很强的对抗性。稽查范围具有跨机构、跨领域、跨业态特征,尤其延伸到对金融机构股东等利益相关方调查时,行政手段不足的劣势尤为明显。“因此,稽查工作更加注重执法协作,通过与公安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防范打击合力。”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
  五是效果的导向性。由于稽查部门查办的都是重要案件和重大风险,社会影响广泛,稽查动向、稽查内容、稽查结果备受关注,稽查举措会被放大解读,容易形成监管导向性作用。
  为此,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重心:一是转变认识;二是拓宽范围;三是聚焦重点;四是提升效果。转变认识,即要转变过去案件管理的固有认识和思路方法,把案件管理的“事后被动的风险处置”,转变为风险监管的“事中事前的风险防范”,实现关口前移,把风险防住管好;拓宽范围,即要认识到很多金融领域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各行业风险问题的综合反映,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要求,把过去监管主要围绕金融领域的业务风险,扩展到对损害金融行业利益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着力构建“三个机制”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是重塑金融监管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稽查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三个机制”,真正发挥“长牙带刺”作用:
  一是重塑稽查形式的“联合机制”。推动与公安司法机关形成常态化、机制化联合办案模式,既发挥监管部门专业优势,又发挥公安部门手段优势,迅速锁定线索、突破堵点、提高效率。发现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大幅提升金融监管执法的威慑力。
  二是执行稽查任务的“独立机制”。稽查部门以风险为导向,没有特定的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和业务范畴,不负责常规性、事务性监管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属性。要着力巩固和增强稽查的独立性,建立提级管理和指定办理机制,对敏感复杂案件、重大风险事件由稽查总队直接查处,或指定异地派出机构办理,消除可能的外部影响。
  三是加大稽查力度的“立体机制”。统筹系统稽查资源,形成稽查工作上下一盘棋格局。建立稽查与检查、机构监管、功能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执法合力。
  稽查工作综合性强、专业性高,要求稽查干部不仅要熟悉金融业务知识,掌握有关法律规定,还要了解财政、税务、审计、纪检、侦查、大数据等方面知识和要求。“必须建立专业化的稽查执法队伍,选拔具有经济金融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执法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稽查队伍中。”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还提出,要建立稽查人才库,合理调配专业力量组成团队。尽快培养一批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能胜任重大稽查任务的主查人,作为团队核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表示,要强化穿透性。增强穿透意识,密切关注行业和市场动态,深挖细查风险线索。要把握穿透重点,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业务本质入手,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资金最终投向彻底打穿,切实做到见人、见钱、见事、见底、见责。要提升穿透能力,有效运用智能化分析工具,透视各类风险和变化背后的底层逻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稽查总队筹备组:稽查内容不限于持牌金融机构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