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最新信息

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4-01-26 10:10:00
这既是交“答卷”的时刻,也是再出发的起点。
  1月24日上午,深圳市光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光明区区长邱浩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1006.97亿元,增长9.2%的经济成色,到全年引进落地项目864个的经济活力,再到在建和运营数达到20个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一项项2023年数据显示,光明区在埋头苦干中增强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
  征程浩荡,笃行致远。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光明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更大力度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撰文:柳艳曾子航谷政宇
  稳中有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1006.97亿元
  2023年12月7日,2023全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在深举行,并发布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深圳光明区位居第17名,与2022年相比,排位上升了三位。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光明区坚持工业强区,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得到了丰厚回报。
  经济增长快速稳健。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006.97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1089.71亿元,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24亿元,增长8.9%;全口径税收收入258亿元,增长2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21亿元,增长35.2%。
  产业能级稳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925亿元,增长10%,占GDP比重突破60%。未来产业企业超过140家,总估值超过320亿元。上市公司增至32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751家,其中“小巨人”企业56家。全年引进落地项目864个。
  透过“成绩单”,可以感知光明经济的脉动。
  看韧性。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200亿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亿元。合成生物产业新招引培育企业32家,总量增至92家,集群总估值270亿元以上,增长136.8%。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新招引培育企业21家,总量增至50家,集群总估值50亿元以上,增长210%。优势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潜力产业集群的异军突起,华星光电等链主企业的龙头引领,一大批“隐形冠军”的深耕细作,让光明经济具备了向实向新向好的底色和韧劲。
  看活力。2023年,光明区举办招商交流活动36场,向全球释放出强烈的开放合作信号。全年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0个、中国500强项目5个、上市公司项目22个、国企项目10个、“专精特新”企业23家、国高企业29家,合计注册资本206.6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34亿元以上。德国西门子、德融宝、莱茵、俄罗斯诺里尔斯克等一批跨国企业项目落地光明,国药、中兵、海尔等央企和龙头企业在光明布局。全年新增外资项目170个,同比增长77.1%;实际利用外资8724万美元,同比增长244%。这充分说明,光明的发展前景得到了来自全球的市场、投资主体看好。
  看消费。2023年,光明出台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举办“畅享光明”“汽车欢乐购”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15亿元以上。
  科技赋能
  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0亿元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光明的底气既来自对新质生产力的锻造,也来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光明区有资源有禀赋。
  2023年12月4日,卫光生命科学园内,深圳市湾有引力科技有限公司(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简称“湾有引力”)开业。“湾有引力”由光明区与深圳湾实验室合作成立,致力扶持科学家创业和服务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打通源头创新与产业化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与“湾有引力”近在咫尺的,是深圳医学科学院过渡场地一期。它们毗邻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大设施。
  这些重大创新载体和转化平台,是光明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倚天剑”。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已成为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进入从落地建设逐步向科技赋能迈进的新阶段。
  2023年,光明科学城规划布局的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在建和运营数达到2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1%。94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院士团队达27个,高层次人才达2541人。参与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超过200个,获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10项。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25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万件,同比增长24%。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光明区提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光明区将集中布局重点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研发总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小试基地、科技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交易等平台资源,打造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区。聚焦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250亿元以上、工业技改投资90亿元以上,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增长15%以上,加快形成符合深圳需求、具有光明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笃行实干
  为市场主体送上“定心丸”
  这几天,深圳迎来2024年的首场寒潮。但在光明大道和松白路交会处,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智能传感上下游企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社区——明湖智谷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这里将建成“先进智造园区+科技产研街区”的全链条智造产研空间。
  像这样的平方公里级新型产业社区,光明区布局了6个。明湖智谷智能传感产业社区规划产业建筑面积197.4万平方米,释放产业用地29.4公顷,一期全面动工建设;新兴湖科技产业社区完成土地整备,释放产业用地61公顷;白花科创谷半导体产业社区基本完成土地整备,释放产业用地56公顷。此外,荣胜工业园、东江科技园等11个“工业上楼”项目开工建设,新增产业用房179万平方米。
  “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光明区经济的光明前景需要一步步扎扎实实走出来。
  2023年,光明区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制定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7个产业集群专项政策和实施方案。出台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措施,发起“百亿级”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总规模75亿元的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脑科学3只市级产业基金,启用光明科技金融大厦。一系列真金白银、超强力度的产业、金融扶持政策,为市场主体送去了“定心丸”。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135个,总投资419亿元。工业投资265亿元,增长25.9%。
  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2024年,光明区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设置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完成11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以上。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光明区将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和服务各类市场主体。重点引进一批链主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链关键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争取全年新引进企业400家以上。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找资金、找空间、找人才”活动160场以上,帮助企业更便捷高效打开市场。释放产业用地55公顷以上,供给高品质产业空间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筹集高标准产业空间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在经济的“大海”中,正是大量像光明区一样破浪前行的区域个体,共同构建了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宽广空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光明区将抢抓区域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赶超奔跑、追求卓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深圳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