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量”的对话

最新信息

“含新量”的对话
2024-03-05 03:56:00
北呼南应“国家队”②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应对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突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科技力量。
  2020年12月,国家首个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次年4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
  这两个中心有着共同的使命——聚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推动应用示范、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但在探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路径上,两个中心又有着不同的探索。在本期北呼南应“国家队”报道中,让我们看看两支“国家队”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转化之路。
  北呼
  走进国家队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于2020年12月正式揭牌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建设的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战略定位,打造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组织国家颠覆性创新、培养国家卓越工程师、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枢纽、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
  加快形成技术族和京津冀主导、全国联动的战略性产业链,并与主导产业融合和促进其升级,培育产业集群,通过“科学驱动—需求牵引”融合,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引领区域、国家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
  “科学驱动—需求牵引”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三地间产业加速融合、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的“手”越“牵”越紧;十年来,京津冀创新驱动持续发力,三地经济总量达10.4万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
  其中,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为“京津冀国创中心”)这一“智慧枢纽”,加速了原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通过“科学驱动—需求牵引”融合,京津冀国创中心正被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引领区域、国家高质量发展。
  已产生约50项全球首创项目,培育出约100家硬科技明星企业
  柔性电子皮肤、鲜活器官离体仿生养护系统、先进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在京津冀国创中心的展厅里,随处可见“含新量”十足又接地气的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建设的战略科技力量,京津冀国创中心孕育出一批世界首创的“前沿种子”。
  针对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别大的特点,京津冀国创中心2020年12月中心揭牌成立,形成“能力集中、能量辐射”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年轻的京津冀国创中心成果丰硕,每年组织实施颠覆性项目约100项,已产生约50项全球首创项目,培育出约100家硬科技明星企业。
  据介绍,在天津,京津冀国创中心与南开大学、清华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海河实验室等共建技术研发平台8个,与新智感知科技共建产业创新平台1个;发掘项目共49个,其中1个颠覆性技术项目立项,2个项目入选京津冀中心候选项目库。目前,京津冀国创中心共4项成果在天津落地,包括总部、销售服务中心、生产基地、场景应用等落地类型。
  在河北,京津冀国创中心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建技术研发平台1个,与华北制药共建产业创新平台1个;与三河市政府深度合作,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创新中心,围绕1个中心、1个基金、1个园区“1+2”架构设立。
  打造“全球化创新链—京津冀产业链”耦合化协同创新共同体
  立足京津冀协同创新找发力点和升级定位,在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区域协同创新探索新路径。京津冀国创中心在全球和全国创新高地设立项目管理平台、衔接其他重点专项和联合国内优秀项目组织单位组成全球创新网络,组建50多名项目专员团队,常态化广泛挖掘有颠覆性潜力的项目。
  目前,中心已组建专业技术研究所、创新学院,依托一流大学设立前沿实验室组建约100人顶尖学术团队、自建约200人多学科工程技术团队、遴选约10个高水平研发机构作为共建实验室组成技术攻关网络,与项目原创团队灵活组队协同攻关。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投资基金,并联合10多家知名风投基金、龙头企业组成成果转化网络实施产业化。
  以创新链产业链耦合为目标,京津冀国创中心打造了“全球化创新链—京津冀产业链”耦合化协同创新共同体。本部着力构建全球化创新链,加速颠覆性创新,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在京津冀重要产业聚集区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技术转移转化,培育高精尖产业、未来产业。同时,挖掘共性技术、基石技术等“核爆点”成果,瞄准重大场景,依托全球化创新链培育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大范围整合支撑场景实现的配套技术,加快形成技术族和京津冀主导、全国联动的战略性产业链,并与主导产业融合和促进其升级,培育产业集群,通过“科学驱动—需求牵引”融合,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引领区域、国家高质量发展。
  目前,京津冀多个高水平研究机构加入中心创新链,组建了多个产业创新中心,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能力集中、能量辐射”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初步显现。
  北上广三大创新高地轮流举办“前沿技术大讲堂”
  前不久,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建设的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表示,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由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将通过合作组建黄埔创新学院、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建设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等,构建“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管育接转教”五位一体打造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核心平台。
  据悉,京津冀国创中心与上海及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创新高地轮流举办“前沿技术大讲堂”,聚焦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汇聚创新思想,明晰创新方向,凝聚创新共识,弘扬创新精神,为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方向指引。每月聚焦一个重点前沿技术领域举行专题会,每年举行一次高峰会,及时发现和实施了一批高水平项目。
  南应
  走进国家队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打造的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8月正式入轨运行。中心坚持科学引领、需求驱动,致力于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以关键技术集群式突破和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使命,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支撑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品、产业和产业链上。大湾区国创中心正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田宏
  打造“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科创枢纽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广东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坐拥三地优势、联手协同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向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速前行。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广东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秉承着时代使命诞生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大湾区国创中心”)是国家在广东布局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是联通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重要一环。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品、产业和产业链上。”大湾区国创中心主任田宏表示,国创中心正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
  跨越“死亡之谷”,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闯入大市场
  科技成果无法有效地商品化、产业化,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出现断层,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现象。如何跨越这一鸿沟,是当前我国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田宏介绍,自诞生之初,大湾区国创中心的目标就是直面创新链上的技术研发风险区、资本动力缺失区、人才聚集薄弱区,跨越“死亡之谷”鸿沟,让早期、原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闯入大市场。
  建设总部直属创新平台是大湾区国创中心的特色所在。聚焦当前亟待突破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心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为牵引组建技术攻坚主体,致力于实现产业“卡脖子”技术和“长板”技术突破。首期已启动4个直属创新平台建设:工业软件产业发展中心,聚焦共性内核技术攻关和推广,助力打造中国工业软件第一极;粒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承接清华大学工物系成果转化,聚焦高端粒子诊断与治疗设备、先进科学仪器等,着力打造民用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智能系统创新基地,由李泽湘教授领衔,培育智能C端、智慧健康、智慧农业等领域端到端的硬科技创业生态体系;集成电路创新平台,按照“一硬一软一筋骨”总体布局,建设研发中试线、集成电路设计及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助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走进大湾区国创中心展厅,来自直属创新平台的成果正不断“上新”——针对肿瘤手术中的痛点“切缘”判定,仅重800余克的术中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可“一秒成像”,实时检测到手术切除边缘的肿瘤细胞分布,帮助医生实施精准切除,将为千万人带来福音;玻片扫描影像系统,每天能够扫描3500余张病理切片,足以支撑一家三甲医院一天的工作需求。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手段,该系统不仅可填补病理医生缺口、提升病理诊断效率,还将支撑起更长远的目标——建设国家病理标准数据库。
  以制度创新破除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
  瞄准构建成果转化支撑体系这一目标,大湾区国创中心正在探索以“技术+产业”双轮驱动,强化“科技+金融”投资链条,推动重点产业项目研发及产业化的转化之路。研发层面,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整合资源,聚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技术熟化、样机开发等。产业化层面,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以省财政资金“补改投”首批试点为契机,围绕重点成果进行市场化投资,形成直投种子天使、国创基金VC风投、外联基金PE价投的完备投资孵化链条。
  要释放创新活力、鼓励成果转化,还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对此,大湾区国创中心作为广东省科技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地,将积极探索实施经费“中长期概算+包干制+负面清单+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支持、管理模式;强化高端人才激励,允许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管理团队参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未来还将有更多体制机制的突破,以制度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田宏说。
  推动大湾区创新资源深度协同,形成跨领域、大协作的创新网络
  创新要素,重在流通。如何激活大湾区一池春水?大湾区国创中心将目光投向这片广阔天地。田宏介绍,中心正按照“1+9+N”创新体系布局,在“1”核心总部建设引领下,推动“9”分中心建设,推动大湾区创新资源深度协同,形成跨领域、大协作的创新网络。
  据悉,首期已设立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4个分中心。下一步将联合各地市,遴选培育新一批分中心。
  为强化企业作为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大湾区国创中心在“N”序列建设中,将联手多类企业、机构,按照龙头企业联合、成果转化孵化、服务机构拓展三种模式开展。其中龙头企业联合模式,依托央国企产业资本优势以及国创中心灵活先进的体制机制,凝练关键领域、聚焦关键需求联合攻关,在企业自身应用场景中推动成果产业化,助力央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企业内部的“创新特区”。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含新量”的对话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