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5%左右!解读来了

最新信息

增长5%左右!解读来了
2024-03-05 15:50:00
【大河财立方记者段伟朵唐朝金裴熔熔王磊彬张克瑶陈玉静吴春波赖苏婷王鑫郝楠楠司高妍王宁宁】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河财立方记者第一时间约访多名专家,围绕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任务进行解读。
  贾康:经济增速5%的目标,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
  著名经济学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非常明确地提出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和其之前提出的关于2024年经济增长的建议观点是一致的。
  “我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经济增速的决策上,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的明确的指导方针,是延续上一年度达到中高速合理区间的运行态势,可以说这一增长目标否定了国内外一些偏于悲观的预测,承前启后,对年度的和中长期总体的工作部署,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贾康认为,中国在承前启后爬坡过坎的发展阶段,必然要求经历一个稳中求进、告别高速增长的“L”型转换来引领新常态,而由“新”入“常”,就需要GDP在5%左右的增长空间里维持相对高速的发展态势,保证“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发展速度。
  “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相信通过政策聚焦发力,基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相当可观的推进纵深和潜力空间客观条件,再加上我们主观的努力,我们有相当高概率的可能性实现这一目标,甚至是实现比5%更高的增长。”贾康表示。
  徐洪才: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符合预期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除了宏观经济增速表现符合预期,国内在稳就业、稳物价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彰显我国经济韧性强和潜力大的特点,许多方面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如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比重超过60%等。
  徐洪才表示,目前,国内各省发布的2024年增速目标加权平均数为5.4%,将全国目标放在5%左右,科学合理、符合各方预期,既可以有效满足2035年中期发展目标,也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发展信心,同时兼顾政策的稳健性、连续性的要求。
  宋向清:GDP增长目标务实、科学、合理
  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GDP5%的增长率,目标并不低。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转换过程中,另一方面,经济回升向好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完全转化为推动经济迅速回暖的现实支撑力,还存在促进就业增长、防范房地产、地方债等内部压力,以及国际大环境不稳定的外部风险,因此实现5%的增长目标是非常难能可贵。
  其次,GDP5%的增长率是比较务实的,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现实支撑力、潜在发展力,具有实践上的务实性、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战略上的合理性。
  再次,实现GDP5%的增长率是需要加倍努力的。不仅需要地方政府深化有效能的改革,扩大有价值的开放,善用政策激励,打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建立更加亲清的政商关系,还需要各类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最后,GDP5%的经济增长目标既是对GDP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也是国家面对复杂经济环境时的一种年度策略部署。它既具有务实的一面,也有倒逼各级政府“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另一面。因此各级政府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精尖产业集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才能推动经济由投资驱动和规模导向朝创新驱动和效率导向转变。
  茹振钢:河南扛起全国粮食产量1/10的重任
“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介绍,2024年,我国粮食目标为“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而河南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粮食的目标则是“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河南依然扛起全国粮食产量1/10的重任。
  茹振钢表示,目前,河南已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其中,中原农谷就是河南打造农业强省、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原农谷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蓄能增势,农业科研平台加速汇集,多个院士团队、数百名科研人员常年驻地开展科研工作。
  “希望汇聚新乡、全省乃至更多的力量,加快建设中原农谷。”茹振钢说,中原农谷的建设不仅服务于河南,未来更将服务于全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周茂华:赤字率拟按3%安排,体现积极财政发力稳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政府工作报告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一方面,今年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尤其今年计划发行万亿元特别国债,整体财政支出强度高于去年,体现积极财政发力稳增长。另一方面,财政赤字率维持3.0%,反映国内强化财政纪律,更注重财政实施效率与可持续性。
  周茂华表示,整体看,我国财政政策空间充足。同时,我国财政负债对应的资产中,不少基建项目具有现金流收入。今年积极财政加力提效,预计国内将继续用好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通过合理使用财政转移支付、特别国债等,缓解部分地方财政压力,保障重大战略性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积极财政加力提效,有效稳定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
  曾刚: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减少金融空转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
  “这个表述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完全一致,体现了我们对政策有效性的关注度提高,不光是规模与总量的变动,更多是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疏通?曾刚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强化结构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在曾刚看来,结构政策可能发挥的空间更多,需要把信贷资金引导到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中长期来看,就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五篇大文章”的领域,后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更多的在这些领域运用,从而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放形成引导。
  另一方面,要疏通传导机制。在曾刚看来,过去有段时间金融“空转”客观存在,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从M2的增速高于M1就能看出来。这就意味着信贷资金投出去,有相当部分并没有直接流到实体经济中去,其中产生的金融资金沉淀,制约了货币政策或者金融政策的有效性。所以今年要加强引导,其中既需要结构性政策引导、监管引导、政策激励,也需要金融机构自身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上,积极构建相应的本领,强化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减少金融“空转”的情况,从而确保整个货币政策的精准。
  董希淼:进一步了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
  对于报告中所提及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灵活”,表明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进行必要、有力的调整;“适度”,表明货币政策继续坚持稳健的基调不变,不会进行“大水漫灌”;“精准”,主要从结构而言,将运用好结构性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有效”,主要从结果而言,货币政策不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而重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这也进一步表明,下一阶段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量价并举,长短结合,更加精准有效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的支持服务,以更大力度支持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助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朱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形成“五新合力”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彰显了政府深刻认识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必须加快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无疑体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朱克力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引领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五新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动力体系。
  其中,在科技创新方面,朱克力提出,应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产业创新方面,朱克力认为,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赵刚: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议河南加大平台、人才、政策支持力度
  作为中部省份,河南省如何结合国家发展政策,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刚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资源大省,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议从平台、人才、政策三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河南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三个方面有明显的短板。要在这三个方面弥补短板,最快的办法就是引进,从土地、政策、人才、住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只要先进科研机构愿意来河南落户,我们就匹配最好的政策。如此一来,河南在科研平台方面的短板很快就能弥补。”赵刚说,在吸引平台、人才落户河南的同时,河南还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人才营造一个舒服的发展环境。
  “河南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仅做到引进平台和人才还不够,还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赵刚表示,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对产业发展能起到导向作用,能引导社会资本来河南投资兴业。因此,希望河南加大对政策的支持力度。
  兰枫:新兴产业是河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
  “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河南省现代科技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兰枫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是实现河南经济弯道超车的根本出路。
  兰枫表示,近十年来,河南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金属新材料、石油化工、电气装备、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预制菜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但规模产值大多在百亿级规模,而实现产业经济对地方经济的有效拉动,必须是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产业规模。
  兰枫认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让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主力军,是当下河南作为中部经济大省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至少应当做到两个层面:一是加大资本金融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各级政府及国有平台应当成为新兴产业的投资商,并引导社会资本,在新兴产业初创、发展、成长各个环节给予大力扶持;二是要实现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松绑,各级政府应当成为服务员,政策手段灵活高效,减少政策干预,为产业发展松绑,营造务实开明的营商环境。
  杨畅:有利于进一步稳定企业的发展信心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认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现阶段伴随着经济逐步企稳,上述表述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和修复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信心,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杨建国:推动“五良”融合共促,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政府工作报告
  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顾问杨建国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河南坚定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1300亿斤,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8330万亩,让更多“靠天田”变成了“高产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这方面,河南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探索和经验。包括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等。”杨建国建议,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要抓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小麦高产示范区、玉米高产示范区建设,推动“五良”融合共促,围绕良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良种加强品种研发推广,围绕良法推广技术集成应用,围绕良机补齐农机短板弱项,围绕良制提高政策供给保障水平,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其次,要抓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杨建国说道。河南提出以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重点,依托农技推广区域中心、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等,打造县域内平急两用“一体化”“一站式”农业综合应急服务中心,逐步实现涉农县市区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引领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增长5%左右!解读来了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