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全国政协委员陆铭:以城市更新为抓手 助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最新信息

两会建言|全国政协委员陆铭:以城市更新为抓手 助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4-03-06 21:27:00
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消费城市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居民对高品质、多样性和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攀升。
  “在人口向大城市和市中心集聚的趋势下,提升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不仅能够促进服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递交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助推消费城市建设的提案》。
  陆铭表示,近20多年来,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再加上追求低密度的规划政策,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大幅下降,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比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国家历史同期低约10个百分点。因此,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空间布局,推进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工作,对于打造既高效又宜居的消费中心城市至关重要。
  商服用地闲置降低消费活力
  过去,我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密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陆铭表示,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实践上倾向于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和疏散人口,削弱了中心城区的消费活力、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创造就业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追求GDP增长和尽力增加税收的动机下,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和增加企业税收的考虑,在城市更新中更倾向于提供商服用地,而非住宅用地。”陆铭指出,由于住宅供应有限,且受到高度和容积率的严格限制,像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大城市的闲置商服用地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导致商住用地价格倒挂,而且降低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尤其是夜间人口密度,进而降低了城市的消费活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适度提升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有利于释放消费活力。据了解,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东京虽然遭遇经济衰退,但随着空置商业和住宅用途的灵活转换,东京都市圈核心区人口密度大幅提高,1995—2020年人口密度保持不断上升态势。在这一时期,日本居民的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线上消费不仅没有削弱线下实体消费,反而通过赋能为后者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国商业模式创新乃至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陆铭表示,但部分城市规划考虑不足,在城市更新中采用统一的街道布局、建筑风貌,牺牲了老城区的多样性。新城新区的规划大多采用“宽马路、疏路网、大街区”模式,影响了城市的消费活力。一些较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形态往往在城市更新中被拆除,推高了城市的运营和生活成本。
  都市圈内部空间形态也阻碍了中心城市释放消费集聚、辐射、配置和带动功能。陆铭分析认为,我国受到传统的规划思想影响,卫星城发展模式成为比较主流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连通性不足,存在职住分离等问题。同时,城市之间轨道交通沿线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心城市的消费集聚、引领功能也难以发挥。
  老城更新、新城提档双轮驱动
  在陆铭看来,强化消费城市的发展动力,需要老城更新和新城提档双轮驱动。
  一方面,对于老城更新,应通过站城融合发展重塑城市发展格局,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向心布局”,同时探索实施建筑用途转换,将商业商务办公建筑用于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另一方面,要适当放宽大城市的建筑容积率管制,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新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引导人口向新城新区集聚,注重增加路网密度和十字路口密度,提升街区的消费活力。针对人口流出地的新城新区,要继续进行减量规划,并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
  “要推动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缩短居住和消费的空间距离。”陆铭建议,在符合安全等条件下,对现有商业、商务办公建筑增加文化、体育、教育等功能。对于大型老旧街区,通过环境改善、引入新产业等手段,促进消费供给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品质化转变。同时,要注重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包容性,提升对沿街小商贩的包容性,为他们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空间。
  而从都市圈层面来看,陆铭建议,根据未来人口的实际空间分布规划人口和土地,大城市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需要突破城市行政管辖边界的限制,空间布局转变为中心城区和外围紧密连接的“八爪鱼”模式。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应依托综合性立体交通网络,以及与商业消费空间相配套的公共交通体系,发挥人口密度对消费分工的积极作用。
  此外,为增强消费城市的内驱力,既离不开线上赋能,线下空间体验也不可或缺。
  “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发挥线上大数据和流量优势赋能线下消费,创新商业模式和消费新业态。”陆铭建议,顺应线下消费分化趋势,增加线下具有体验感和互动性的空间供给。以街区为空间载体,推广“尺度宜人、功能混合、慢行主导、特色多样”的开放式街区开发模式。同时,打造融建筑、院落、居民、生活于一体的线下情景式消费街区,实现景区与街区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两会建言|全国政协委员陆铭:以城市更新为抓手 助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