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建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最新信息

两会建言|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建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2024-03-06 21:27:00
3月5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冼汉迪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两项建议,分别是建议支持职业院校国际化和产教融合,以及在香港增播央视频道及优质电视节目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与融合。
  冼汉迪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今年提出了支持职业院校国际化和产教融合方面的建议,是因为人才培养是其一直关注的领域,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职业院校可以助力培养当地人才为企业所用。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的两会上,冼汉迪作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就曾提出建议称,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基地;深化“产教研创”协同育人,促进专业结构优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一带一路”平台建设等。
  今年重提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建议,冼汉迪给出以下建议:
  一是支持职业院校与国内外多元主体的合作。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与规模以上的“走出去”企业深度合作,准确掌握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历课程”及“非学历课程”多种形式,开发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项目以及入职后职业发展强化项目等,实现校企供需有效对接。
  另外,通过与当地院校师资、课程规范等对接合作,借助境外办学点、合作主题式“产业学院”、共建项目课程等形式,将前沿企业的人才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落地措施。同时,选派双方院校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以及企业高技能型人才开展项目培训,在国际国内两套制度法规和办学要求的框架内运行,防范办学风险、保障教学质量。
  再者,通过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合作,了解当地人口特点及就业市场现状,结合“走出去”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并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项目的本地化推广和宣传,如技能比赛、公益活动等,吸引并培养本土化人才及海外华人。加强与国外多元主体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吸引、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国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企业国际化战略,加快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品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建议支持职业院校与大湾区科创、“走出去”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合作,开设6个月至1年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嵌入校内课程导师及行业导师的专业课程、实操培训等,吸引对大湾区发展、大湾区“出海”企业以及中国创新型企业感兴趣的华人华侨、海外人才来华学习,帮助他们深度了解企业文化和特点、产业前景及实践能力,为入职国外中企或国外同类创新型企业,打好坚实的能力基础。
  另外,冼汉迪还建议加强国际化师资的培养,支持开展外语培训、海外院校交流等;制定政策支持职业院校赴海外办学,培训当地的人才为“走出去”企业所用,让企业能更快地适应当地文化,提高生产效率。
  冼汉迪向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的创新科技中心,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好,各种优质的职业岗位多,这本身就非常吸引华人华侨、海外人才到大湾区发展。产教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性。但如想进一步吸引华人华侨、海外人才回国或来大湾区发展,建议政府可进一步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如给予奖学金到大湾区学习;对于读完书想留下来发展的人才,也可以考虑提供人才公寓、创业启动补贴等。华人华侨、海外人才是很好的人才资源,如有他们的支持,相信大湾区、国家会发展得更好。”
  此外,关于建言职业院校赴海外办学方面,他向记者提到:“职业院校赴海外办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如可以独立在海外办分校,或与海外姊妹学校共建学院,也可以与‘出海’的中国企业共同办学,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
  冼汉迪向记者表示:“为了能更好鼓励职业院校携手企业‘出海’,建议政府设立平台,让已‘出海’或有‘出海’条件的企业及职业院校有机会认识、合作,实现产教共融,这样职业院校能更好协助‘出海’企业,又能增强自身的国际化办学能力。而且,对于一些优质的职业院校出海,建议政府可以有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以作鼓励。再者,相关教育部门可对有‘出海’意愿及条件的职业院校进行培训,让他们更清楚‘出海’带来的好处及风险,从而可以作出更好的发展决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两会建言|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建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