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涨停原因,中自科技热点题材

《 中自科技 688737 》

财务数据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热点题材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中自科技 688737》 热点题材

中自科技涨停/异动原因:
固态电池+商用车尾气处理+环保催化剂
1、公司PACK中试线已建成并成功实现模组下线,电芯中试生产线正在建设中;中试线均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固态电池的中试生产。公司与电子科大吴孟强教授开展固态电池研发合作,已完成固态电池开发团队组建和实验平台建设的规划,正在开展无机氧化物/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固态电池研发,并布局全陶瓷固态电池技术方向。
2、公司基于多年来在贵金属催化剂领域的技术积累,将已有的研发成果优势进行延伸,因此目前主要的研发领域集中在氢能应用侧的几个关键环节,包括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催化膜电极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单电池/电堆等项目。
3、公司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先进涂覆技术等,是拥有国六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技术和产品的少数国产厂商之一。
4、公司拥有涵盖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和摩托车等各类主要燃料内燃机的全系列尾气处理催化剂产品,实现向玉柴、潍柴、小康动力等主流发动机厂和重汽等主流整车厂批量供货。
(更新时间:2024-02-08)

题材要点:

要点一:固态电池开发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吴孟强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开发,相关中试线计划于2022年底前完成建设,2023年6月底前进行试产并进行样品验证。另,2022年8月份,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能与动力电池事业部成立后推进进展如下。①已完成固态电池开发团队组建,完成实验平台建设的规划,②开展多条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论证,并确定下一步开发技术路线,③公司已突破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制备技术,实现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自主可控,正在开展无机氧化物/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固态电池研发,并布局全陶瓷固态电池技术方向。

要点二: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发及制造项目
2023年3月份,公司拟进军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计划在成都市双流区航空经济产业功能区建设年产预浸料100万平米,航空复合材料80吨和航空复材零部件装配1万件的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发及制造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不超100,394.25万元,本项目预计从2023年6月开始建设,2025年6月开始试生产,预计建设期为24个月。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航空航天,高速轨道交通,光伏,风电等领域结构件的轻量化核心材料,本项目是公司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符合公司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项目投产后公司业务将向新材料领域进一步延伸,有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布局,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要点三:钠离子电池
公司2023年1月31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正极是层状氧化物,负极是硬碳,正负极材料均来自国内头部供应商。公司钠离子电池目前仍在实验室阶段,公司将根据公司所处发展阶段,业务需要和战略规划进行电池材料的导入,相关业务规划请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公司固态氧化物 燃料电池 目前已具备10cm*10cm的单电池制备技术,初始性能已达到国内同类公司水平,正在开展进一步质量提升和放大技术开发,同时,公司已完成短堆实验,测试性能良好。在SOFC技术规划上,立足于阳极支撑技术,进一步拓展到金属支撑技术的开发中,最终实现产品能够应用于固定式和移动源等多种应用场景。

要点四:拟6亿元投建中自碳谷产业基地
2022年7月份,为紧抓企业搬迁改造机遇,实施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满足国家对化工企业的运营环保要求,公司已与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签署《中自碳谷产业基地项目投资协议》,拟投资6亿元建设“中自碳谷产业基地”项目。本项目建设投产期限为18个月,自乙方项目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之日起开始计算。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0.8%。公司本次拟投资建设的“中自碳谷产业基地”,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在汽车尾气催化剂产品中所必须的原材料-催化材料及贵金属的生产需求。公司将重点建设1,600吨/年贵金属催化剂及材料综合利用生产线,达产后预计规模为催化材料系列200吨/年,贵金属粉料600吨/年,BDO系列催化剂800吨/年,将有利于公司完善产业配套,加强生产安全性和环保型,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

要点五:市场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测算,预计全球污染排放控制催化剂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211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305亿美元。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强,我国环保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进入国六排放标准阶段后,单车催化剂使用量大幅上升,据天风证券测算,尾气处理催化剂单价平均增幅预计达105.72%,我国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38亿元,较原有国五排放标准下的市场规模大幅增长156%。

要点六:氢燃料电池用铂碳催化剂
基于催化材料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公司积极探索其催化技术在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应用,氢燃料电池用铂碳催化剂已实现百克级的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将于 2022 年形成公斤级批量生产能力,公司是我国首家进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催化剂生产商,并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制备”的合金催化剂的开发,其也将在 2022 年形成百克级中试生产能力,2023 年形成公斤级的批量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将完成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单电池中试生产线的建设。

要点七:客户情况
随着我国移动污染源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持续进行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升级,相继开发出满足国三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公司拥有涵盖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各类主要燃料内燃机的全系列尾气处理催化剂产品,实现向玉柴,云内,上柴,柳机动力,小康动力等主流发动机厂和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大长江等主流整车厂批量供货。

要点八:尾气处理催化剂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并积极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以催化单元的形式或将催化单元及其他器件封装于金属外壳中后以封装成品的形式进行产品销售。尾气处理催化单元是各类内燃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安装在发动机的下游,通过氧化或还原催化等化学反应将内燃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PM)转化为水(H2O),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等无害物质。

要点九:环保催化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同时积极推进其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及量产落地。公司通过逾16年的长期研发,突破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的技术垄断,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先进涂覆技术等环保催化材料从配方到工艺的全套核心技术,是拥有国六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技术和产品的少数国产厂商之一。

要点十: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
稀土储氧材料具有储氧,释氧功能,起到平抑尾气的空燃比波动,实现多种污染物同时催化转化,提高转化效率的关键作用。在高温环境下,稀土储氧材料容易发生物相分离,导致其结构和织构性能下降,从而大幅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因此,提高稀土储氧材料的热稳定性是环保催化剂的关键技术。公司通过以不同纳米晶混合,表面活性物质造孔扩孔等为核心的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实现了稀土储氧材料性能的显著提升。公司通过精细控制制备条件,制备出不同组成的纳米晶材料前驱体,通过不同纳米晶混合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抑制物相分离,解决了材料的高温结构稳定性难题,发展了表面活性物质造孔扩孔技术,解决了稀土储氧材料高温结构稳定性问题。公司制备的储氧材料经1,000℃/10h的高温老化后,未出现物相分离,比表面积高,孔容大,材料的性能优势显著。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自科技涨停原因,中自科技热点题材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