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用电数据看经济向上、向新、向绿,太阳能最新消息,000591最新信息

《 太阳能 00059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从一季度用电数据看经济向上、向新、向绿
2025-04-20 21:14:0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白丽斐记者李苑)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5.7%,彰显出数字经济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广东、云南等地光伏、风能设备制造用电大幅增长……一系列电力数据折射向上、向新、向绿之势,我国经济增长正在加速释放新动能。
  向上:总体用电量攀升区域产业活力凸显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一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偏低主要受上年闰年和气温偏暖因素影响,扣除闰年因素,2025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3.7%,略高于上年四季度3.6%的增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蒋德斌表示。
  从分产业用电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金铠表示,第一产业用电增幅领跑,说明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带动电气化提速,可能与农村电网改造和农业机械化等快速推动有关;工业用电增速1.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9%,工业能效提升与结构优化态势凸显;第三产业用电增速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与一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61%相适应。
  从各地来看,广东、山东等经济大省表现亮眼。今年一季度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达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其中,广东工业用电量达1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对全省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66%。
  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三大产业用电数据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用电量上扬曲线,释放出全省经济增长向好、产业结构向优的积极信号,不断增长的数据,是生产与消费持续回暖的生动注脚。
  向新:科技与消费新领域用电增长迅速
  以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正成为用电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8%。其中,全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0.4%,安徽、陕西等地增速超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6.0%,北京、山东等省份增速突破20%。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北京ESG研究院院长黄勃认为,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端化趋势明显,汽车制造和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预计成为工业增长核心。
  消费新场景亦贡献显著,在AI、大数据、云计算、5G等行业带动下,一季度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5.7%,彰显出数字经济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比如,贵州一季度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势强劲,同比增长30.95%。这得益于其数字产业的快速布局。
  “这些数据反映出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说。
  黄勃认为,未来,随着数字经济持续创新、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绿色消费扩容,第三产业用电需求将保持强劲,尤其是数据中心、5G基建等高耗能新业态,以及低碳服务业态将成为用电增长新引擎。叠加政策支持新消费和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用电增速有望进一步攀升,结构持续优化。
  向绿: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
  在李金铠看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绿色低碳特征,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效应凸显。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相关行业延续增长态势,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整车制造、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同比分别增长9.6%、6.9%、55%。
  黄勃分析,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相关行业用电量持续增长,是新能源产业链的规模化扩张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的强劲需求两种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及配套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直接带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提升;可再生能源行业在市场应用的推动下持续扩张,风能设备制造用电增速领跑、光伏设备制造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在电动汽车带动下,全国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2.3%,其配套基础设施加速扩张。
  “能源产业链、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及配套服务受益于绿色转型政策支持,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黄勃表示,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长反映出在绿色发展理念与政策驱动下,各地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高耗能产业清洁转型、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效能从而为制造业绿色化提供保障。这不仅是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绿色制造逐步替代高耗能传统产业的结果,更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深层体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