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未来仍需加快服务业的改革开放,*ST中地最新消息,000736最新信息

《 *ST中地 00073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盛松成: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未来仍需加快服务业的改革开放
2024-08-01 16:34:00
8月1日,2024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三届大湾区经济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的近50位首席经济学家,以满满的“干货”为助力大湾区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
  “企业‘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并存,应该全面考虑、审慎决策,避免盲目‘跟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在会上表示,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企业“走出去”有成功经验,也有教训。最近几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他提出,可以尝试与当地资本合作,以规避风险。“如果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够和当地资本以适当的形式结合,对我们企业‘走出去’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当地资本总是比较了解风险,也比较了解投资收益。”
  盛松成指出,企业对外投资,不仅是我们国家,全世界都一样,有服务业也有制造业。尽管我们国家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投资同步发展,最近几年制造业对外投资也比较快,但是整体来看有80%还是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房地产等领域。“在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也在转向服务业。”
  大家为何青睐于服务业?盛松成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占比在不断提高,所以服务业对外投资占比也在提高;二是服务业基本上是一个轻资产行业,风险比较小,所以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大家倾向于投资服务业。
  “服务业对外投资是服务贸易的方式之一。”盛松成表示,从服务贸易整体看,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长期以来都是逆差,货物贸易是顺差。2023年全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到2251亿美元,其中旅行项下逆差很大。“旅行包括很多内容,除了旅游,还有教育、医疗等等。运输、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也是逆差。”而美国在金融、知识产权使用费、其他商务活动等领域优势明显,都实现了顺差。我国则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建设方面实现了顺差。盛松成认为,这是我们几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技术、运营各方面的积累和推广的过程。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盛松成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简单说就是为各类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提供服务,生活性服务业是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两者是不同的。从我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构成来看,其中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属于生活性服务业,而批发业、交通运输、信息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也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所以我们提倡金融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业占GDP比重是7.9%,接近8%,而美国才7.3%。“我们的金融业占比确实比较高,所以我们提出要建设金融强国,而不仅仅是金融大国。”盛松成指出,我们统计的是金融业,美国是金融和保险业。“我们的金融包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目前我国银行业占了金融业的90%以上,接近91%,而保险只有6.5%。美国的保险业占比相当高,保险业是36.5%,所以要把金融和保险分开计算。”他认为,未来保险也是我国金融的一个发展方向。
  盛松成在会上分享了一系列数据,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其中高端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尤为突出,可以说未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他强调,未来仍然需要加快服务业的改革开放。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