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19.7%!新网银行净利失速隐忧,新希望最新消息,000876最新信息

《 新希望 00087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下滑19.7%!新网银行净利失速隐忧
2025-04-28 22:35:00
随着近日红旗连锁年报披露,新网银行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浮出水面: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16.07%;不过增收不增利,实现净利润8.11亿元,同比下降19.7%。
  作为全国三大互联网银行之一,也是四川首家民营银行,新网银行曾凭独特的业务模式和股东优势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然而如今增长失速,又是什么拖垮了新网银行的增速?
  净利失速
  数据显示,2024年,新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上年的54.88亿元增长16.07%;然而增收不增利,2024年实现净利润8.11亿元,相较上年的10.1亿元下降19.7%;此外,总资产为1036.28亿元,较上年1029.26亿元微增0.68%。
  新网银行是全国3家互联网银行之一,于2016年12月28日开业,注册资本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是全国第七家民营银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
  针对业绩表现,北京商报记者向新网银行方面进行采访,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2024年,面对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行业整体经营承压的外部环境,新网银行坚决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在经营管理中坚持“长期主义、审慎原则”,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保持资产规模整体恒定。同时,按照更为审慎的标准计提风险拨备,体现了稳健经营的管理理念。
  业内认为,新网银行增长失速,确实存在多方因素,从客观环境来看,银行业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激烈,在全国性大型银行客群下沉的背景之下,以民营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生存空间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大多中小银行面临信用风险上升,行业竞争激烈的境况。
  除了外忧,也有内患。从新网银行增收不增利的特点来看,业内人士也指出,机构近年来逾期率的波动,也会影响自身业绩表现。
  从新网银行的业务结构来看,其拳头产品包括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等,以零售贷款为主,服务对象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消费者,这些客户群体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经济环境不稳定时,信用风险相对较高。
  正如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新网银行的客户群体资质整体较弱,信用风险相对较高。银行需要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从而侵蚀了利润空间”。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称,新网银行业绩表现既与民营银行所处的行业环境有关,也与新网银行内部经营发展有关。除了市场环境日益激烈外,新网银行近年来多项财务指标波动比较频繁,业务结构调整持续进行中,逾期率的波动,确实会一定程度侵蚀到银行的净利润。
  诉讼缠身
  业内认为,资产风险是新网银行不可忽视的一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之外,目前新网银行诉讼缠身,大多案件为金融借款合同或借款合同纠纷。
  据天眼查,新网银行曾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他人或公司的案件达6470例,曾因借款合同纠纷而起诉他人或公司的案件达6458条例,而这,也或从侧面反映了银行的资产隐忧。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相关案件发现,大多案件是因借款人逾期未还款导致,其中个人借款金额大多在数万元,也有小微企业借款金额20余万元,也出现部分逾期的情况。
  以2025年4月24日开庭的新网银行与桐乡亿晟家居有限公司、金某相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例,其中,被告方桐乡亿晟家居有限公司借款本金为262500元,被法院判决支付新网银行至2024年1月25日的逾期利息4068.75元,此后以未还本金为基数,按年利率24%计付罚息至实际清偿之日止。
  针对诉讼的情况,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称,“金融借款合同诉讼是银行业务中常见的法律程序,银行依法主张权益既是市场化运作的体现,也是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措施。我行也是按照监管要求,努力做好资产保全”。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诉讼案例较多侧面反映出贷款回收困难,风险控制存在薄弱环节。这背后也反映出新网银行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这些群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经济波动下违约风险加大。此前,不少银行由于过度依赖助贷模式,与头部流量平台合作获客,可能存在客户质量参差不齐、风险难以控制的问题”。
  杨怀玉称,银行后续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评估模型,提高客户筛选的准确性。同时加强贷后管理,及时预警和处置风险资产。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水平。
  谈及资产风险,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逾期率并非衡量资产质量的准确指标,应该使用不良贷款率进行衡量。新网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呈持续下降态势,2022年至2024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3%、1.71%、1.69%。
  整体来看,新网银行称,其持续完善数字化风控体系,加强风险策略、模型的迭代与应用,不良率指标处于行业正常水平,从全年来看呈现改善状态。
  “不良几乎是全银行业2024年面临的共性问题,可能与经济环境变化导致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有关。建议银行业完善授信准入和退出标准,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合理控制贷款投向和规模。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监测,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王蓬博说道,在他看来,除了资产风险外,新网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相对缓慢,2024年总资产仅微增0.68%,表明其资产扩张动力不足,这也可能受到资本约束、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回顾历史来看,新网银行净利润巅峰出现在2019年,表明其后续盈利能力仍存在较大幅度的改善空间。”苏筱芮认为,除了要强化准入与风控、重点改善不良指标以外,新网银行也需要关注诸如净息差、各项成本费用等指标。
  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
  前不久助贷监管新规出台,引起圈内震动,在业内看来,新规从短期来看,或压缩新网银行的盈利空间,不过长期也有利于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新规发布后,行业最为关注的莫过于24%利率限制。其中明确,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
  而对利率与客群的界定上,相关接近监管人士明确,“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疲软就去放纵高利率风险客户进入金融体系”,他直言24%是红线,并强调36%区域客户违约率高达60%以上,是系统性风险源头。
  苏筱芮认为,对于曾在助贷业广泛开展合作的新网银行,需要关注助贷新规带来的各项影响,建议其在及时、准确披露助贷合作机构的同时,落实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主体管理责任,依照新规对综合融资成本、各收费类目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与合作机构共同就助贷类业务开展相应调整。
  毕竟,此前部分助贷机构资质参差不齐,风控措施不完善,曾导致不少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王蓬博认为,24%利率红线以及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等措施,短期内可能会压缩新网银行的盈利空间,迫使其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利息收入,但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有助于新网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杨怀玉称,对于新网银行这样的机构,尤其是那些曾广泛参与助贷业务的银行来说,利率上限和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的规定,可能会对其收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取决于新网银行现有的产品结构、客户群体以及其对新规定的适应能力。
  对于该银行后续发展,杨怀玉认为,一方面,机构要优化产品设计,调整贷款产品的定价策略,确保符合监管要求的同时保持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评估能力,优化资产质量,减少不良贷款率,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增加;除此之外,也可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建立健全内部合规体系,深化科技应用,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对于助贷新规,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应,其会积极贯彻监管通知要求,做好相关业务管理,谈及后续发展,其进一步称,将着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新网银行会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导向的调整,动态调整发展策略。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