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见习记者郑棋文】继蛇年A股开年首日录得涨停板之后,2月6日,
中基健康再次一字涨停,截至记者发稿,
中基健康报3.64元/股,涨9.97%。
中基健康的两连板离不开其开年抛出的重组公告。2月4日晚,
中基健康披露称,公司正筹划通过定向增发,收购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业能化)100%股权。
这并非
中基健康首次尝试转型,但不同于以往试水医药健康,这次
中基健康跨界的步伐更大——化工板块。作为一家以生产销售番茄酱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中基健康为何此时选择跨界化工?
卖了几十年番茄酱,中基健康为何跨界化工? 2月4日晚间,
中基健康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新业能化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
中基健康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六师国资委)变更为新业能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新疆国资委)。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8年的
中基健康主营番茄制品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番茄酱和番茄红素保健品。
深耕番茄领域近30年,
中基健康为何要收购一家化工企业?
“目前上市公司仅番茄制品单一主业,受行业政策变化、行业波动、上下游价格波动等影响较大。而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在政策、上下游等方面均异于番茄制品行业,将一定程度上平衡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风险,化解单一产业风险。”
中基健康解释称,此次交易将助力公司形成“番茄制品+化工”的双主业格局。
此外,
中基健康还表示,此次交易将“注入优质资产,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持续盈利能力”。
公告显示,新业能化是新疆国资委下属企业,是新疆地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最长的企业,生产流程以煤炭为起点,贯通煤制天然气、甲醇、BDO产业链,并向下游延伸至POM等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领域,新业能化已形成“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特种燃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的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链。
重组预案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9个月,新业能化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净利润,下同)合计达21.25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中基健康的控股股东为六师国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六师国资委。本次交易完成后,
中基健康的控股股东预计将变更为新业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新疆国资委。
中基健康在公告中也表示本次并购为关联交易。
有行业人士认为,此次并购重组并非完全的市场行为,或为新疆国有资产业务整合背景下的“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的本质是通过资产重组,将优质资产注入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从而改善其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使其重新符合上市条件,避免退市。”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中基健康的跨界之路:屡败屡战 事实上,
中基健康在2022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日子并不好过,总体呈现出“亏多赚少”的局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代表其主业盈利能力的扣非后净利润连续14年出现亏损。
2022年开始,
中基健康业绩逐渐向好。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1.08亿元,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24亿元、0.39亿元。
然而,刚过两年,
中基健康便在2024年再次陷入亏损。
1月23日,
中基健康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
中基健康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5亿元至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0.97%至238.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3亿元至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约955.80%至696.47%。预计2024年度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而在此次重组之前,
中基健康曾在2017年4月、2021年4月两度被“*ST”。
此外,近年来
中基健康多次尝试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跨界转型,但多以失败告终。
2016年,
中基健康发布重组预案,拟收购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实现由传统的番茄加工业向大健康产业的转型。5个月后,因标的公司股权转让问题,重组终止。
2019年,
中基健康再次抛出重组计划。
中基健康试图转型中医药健康产业,与上海千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但随后展开的相关业务并未对公司当期净利润做出贡献,2021年宣告终止。
两次跨界未果之后,
中基健康选择做大主业。2022年8月,
中基健康公告拟收购新疆新粮艳阳天番茄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然而,两年后又宣布终止。
屡次转型失败,再加上业绩在亏损边缘徘徊,
中基健康股价距离其高点已跌近八成,按2月5日收盘价计算,市值约26亿元。
对于为何选择跨界化工行业,2月5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
中基健康董秘办并发送采访提纲。
中基健康相关人员表示:“公司目前处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静默期,不方便对此进行回应。”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