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4月7日,逾百家上市公司就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作出回应。还有部分公司着眼自身业务发展情况,提出了应对策略。
稳步推进业务发展 目前来看,上市公司受影响程度因公司出口占比有一定分化。部分公司表示,因直接出口到美国的营收占比较小,“对等关税”冲击有限,将继续稳步推进业务发展。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经营影响极低。”
德明利4月7日回应称,目前,公司客户以国内及亚洲、欧洲地区为主,出口美国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不足1%。同时,公司构建了稳定、成熟的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德明利称,公司未来将坚持“技术+市场”双轮驱动,重点加大新型存储架构等前沿技术研发投入,深化与新兴市场关键企业的合作,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不断扩展公司业务成长空间。
徐工机械表示,公司2024年度来自美国的营收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不到1%。公司深耕海外多年,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出口业务将保持良好态势,公司将在国际化方面持续发力。
国科微4月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场暂处于开拓阶段,未受到本次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的负面影响,公司目前研发、经营情况均正常。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发展,并与客户持续沟通,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
珠海冠宇表示,公司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8.94%,而消费类电池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极少,“对等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如果搭载公司电池的终端成品被纳入加税范围,可能增加其成本压力。对此,公司将积极与终端客户沟通协商处理。另外,公司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减少“对等关税”带来的影响。
卓胜微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模式已从Fabless(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转向Fab-lite(轻晶圆厂的集成电路企业经营模式),旨在通过芯卓的基础技术和资源构建,坚定投入新技术新资源的创新开拓。得益于自主供应和技术能力的建设,相关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公司已做好应对各项挑战的能力储备,并将持续深耕高效资源平台业务模式,把握并拓展出更多其他应用领域和产品的机遇。
全球化布局应对冲击 另有部分公司表示,将通过全球化布局等策略,降低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
蓝思科技表示,公司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海外建设与运营经验,未来计划继续扩大全球业务布局,以巩固公司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增强供应链韧性,满足客户对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目前,
蓝思科技在全球拥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
蓝思科技称,公司通过从战略上拓宽全球业务版图,旨在使自身的制造能力与全球市场动态相契合,满足国际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需求,有效抵御地缘风险,以及通过贴近客户提供精密制造生产与服务,为客户优化供应链、物流、人力成本。
“总体来看,本轮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
移为通信回应投资者称,从市场端来看,公司产品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区域和客户结构的多元化加强了公司抵御相关风险的能力;从供应链端来看,公司加工环节主要是委外加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公司在海外多个地区建设了代加工厂,实现多元化生产目标。
领益智造也提到,公司已提前进行了国际化布局,目前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8个精品组装基地,集成商务、研发、工程、设计、制造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生产本地化管理和产品全球化交付。
鹏鼎控股表示,近年来,公司积极配合客户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加快全球化步伐,公司海外生产基地产品线涵盖FPC、HDI、SLP、SMA等多个领域。
立讯精密表示,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公司始终将风险控制前置到战略决策中,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全球产能布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不确定性的影响。
此外,
立讯精密称,目前具体税率、关税豁免的申报和裁决等情况还不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电子制造业供应链企业中,通常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Free On Board,“离岸价”),供应链企业不需要承担关税,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