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对此,多位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的民营企业家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将不忘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以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牧原股份秦英林:
满怀信心
推动产业走向世界一流
◎记者王乔琪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参加了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
秦英林表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明确而坚定。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民营企业家注入了强大信心。”
1992年,秦英林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投身创业,并在30多年里始终专注于养猪事业。2024年,
牧原股份出栏生猪7160万头,为保障国民食品安全、提供优质肉品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及未来,秦英林信心满满:“我们要让中国养猪水平迈向世界一流,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猪肉产品。”他表示,2025年,牧原将继续在创新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把养猪技术推向新的高度,致力于提高养猪效率,提升猪肉品质,实现更加绿色低碳的养殖模式。
登海种业李登海:
为实现种业创新
贡献力量
◎记者刘立
2月17日,
登海种业名誉董事长李登海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充满信心,将为实现种业创新贡献力量。”李登海表示。
登海种业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以及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目前,李登海带领科研创新团队选育的玉米高产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15亿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500多亿元,在促进我国杂交玉米科技进步与农业丰产、农民增收,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
李登海表示:“下一步,公司将认真学习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创新团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供优良高产杂交玉米品种。对国家粮食安全敢于担当,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证股份李结义:
探索新技术新应用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记者时娜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央对广大民营企业多年来努力的认可,更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认真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后,
金证股份董事长李结义表示。
李结义说,中央对科技和实业的重视,让
金证股份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倍感温暖,也深感责任重大。
金证股份一直致力于为金融等行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这样的政策东风下,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
李结义认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企业家要始终相信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好企业该做的事:一方面,要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做好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行业进步、客户满意和股东回报作出积极贡献。
李结义介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金证股份已有明确的规划。“首先,我们将坚持聚焦科技、聚焦‘三基石’战略,不断打磨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我们会积极引入业务合作伙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最后,我们会紧跟AI发展的步伐,将AI技术深度融入公司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中,打造丰富的AI应用场景。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应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泰豪集团黄代放:
坚定发展信心
厚植家国情怀
◎记者王凯丰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彰显了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不仅有效提振了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敢拼敢闯的信心,更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参加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泰豪集团董事会主席黄代放表示。
黄代放说:“民营企业座谈会直面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对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权益依法保护等关键问题的精准回应,让我们满心感动、备受鼓舞。”
泰豪集团创立于1988年。公司致力于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多年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上榜“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已形成以军工装备、应急装备、能源科技、智能科技业务为主的发展格局,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代放介绍,在泰豪创新创业的37年历程中,公司始终秉持“三个相信”的发展信念,即相信改革开放、相信市场力量、相信年轻人。始终坚定沿着信息化、智能化的主线创新发展,在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任务保障中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对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意义非凡,让民营企业有更加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黄代放表示,将牢记嘱托、聚焦主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强创新引领、厚植家国情怀,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扛起更多责任担当。
视源股份王毅然:
国家政策是滋润民营企业成长的养分
◎记者黎灵希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更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信心。”在参加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后,
视源股份董事王毅然表示。
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在王毅然看来,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预期,也让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王毅然表示,
视源股份经过19年努力,成长为2024年营收超220亿元的科技企业。近年来,国家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法治与权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政策是滋润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养分,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作为全球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与交互智能平板细分产业龙头企业,
视源股份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思路,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在端侧大模型、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新一代触觉感知和反馈技术以及先进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新增授权专利超1000件。
王毅然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AI、
机器人、计算设备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主营业务升级,推动更多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以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链升级发展。同时,公司将加速全球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银河航天徐鸣:
继续推动“大国重器”级别科技创新
◎记者于祥明
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参加了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作为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代表,我们对民营企业发展前景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徐鸣说。
银河航天是我国卫星互联网及商业航天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国际领先的卫星设计研发、批量制造、组网运营等全链条能力。
“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大有可为。作为商业航天的创新主体,银河航天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助力航天产业发展。”徐鸣告诉记者,在成立的6年多时间里,银河航天已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20余颗技术先进的卫星,构建了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完成了多项全球和国内首创的卫星互联网应用验证,并在海外落地。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我们充分依托强大的工业体系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产业链开放式创新,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随着业务拓展,我们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从最初的100家增至1300多家,带动了卫星制造、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徐鸣说。
徐鸣认为,太空基础设施呈现出低轨化、低成本化、规模化、星座化等特点,这是商业航天的产业规律,也是太空新基建时代的趋势。在技术方面随着摩尔定律“上天”,航天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不断跃升,商业航天应用不断增长,太空新基建时代已经到来。
徐鸣表示,抓住太空新基建的时代机遇,关键在于“大国重器”级别的创新。其具有技术突破性、投资规模大、影响深远等特点。在航天领域,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可回收火箭技术、卫星的大规模能源系统、大规模通信卫星的相控阵系统、大规模天地融合的网络系统等创新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大国重器’级别的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机遇。我们将在太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助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徐鸣说。
华峰测控孙镪:
创新务实高效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记者柴刘斌
在认真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后,
华峰测控董事长孙镪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对民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孙镪表示,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华峰测控是国内最早进入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半导体测试系统本土供应商。孙镪表示,在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背景下,
华峰测控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将秉持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孙镪说。
华友钴业陈雪华:
力求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
◎记者柴刘斌
在认真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后,
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500强企业。陈雪华表示,公司将坚定专注主业,做强实业,围绕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深化全球布局,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陈雪华表示,
华友钴业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军人才全覆盖的队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科技水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同时,公司将在ESG、可持续发展、社区关怀等社会责任方面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力求达成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和谐交融。
华友钴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壮大。陈雪华说,公司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大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协鑫集团朱共山:
持续发力技术创新
助推能源产业升级
◎记者夏子航
在认真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后,协鑫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朱共山表示深感振奋、信心十足。
近年来,协鑫集团大力实施产业出海战略,擦亮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朱共山说,企业战略的背后,是国家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有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领域的投入,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合作,助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为中
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赢得更多行业话语权。”
朱共山表示,身处能源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协鑫集团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加大对以颗粒硅、钙钛矿、电子级多晶硅、正极材料为代表的硅材料、碳材料、锂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组建顶尖研发团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极;同时借助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加速钙钛矿、碳链组件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能源产业升级,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添砖加瓦。
下一步,协鑫集团将深度聚焦“双碳”目标,以颗粒硅、钙钛矿等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引擎,全面筑牢光伏产业全球技术制高点。依托硅基材料、锂电材料、碳材料三大核心产业链的协同优势,纵深推进“三链融合”战略布局,通过“智能装备迭代+绿色智造升级”双擎驱动,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