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股民爽嗨!巨头6天4板,美年健康最新消息,002044最新信息

《 美年健康 002044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12万股民爽嗨!巨头6天4板
2025-02-15 06:32:00



  周五(2月14日)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两市全天成交额1.7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48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43%,深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8%。

  板块方面,AI医疗、云计算、数据要素、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零售、机器人、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中金公司:中期围绕4大主题
  周五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跌破5日均线支撑,但此后午盘在买入资金的支撑下,再度震荡上行,收盘站上该均线支撑,短线继续关注支撑有效性。
  中金公司表示资金面层面,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资金面波动较大,但是伴随市场风险偏好中枢回升,我们预计市场交易额有望保持活跃状态,当前机构资金仓位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对市场形成潜在的资金面支持。中期而言,我们仍建议围绕年度展望提出的景气成长(AI受益产业、锂电池等)、韧性外需(电网设备、白色家电、商用车和工业金属)、优质红利(现金流优质的消费龙头,电信为代表的优质央企)和政策受益主题(化债、并购重组)。
02
AI医疗大涨
  周五(2月14日)AI医疗板块大涨,收盘指数狂飙超12%,泓博医药安必平等20CM涨停,润达医疗美年健康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日前华为数据存储公众号发布消息,2月18日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大模型。
  江海证券研报认为,在病理诊断领域,AI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病理医生短缺的现状,显著提升病理切片检查效率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助力实现全民健康。
  近期医疗大模型密集发布,今年1月我国科学家开发了用于辅助疾病诊断的通用大语言模型——MedFound,并在Nature Medicine期刊发布。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人工智能驱动健康的未来:引领潮流》报告,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是医疗保健的主要变革力量,预计2024—2032年将以43%的速度增长,届时AI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910亿美元(约合3.5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增长远超其他行业,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85%,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0亿美元。
03
美年健康:录得6天4板
  个股方面,体检龙头股美年健康周五收出涨停大阳线,封单超30万手,过去6个交易日录得4涨停,累计涨幅接近45%。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年健康最新股东户数超12万户。
  消息面上,据中国新闻网,美年健康集团多年前就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体检设备,包括DR、低剂量螺旋CT、MRI、超声、胶囊胃镜、眼底AI等影像学检查设备。结合AI技术,从海量影像中准确快速发现微小病灶,大大提高影像辅助诊断的精准性和诊断质量,实现关键疾病精准早筛。借助AI影像辅助筛查功能,美年健康进一步提升筛查效率,缓解医师阅片压力,实现“AI辅助阅片”。
  美年健康还实现了“电子云胶片”功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实现影像资料互联互认。“云胶片”利用互联网和云储存技术,为患者提供各种原始的DICOM影像资料,患者可利用各种智能终端,如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轻松调阅影像资料和影像报告,具有安全、快速、便捷、唯一、私密等便利。
  海通证券发研报指,美年健康深化AI布局降本增效,抓住AI+医疗爆发机遇,实现数智新质生产力跃升。公司与华为等合作发布国内首个健康管理AI机器人“健康小美”,试运营效果良好;2024年推出“AI智能血糖管理创新产品”,为用户定制“一人一策”的专业个性化血糖管理方案。该行认为,公司作为体检行业龙头,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客单价逐步提升,展望未来通过内生外延开启新增长阶段,予其“优于大市”评级。
04
比亚迪:创出历史新高
  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周五收盘股价盘中出历史新高,报359.60元/股,收盘大涨超4%,成交金额86亿元。
  消息面上,2月13日,比亚迪宣布海鸥智驾版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为6.98万元。该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具备高速NOA、自动泊车等20多项智驾功能。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智驾平权”理念,推动高阶智驾功能普及。
  平安证券认为,比亚迪智驾的示范效应强,将加速行业智驾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2026年国内智驾将迎来拐点。
  中信证券指出,比亚迪的入局有望推动L2+级别智驾的销量从100万辆提升至1000万辆,渗透率从14%提升到30%,实现翻倍增长。这表明比亚迪的智驾战略不仅对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也将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