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能科IPO:业绩波动明显,突击分红存争议,中工国际最新消息,002051最新信息

《 中工国际 00205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长江能科IPO:业绩波动明显,突击分红存争议
2025-04-24 19:33:00




  “专精特新”小巨人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能科”)电脱设备技术领先,却在冲刺北交所IPO时因多顶财务预警、频繁关联交易及高比例分红引发监管和市场质疑。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营收高增难掩盈利疲软,现金流吃紧与内控不规范更添上市不确定性。
  业绩波动与财务风险
  长江能科主营能源化工专用设备,电脱设备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2021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营收从1.91亿元增至3.14亿元,净利润从2214万元增至4916万元。但2023年营收增长58.83%,净利润增速仅0.42%,呈现“增收不增利”;2024年营收较2023年下滑9.77%,不过净利润却增长20.34%。


长江能科财务摘要(来源:Choice数据)
  公司因盈利波动、现金流不足及高应收账款,触发多项财务风险预警。毛利率大起大落,2022年为47.77%,2023年降至32.36%,2024年回升到41.11%,虽高于行业均值27.67%,但2024年存货周转率(1.52次)和应收账款周转率(2.85次)低于行业平均(2.43次和4.42次),运营效率不佳。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现金流表现也同样不稳定。2023年营收增长58.8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却下降77.91%至1164万元,净现比仅0.24。2024年,经营净现金流又回升到8348万元,同时应收账款余额达1.01亿元,占营收比重32.17%。北交所问询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刺激销售及坏账计提是否充分。
  客户集中与频繁更迭存疑
  长江能科客户集中度高,2021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2.14%、86.93%、63.42%和85.63%。公司称,这源于下游能源化工行业集中度高及项目投资规模大。
  然而,公司前五大客户频繁更迭,与工业项目周期稳定性不符。2021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收入占比31.46%,202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跃升至59.47%,2023年山东裕龙石化占比31.71%,2024年中工国际占比25.08%。因此,北交所问询函要求说明客户变动原因及交易真实性。
(来源:Choice数据)
  此外,公司与关联方C-LNG的交易毛利率为负,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交易金额累计1077万元。北交所质疑其定价公允性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要求长江能科说明为C-LNG提供服务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价公允性,项目毛利率为负的商业合理性。
  关联交易与内控不规范频遭问询
  长江能科关联交易备受质疑。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实控人刘建春亲属控制的沈阳特达采购变压器,金额2237万元;向控股股东三星科技采购四氟棒,金额515万元;向关联方中宏劳务、贝喜奇采购劳务派遣服务,金额1202万元。交易所要求说明交易必要性及定价公允性。在净利承压、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实控人与关联方频繁交易,易引发利益输送猜疑。
  内控方面,公司存在关联方代垫员工报销款及薪酬、第三方回款、现金交易等问题。2021年和2022年两次会计差错更正分别影响净利润468万元和391万元,分别占当年净利润超20%和近10%,交易所对其会计基础是否扎实提出质疑。
  公司表示,关联方代付薪酬主要涉及2021年的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整改后薪酬水平稳定,但前期无票费用可能存税收合规风险。
  IPO前分红与募资用途争议
  2023年5月,长江能科派发现金红利3008万元。公司控股股东三星科技由刘建春、刘家诚100%持有,刘家诚持有镇江星丰0.94%的出资份额,持有长江壹号23.71%的出资份额,刘建春持有镇江星丰30.82%的出资份额,以此计算,实控人刘建春、刘家诚父子共计持有公司88.03%股份,分得约2320万元。
长江能科股权结构(来源:企查查)
  招股书显示,这是公司首次大额派息,且发生在IPO前夕,市场质疑其背后是否存在实控人资金输送隐忧,尤其在2023年经营现金流下降77.91%、净利润增速仅0.42%的背景下。
  而且,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低于5%。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之比为4.63%。公司此次冲击IPO,拟募资3亿元,42%用于营销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资金仅占24.33%。数据显示,北交所同类公司研发投入占比平均为30%,公司研发投入与其“专精特新”身份不匹配。
  北交所问询函也要求说明高比例分红与融资动机是否错配。
  IPO动因与治理挑战
  长江能科的IPO动因引发热议。42%的募资用于补流与营销中心建设,叠加现金流紧张和高比例分红,市场质疑其是否为“输血式上市”。
  能源化工设备行业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政策支持,2023年石化装备行业显著增长,国产化率提升至80%以上,但竞争加剧。
  数据显示,北交所同行业公司如中科环保(301175)2023年IPO顺利推进,而部分企业因财务规范性不足推迟发行。
  长江能科的技术优势和17项发明专利为其赢得中国石油等大客户,但市场份额增长面临价格战和盈利压力。
  而且,作为“专精特新”企业,长江能科财务规范性与内控短板与其资质形成反差。北交所对“小巨人”企业规范性要求更高,监管压力可能影响发行进度。
  长江能科在电脱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为其IPO提供支撑,但多项财务预警、关联交易疑云及内控不规范为其上市蒙上阴影。公司承诺优化内控、规范关联交易,但效果待验证。
  在北交所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能否通过整改提升盈利质量、完善治理结构,将决定其上市成败。
(文章来源:财中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