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29日讯 我国卫星互联网迎来密集进展。
今日4时10分,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3次飞行。
在4月24日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
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千帆星座已完成五个批次的组网卫星发射,全面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千帆星座的国际业务也在推进,当日垣信卫星与泰国国家电信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千帆星座计划的核心卫星制造承载单位格思航天2022年协同联合体取得千帆星座超600颗组网卫星订单,订单额约45亿元人民币,并已成功发射两批次共计36颗卫星,近期将发射第三批次18颗卫星,2025年预计将完成超200颗千帆星座一代卫星交付。
同样也是在4月24日,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规模放量,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
海外方面,
亚马逊也在当地时间4月28日使用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其卫星互联网“柯伊伯计划”的首批量产卫星。“柯伊伯计划”是亚马逊旗下的近地轨道卫星宽带网络项目。其目标是在近地轨道部署超过3200颗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快速、可靠的互联网服务。
可以看到,如今卫星互联网星座已经迈入了放量组网建设阶段,建设进度明显加速。并且,
之前我国商业航天公司星际荣耀、蓝箭航天均公开表示将在2025年发射可回收火箭,多个火箭产品已经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天风证券指出,2025年为卫星拐点年,商业航天进入加速组网阶段,手机直连卫星时代有望开启。开源证券则认为,2025年将是我国两大星座规模组网发力之年,同时地面应用环节将有望在今年迎来重大变革。
落实到产业链具体环节上,
国海证券建议关注:
1)上游卫星制造和AIT:芯动联科、
隆盛科技、
天银机电、
国光电气、
神开股份(平台核心部件),
国博电子、
臻镭科技、
通宇通讯、
铖昌科技(载荷元器件),
富士达、
陕西华达(射频连接器),
航天环宇、
天箭科技(星载天线),
上海瀚讯(有效载荷),
西测测试、
思科瑞(卫星测试),
中国卫星(整机制造)等。
2)中游火箭发射:宝钛股份、
斯瑞新材、
超捷股份、
博云新材(结构件),
铂力特、
华曙高科(生产工艺),
九丰能源(燃料)等。
3)中游地面设备:信维通信(天线模组),
海格通信、
华力创通、
金信诺、
盟升电子、
星网宇达(终端设备及芯片)。
4)下游卫星运营:中国电信、
中国卫通等。
5)下游卫星应用:信科移动、
长江通信、
三维通信、
震有科技(卫星通信),
北斗星通(卫星导航),
中科星图、
航天宏图(卫星遥感)。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