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30日讯,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72亿。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
机器人概念股再度大涨,
精工科技等10余股涨停。算力概念股展开反弹,
鸿博股份等涨停。华为概念股表现活跃,
常山北明涨停。下跌方面,银行股集体调整,
华夏银行跌超8%。截至收盘,沪指跌0.23%,深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83%。
板块方面 板块上,
机器人概念股全线爆发,
大叶股份、
南方精工、
祥鑫科技、
南京化纤、
精工科技等个股涨停。消息面上,工信部近日表示,人形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将推动人形
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以人形
机器人小切口带动人工智能大产业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而从市场角度来看,今日
机器人炒作的核心围绕着外骨骼
机器人、减速器、电机等细分方向展开,而前几日最为火爆的PEEK材料则以分化为主。预计本轮的
机器人反弹仍以轮动上行为主,仍可寻找低位补涨机会。
算力概念股展开反弹,
鸿博股份4连板、
常山北明、
浙文互联、
超讯通信、
湖北广电等个股涨停,
亚康股份、
神州数码等个股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近日发布。其中提出,北京将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对采购自主可控GPU芯片开展智能算力服务的企业,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此外,根据近期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来看,AI算力产业相关公司业绩多显示出较好表现,印证行业维持高景气状态。那么在经历了连续的整理后,无论是相关个股的估值还是筹码沉淀都已较为充分,后续仍可留意业绩较佳且位阶仍相对较低个股的修复机会。
个股方面 个股层面来看,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仍在慢慢变好,今日市场逾百股涨超9%。 不过需注意的是,在新老周期更迭的过程中,个股呈现出明显的高低位切换。此前的一些高位人气股相继退潮,如步步高、
安记食品、
天元股份、
红墙股份悉数跌停,而昨日最高连板股
茂业商业,也在一度涨停的背景下大幅回落翻绿。而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方向则再度加强。算力股
鸿博股份晋级4板,PEEK材料概念股
中欣氟材再度涨停录7天5板,此外像
拓维信息、
浪潮信息、
卧龙电驱、
双林股份、
每日互动等容量标的,同样获得了资金回流。那么这些科技成长方向能否走出延续性,仍是节后市场关注的重点。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延续震荡分化走势,三大指数最终涨跌不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两市成交额较之前几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体现出市场对于节后行情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可视为对后市的一次仓位调节。随着4月财报披露季的结束,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业绩担忧“靴子落地”,科技成长风格有望再度回归。故而今日
机器人与AI这两大核心方向均出现资金大规模回流之痕迹。那么节后科技股方向的反馈,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整体强弱,若能持续走出赚钱效应,或有利于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短线炒作情绪有望更为活跃,反之延续震荡的话,预计后市依旧会围绕着科技成长、大消费以及红利三大方向反复轮动,把握节奏仍是关键。
市场要闻聚焦 1、中国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财联社4月30日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0日)公布4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新动能市场需求整体保持稳中有增势头,国内市场需求保持较好增长。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延续较好发展态势。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也处于50%的临界点,意味着消费品制造业国内市场需求较好释放。从企业预期看,4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从非制造业的情况来看,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投资、消费和新动能相关活动均有积极表现。4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其中,居民旅游休闲相关活动表现良好,信息服务业相关行业持续活跃。
2、硅业分会: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较少价格逐渐松动 财联社4月30日讯,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消息,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较少,价格逐渐松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7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3%;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6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0万元/吨,环比下降2.63%;p型多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10-3.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23万元/吨,环比下降2.12%。截至目前,我国所有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预计5月多晶硅产量将继续维持在10万吨左右水平,但本月多晶硅企业排产不确定性较强。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