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月23日,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微跌0.1%,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收涨,创业板指涨超1%。全市场成交额超过1.2万亿元。港股三大指数收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
全市场1100余只ETF中,将近700只收涨。 02 科技板块强势反弹成为今天市场一大热点。
多只科技板块ETF, 尤其是港股科技板块ETF涨势强劲,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此前跌幅。与此同时,投资风险偏好的“跷跷板”效应有所显现,此前被市场视为具有防御属性的黄金ETF今日大跌。
03 前一交易日(4月22日),ETF市场整体净流入超20亿元。黄金ETF“吸金”势头强劲,AI、
机器人、港股科技等ETF也获得较多资金青睐。部分宽基ETF和消费、医药行业ETF出现资金净流出。
港股科技ETF强势修复 科技板块ETF今天刷屏式上涨,全市场涨幅前50的ETF中,除了部分汽车行业ETF和主投美股的跨境ETF,几乎都是科技板块ETF。其中,港股科技板块ETF涨幅尤为明显。全市场涨幅前10的ETF中,港股科技板块ETF有7只,单日涨幅均超过4%。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以6.07%的涨幅位居全市场ETF首位。该基金成分股中,小鹏汽车涨超8%,高伟电子涨超7%,小米集团、美图公司、瑞声科技等涨超6%。
此外,
机器人板块ETF今天表现也较为亮眼,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
机器人50ETF(159559)跻身涨幅榜前十,挂钩指数均为国证
机器人产业指数。两只ETF的成分股中,除
科大讯飞、
奥普光电、
先导智能外,其余个股全部收涨。其中,
兆威机电涨停,
汉威科技、
赛摩智能、
步科股份等涨超10%。
截至4月22日,多只科技板块ETF近一月跌幅超10%。在今天的强势反弹后,部分ETF场内价格已修复至接近4月3日水平。
黄金ETF大幅下跌 今天,前期涨势突出的多只黄金板块ETF大幅跳水。黄金股票ETF(517400)下跌7.09%,该基金挂钩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46只指数成分股中,仅4只个股收涨,
明牌珠宝、
赤峰黄金跌停,港股
山东黄金跌超10%。
国际金价方面,4月22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于盘中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关口。4月23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有所回落,截至记者发稿时,最低价格已跌落至每盎司3300美元附近。
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认为,此前的黄金市场亢奋表现来源于短、中、长期逻辑共振。这种不同周期逻辑的共振在历史上是较为少见的,是利多因素较为集中的时刻,后续边际上的利好存在降温的可能。从理性的角度看,上涨速率可能不会一直保持在当前较为亢奋的状态,投资者应更注重中长期配置价值,以降低短期过度投机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资金出现重回科技主题苗头 前一交易日(4月22日),ETF市场整体净流入超20亿元。许多资金涌入黄金ETF赛道,单日净流入前十的ETF中,黄金ETF占一半,多只产品单日净流入超10亿元。但从今日市场表现来看,黄金ETF普遍下跌,部分新进场资金或遭受不同程度的亏损。
此外,科技板块ETF也在4月22日获得较多资金净流入,港股科技50ETF(513980)、恒生科技ETF(51313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等多只港股科技板块ETF单日净流入超过3亿元,人工智能ETF(159819)、
机器人ETF(562500)单日净流入也跻身市场前十。

此前获较多资金净流入的宽基ETF,4月22日出现明显的资金净流出。单日净流出居前十的产品中,宽基类产品有7只。沪深300ETF(510300)单日净流出超过15亿元,而在近一周时间里,该基金获超100亿元资金净流入。
消费、医药等行业ETF也出现较多资金净流出,消费ETF(159928)、恒生医疗ETF(513060)、医药ETF(512010)等单日净流出均超过2亿元。
ETF解盘 ETF规模超千亿元公司达12家 近日,公募基金一季报完成披露。据统计,一季度末ETF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共计12家,占全市场ETF规模的比例超过80%。
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ETF规模均超6000亿元。其余10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华宝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银华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挂钩ETF产品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指数共有7个,分别为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指、中证1000。其中,沪深300指数旗下的ETF总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单只ETF层面,全市场已有6只ETF规模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沪深300ETF,以及华夏旗下上证50ETF、南方基金旗下中证500ETF。
ETF解盘 市场热点有所扩散 创金合信基金认为,市场呈现出温和放量状态,场内热点开始扩散,资金风险偏好有所回暖。短期看,避险行情或暂时告一段落,后续关税政策走向可能仍将对市场带来影响。临近“五一”假期,市场将对假期消费数据进行评估,以判断消费回暖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前期港股波动加大。A股长期资金涌入,对盘面形成较好支撑。下阶段,港股资产如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或是不错的布局方向。A股方面,重点关注红利资产与内需消费板块。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认为,2025年是商业保险政策元年,也是大批创新药企业收入爆发式增长的起点,这两个因素都是以往的创新药投资所不具备的。创新药目前处于国内医保市场、海外出海市场的双重提振周期,2025年创新药企业正陆续盈利,未来三年或开启大级别的投资行情。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未来国际资本将寻找新的估值洼地,
A股和港股的优质资产是两大估值洼地。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这将有利于A股和港股的中长期表现。科技股仍然有望延续行情,带动场外资金入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