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涨后跨境支付概念股回调 2000万亿元市场将迎变局,海联金汇最新消息,002537最新信息

《 海联金汇 002537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连续上涨后跨境支付概念股回调 2000万亿元市场将迎变局
2025-04-30 21:54:00
跨境支付概念近期坐上“过山车”。Wind数据显示,跨境支付指数自4月8日~4月22日迅速上涨,从1269点上涨至1500点上方,区间涨幅超15%。4月24日开始至今,又回调至1445点附近。
  热门概念股表现也震荡。以拉卡拉(300773.SZ)为例,该股4月8日股价最低下挫至13.95元/股,随后震荡上行,4月22日一度触及29.99元/股高点。截至4月30日收盘,拉卡拉报收21.21元/股。此外,新晨科技(300542.SZ)、高伟达(300465.SZ)、信雅达(600571.SH)、海联金汇(002537.SZ)等多只“跨境支付概念股”也高度活跃。
  跨境支付指数14天暴涨超15%又迅速回调背后,一场关税冲击下的跨境支付行业变局正在上演。短期来看,跨境支付行业面临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合规成本增加、短期内跨境支付笔数和金额可能减少。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或为跨境支付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行业洗牌已悄然开启。
  跨境支付指数大幅波动
  跨境支付板块的行情波动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
  4月中旬起,多部门密集发布针对跨境支付、跨境金融相关利好政策。4月21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及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提升和网络覆盖扩大,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等五方面提出重点举措。4月27日,商务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从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三方面提出了8条具体举措。
  市场层面,敦煌网等跨境电商应用在海外爆火进一步助燃资本市场情绪。4月中下旬,敦煌网一度“登顶”美区购物类APP榜单,阿里巴巴排名也居前。
  不过,A股市场波动并不能反映跨境支付行业的全貌。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A股市场上跨境支付多为概念股,与连连国际、寻汇、空中云汇等跨境支付机构相比,实际交易体量值得探究。大多数时间,此类概念股在政策利好或有相关概念刺激时上涨,投资者更多是炒作短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市场概念爆红前,部分头部支付机构就在跨境业务方面取得突破。最新财报显示,连连数字2024年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达到8.08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到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2024年,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4%。移卡2024年海外业务全年交易量超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倍。
  据安永年初预测,预计到2030年,跨境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90万亿美元(约合2000万亿元人民币)。
  跨境支付的阵痛期
  炒作潮水退去,关税风波持续背景下,跨境支付公司受到哪些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将体现在交易成本侧。“在关税影响下,跨境支付交易成本或将显著推高。”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杨思睿在研报中指出,机构也需要快速支持中国企业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或拉美地区所产生的支付需求。
  跨境支付利润也将面临多重挤压。王蓬博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第一,关税政策变化使跨境电商交易的合规性要求提高,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对跨境支付行业的关注。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需加强对交易背景、资金来源等的审核,以确保交易符合关税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合规成本显著增加。第二,支付机构在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跨境电商卖家运营成本提高,为维持利润,卖家可能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支付环节。
  不过,不少支付机构表示目前冲击并不大。“支付环节处于交易后端,冲击波尚未完全传导。”一名跨境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也给到机构一定的时间规划应对举措。
  连连国际CEO沈恩光对此表示,跨境贸易行业大多已有应对方案。目前,跨境电商中80%以上都在多市场、多平台运作。连连国际也在跟着中国商户走出去,加强全球市场布局。公司前期已经系统性构建形成了较好的合规能力,团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也较为专业。
  另一方面,业内认为,跨境支付企业的业务量或将短期下滑。
  “加征关税将导致跨境电商卖家成本上升,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跨境电商交易量下降。”王蓬博分析称,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的业务量与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密切相关,交易量下降直接导致其跨境业务量减少,短期内跨境支付笔数和金额可能减少。
  危机中的转机
  但从长期来看,关税冲击下,跨境支付机构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美国对世界多国加征关税,或将冲击现有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并推动建设新一代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结算体系。”长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国跨境支付企业或将受益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不断提升的市场份额,以及新的跨境支付体系的建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跨境支付企业有望为中国企业出海“开路”,迎来业绩新增长点。
  近期,在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更积极出海建厂。
  “我们协会的企业,前往越南设厂、在东南亚及海外设办事处的企业占比超过10%,数量超百家。”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会长、东莞市佛爱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雍程翔指出,越来越多出海企业在大力拓展或加深非美地区业务布局,市场频繁提及“到欧洲去”“到‘一带一路’去”和“到新兴市场去”。
  华夏物流深圳分公司销售负责人钟呈辉也表示,近期,很多服装、鞋帽领域的外贸客户转移了供应链,将工厂转移至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地。也有外贸企业加大全球销售平台的布局,拓展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支付环节起到先行开路的关键作用。
  “企业选择跨境支付,核心要求是海外订单资金能够合法合规完成收款,快捷迅速转化为本地货币并支撑企业生产扩容。”雍程翔举例,不论产品在迪拜、欧洲、波兰还是俄罗斯上线,都需要支付平台迅速根据当地汇率进行转化,提供全球多币种收款。
  “跨境支付机构将加速开发其他地区,企业转向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市场,跨境支付亟需支持多币种结算和区域化要求。”王蓬博称。
  “我们要沿着中国商户走出去的线路进行布局。”沈恩光也对记者透露,如今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地区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建厂,不少交易正在往这些市场迁移。目前公司已经加强了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等市场的布局。
  行业洗牌也将加快到来。一名跨境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跨境支付布局需要充足的资本金申请牌照,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差异大、合规要求不同,合规成本较高,中小机构入局困难。头部机构凭借资本、技术及牌照资源主导跨境支付行业。
  华西证券分析师刘泽晶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跨境支付行业形成冲击,短期内加剧跨境支付行业洗牌,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小卖家退出,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长期将推动行业向合规化、区域化、技术驱动方向转型。
  对于跨境支付企业而言,为外贸企业在支付端开路、探路,已从单纯的业务扩张升级为战略性的增长引擎。
  王蓬博认为,为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挑战,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特别是头部机构会加快业务创新。从传统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此外,供应链金融、汇率对冲工具等相关产品将再次受到欢迎,原因在于关税政策引发汇率波动,卖家需承担更大的汇率风险,增加了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
  在这场2000万亿元市场的竞赛中,合规是入场券,技术是加速器,而全球化视野是最终胜出的密码。支付行业的进化浪潮,才刚刚掀起巨浪。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