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放缓,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现象仍较为突出,下半年稳增长政策的加力预期受到关注。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随后,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这再次为市场释放出稳增长政策加力的信号。
在业界看来,新一轮政策支持周期启动。受访业界专家认为,考虑到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后续的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增强,而增量政策举措也更值得期待。
多项措施密集出台 近日我国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释放稳经济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7月22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同日,央行宣布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
随后7月2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2.30%。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近期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发力,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LPR、SLF、MLF利率,MLF的政策利率色彩淡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发挥基准政策利率功能,新的调控框架也已基本成型。
此外,在扩内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4个多月以来,《行动方案》提出的“四大行动”都取得了积极成效。限额以上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1%,较去年同期增速加快了2.1个百分点。
在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后,多地也陆续推动消费品换新,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
比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8部门就发布关于印发《积极推进家装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北京市住建委牵头制定积极推进家装以旧换新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分工。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一是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提振需求和信心;二是提升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市场出清;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工作重心看,下半年主要围绕“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展开,这对于二手房、烂尾楼、存量土地、商办项目等的盘活和重新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启发。
市场期待增量举措 面对下半年更加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受访专家表示,需要更加有力的宏观支持政策,才能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温彬认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是“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此次单提“加强逆周期调节”,表明政策将会以熨平短期波动为目标加大实施力度。
他认为,除了目前已确定的政策之外,一批增量政策也在储备中,其中包括对重点领域的结构性减税、新增加再融资债额度以及加大国有资本经营利润、结存利润、国有资产等盘活力度。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在研报中也称,增量政策中,房地产方面不排除下半年会出台新的收储支持政策的可能性。
对于货币政策的增量措施,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7月央行降息、引导LPR报价下行之后,三季度降准也有一定的空间,同时不排除四季度政策利率再度下调的可能。
对于房地产政策走势,王青预计,前期出台的“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预计后期央行专项政策工具可能在增加额度、降低利率等方面发力。
在他看来,“5·17”房地产新政之后,监管层还会继续较大幅度引导居民房贷利率下行,以逐步扭转居民实际房贷利率偏高的局面。“这亦是当前制约楼市企稳回暖的主要症结所在。”王青补充。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