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4月7日,
爱尔眼科在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每年度与设备供应商签订年度协议,确定产品的价格和服务,目前公司对进口产品签订的协议价格是按人民币(税后)价格结算,故短期对公司影响不大。
爱尔眼科同时称,原产地为美国的设备、耗材主要为白内障手术设备及耗材、人工晶体等,公司都有可替代的欧洲和国产产品,故长期对公司影响也有限。
数据显示,目前,
爱尔眼科进口药品原产地主要分布于日本、瑞士、德国、比利时、爱尔兰、美国等地,原产于美国的药品采购金额仅占所有药品采购金额的2.6%左右,比例极低。
爱尔眼科认为,整体来看,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短期影响很小。
在互动易平台上,
爱尔眼科表示,如果美国眼科产品进口价格上升,公司会本着价廉质优的原则进行相应调整,今后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多元化采购渠道:增加对国内供应商及非美供应商采购比例;二、供应链优化: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价格,减少关税波动影响;三、为进一步防控供应链风险,确保公司行稳致远,公司将逐步进入部分上游供应链,以自主可控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保障广大眼病患者权益;四、积极开发和利用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 GPT赋能供应链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
爱尔眼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15%,布局以欧洲及东南亚为主,未来有望进一步突破。一方面,公司现有海外机构保持健康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也将利用现有海外平台在其所在地进行并购扩张,完善医疗网络,如2024年欧洲子公司收购英国Optimax。此外,
爱尔眼科在海外布局方面坚持既积极又谨慎原则,将把握时机进军其他地区,追求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