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上海|2080笔、超3800亿……上海三大新质生产力最“吸金”|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机器人最新消息,机器人最新信息

《 机器人 300024 》

财务数据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热点题材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万千气象看上海|2080笔、超3800亿……上海三大新质生产力最“吸金”|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
2024-04-26 14:38:00
《科创板日报》4月26日讯(记者陈美)新时代下,上海已做好使命担当,吹响新质生产力发展“冲锋号”。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生产总值增长5%,达4.72万亿元。细分来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增长17.2%……这意味着在产业经济里,上海早有新质生产力身影。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上海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080笔,交易金额超380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等三大新质生产力崭露头角,成为上海一级市场中资本关注最多的领域。
  中科创星合伙人米磊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不仅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也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创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先进制造三大赛道‘吸金’,源于这些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受到上海的大力支持,并快速获得成长。”
  创投机构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助力,首先要解放思想,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含义及形成规律。面向未来大胆布局新技术、新产品,将自身能力进化到时代需求中。其次,围绕上海顶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早期项目的孵化力度,坚持‘投早投小投硬’,同时加大国际化力度。米磊表示道。
  NO.1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排头兵”
  如果将上海的新质生产力进行分拆,人工智能非“头号”新质生产力莫属。
  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规上企业约350家、人才规模超25万人;发布国内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开放三批58个应用场景、10所高校设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43个项目入围工信部揭榜挂帅……这是上海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交出的答卷。
  一级市场上,以“人工智能”为关键词的融资事件,从2023年1月至今已多达66起。MiniMax、出门问问、燧原科技、商汤科技、黑芝麻智能……成为上海AI独角兽。
  这些公司中MiniMax最吸金,为最受资本青睐的AI独角兽之一。2024年3月,MiniMax完成6亿美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上一轮A轮融资中,腾讯则出手了2.5亿美元;更早前,米哈游联合高瓴创投等参与股权投资,估值一举达到10亿美元。
  截至目前,MiniMax估值超过25亿美元,尽管创始人鲜有发声,但从公开披露来看,创始人是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闫俊杰。对于未来发展,MiniMax透露,将在B端和C端同时发力。
  另一只独角兽,则是致力于算力底座的燧原科技。公司产品市场高级总监陈超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智能计算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生活和工作方式,是未来科技的“航向标”。
  “人工智能对于基础设施的算力服务范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必然需要通过集群式的AI算力提供持续的、规模性的、集约性的算力服务提供。这一趋势下,面向超大模型的云燧智算机CloudBlazer POD,能满足AIGC时代对超大规模算力的迫切需求。”陈超说道。记者了解到,燧原科技从基础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推出了智算2.0。
  AI作为新质生产力“排头兵”,上海持续支持。4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文中6次提及人工智能。
  在“加快人工智能重大场景策划落地”中,上海强调要组织行业龙头企业与大模型企业“结对子”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的示范应用和购买补贴,探索机器人服务租赁模式等。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葛东波表示,在AI发展上,上海将加快“模速空间”等创新生态社区发展,支持在智能化教育教学、设计创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提供更多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
  NO.2 机器人——国内产业“重镇”之地
  “机器人”也是上海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一环。
  今年3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前往位于宝山的上海宝信软件、上海发那科机器人走访调研。作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密度纳统城市,上海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镇”。在工业机器人领域,2023年上海产值达到249.02亿元、产量约6.6万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出货量达2338台。
  在发展过程中,上海机器人产业也从工业协作机器人进一步扩展到商业清洁机器人,再到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以及最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对产业起到变革性引领作用,上海积极展开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在品牌、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方面实现“十百千”的突破,即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一级市场中,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上海机器人行业发生融资事件共计51笔。
  以90后“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创业的智元机器人风头最劲,近一年来融资5次。上汽集团、M31资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BV百度风投、奇绩创坛、高瓴创投等均是智元机器人的投资人。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其官网上看到,智元机器人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已能通过稳健的脚步,走到冰箱面前,打开冰箱门,取出一瓶水递给了旁边的人……更令人兴奋的是,该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80%。
  赞助中国首部科幻片《流浪地球2》的傲鲨智能,在过去一年完成3轮融资,其“外骨骼机器人”已在航空、电力、汽车等场景落地。
  对于新质生产力,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的理解是:“外骨骼”解放了人的劳动力,尤其在泛工业领域。“比如在汽车领域,工人可以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轻松搬运10-20公斤的安装设备或零部件,以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效率;3C领域,外骨骼机器人能为家电厂商提供了大量柔性化人机协同工作需求……”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今年机器人赛道持续走“热”,多家来自上海的机器人企业完成融资,包括智能移动协作机器人——飒智智能3月拿到了顺为资本的投资;通用机器人傅利叶智能于1月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中国,这家研发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产品在去年面世亮相。
  NO.3 先进制造——三大先导规模产业之一
  先进制造,作为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作为交叉领域,已镶嵌到先进制造里。其中,集成电路是先进制造中的主要代表产业,也是上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集成电路领域共发生153笔融资,参与投资机构多达430家。完成4轮融资的公司有2家,分别是果纳半导体臻驱科技;完成3轮融资的公司多达9家,英韧科技、橙科微电子、瑶芯微、凌锐半导体、沐曦集成电子、赛美特等均被资本关注。
  其中,独角兽积塔半导体,在近一年来完成2轮融资,最新一笔融资发生在今年1月,华大半导体、广发乾和、尚颀资本、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纷纷出手。而去年9月的融资,积塔半导体融资金额高达135亿元。
  中科创星合伙人米磊博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进制造的核心离不开芯片。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又离不开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
  “先进制造中,工艺研发、生产能力升级,提升装备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又对整个产业链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米磊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说道, 上海作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高地,拥有中芯国际这样的顶级Fab厂,以及大量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公司以及设备公司,这也让上海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最好的地区。
  数据显示,上海有33家集成电路相关上市企业,其中设计企业25家,设备企业3家,封测相关企业2家。
  米磊认为,半导体是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典型代表,产业吸纳了大量高端人才,创造了高利润和高回报。下一步,建议加大对硅光、Chiplet等超越摩尔技术的提前布局,推动集成光路产业的突破和发展。
  (注:上述融资事件统计时间均为2023年1月-2024年4月)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万千气象看上海|2080笔、超3800亿……上海三大新质生产力最“吸金”|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机器人最新消息,机器人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